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莴苣为研究材料,以10 g/L L-抗坏血酸、5 g/L柠檬酸、0.2 g/L水杨酸和0.2 g/L阿魏酸处理鲜切莴苣,去离子水浸泡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探讨不同抗褐变剂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褐变剂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酶促褐变有关酶活性的升高,减少多酚物质的含量,降低褐变度,有效地保证了鲜切莴苣的贮藏品质,其中0.2 g/L阿魏酸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1、10、50μmol/L)处理对鲜切芹菜常温(20℃)下贮藏4 d期间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多酚、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延缓失重率的上升和还原糖、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速率,有效地保持鲜切芹菜的贮藏品质,延缓衰老进程,尤其以1μmol/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的鲜切芹菜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桂蹄3号新鲜荸荠为试材,采用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mg/L的6-BA浸泡鲜切荸荠3 min,以纯水浸泡处理为对照(CK),测定贮藏过程中总酚、类黄酮、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减少了总酚、类黄酮、醌类等呈色物质的积累,进而有效抑制了鲜切荸荠褐变,维持了鲜切荸荠贮藏期间的色泽,同时降低了PPO、POD和PAL等褐变相关酶活性;此外,6-BA处理抑制了鲜切荸荠中MDA和H2O2含量,提高了贮藏期间CAT和SOD活性,进而提升了鲜切荸荠在贮藏期间的品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6-BA处理效果可知,400 mg/L 6-BA处理在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外源NO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冷藏期间肥城桃果实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分别用15μmol/L NO溶液,80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活性氧清除剂)和15μmol/L NO的混合溶液,5μmol/L的c-PTIO(NO清除剂)溶液对肥城桃果实进行浸果处理,测定果实冷藏期间线粒体呼吸、线粒体膜电势、线粒体中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15μmol/L NO处理显著降低了桃果实线粒体ROS的含量;80 mmol/L NAC-15μmol/L NO处理桃果实线粒体ROS含量在第2周后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5μmol/L c-PTIO处理桃果实线粒体RO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测定中,15μmol/L NO处理提高了桃果实线粒体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高于对照和5μmol/L c-PTIO处理;80 mmol/L NAC-15μmol/L NO处理能够提高SOD的活性,但对于POD和CAT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5μmol/L c-PTIO处理抑制桃果实线粒体中抗氧化酶的活性。15μmol/L NO处理降低了桃果实线粒体中MDA含量,除第2周均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外;80 mmol/L NAC-15μmol/L NO处理桃果实线粒体MDA含量在第1周后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5μmol/L c-PTIO处理桃果实在第2,3周时线粒体中MDA含量高于对照和15μmol/L NO处理。15μmol/L NO处理能够提高线粒体膜电势,在第3周时到达最大值,是对照的1.2倍;80 mmol/L NAC-15μmol/L NO处理桃线粒体膜电势最高,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5μmol/L c-PTIO处理降低了线粒体膜电势,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15μmol/L NO处理抑制了桃线粒体呼吸;80 mmol/L NAC-15μmol/L NO处理使线粒体呼吸高峰提前1周;而5μmol/L c-PTIO处理提高了线粒体呼吸高峰,耗氧量大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外源NO和NAC处理能够提高桃果实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桃果实线粒体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鲜切苹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鲜切苹果易褐变和失水萎蔫,直接影响其食用价值。硝酰基(HNO)是一氧化氮(NO)的一种单电子还原和质子化形式,已被证明参与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在植物乙烯信号通路中具有调节作用。为了研究HNO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1-亚硝基环己基乙酸酯(NCA)为HNO供体,将鲜切苹果分别用5、10、15 μmol/L NCA溶液浸泡5 min,以去离子水浸泡5 min为对照,测定5 ℃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NCA处理延缓了鲜切苹果的褐变,保持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了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同时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实贮藏过程中活性氧和羟基自由基的含量。推测可能是由于NCA产生的HNO能通过抑制活性氧生成,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色差(ΔΕ),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鲜切苹果的贮藏品质。研究结果为HNO在鲜切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波(40 kHz、300 W)辅助异抗坏血酸(0.5 g/L)处理鲜切苹果,通过测定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及丙二醛(MDA)含量,以鲜切无任何处理样品为对照组,探讨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试验组)对鲜切苹果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试验组鲜切苹果的BI值、PPO活性及P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多酚含量高于对照组.在贮藏初期和后期,试验组PAL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在贮藏初期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褐变关键酶活性,继而延缓贮藏期鲜切苹果的褐变.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VE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VE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30 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PPO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4~6 d,同时抑制了TSS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牛蒡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0.5、1.0 kGy剂量的电子束处理牛蒡鲜切片,测定分析其在(3±1)℃温度下贮藏8 d期间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牛蒡贮藏品质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明显延缓鲜切牛蒡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降低总酚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有助于维持鲜切牛蒡的贮藏品质。其中以1.0 kGy剂量辐照处理的鲜切牛蒡防褐变保鲜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
赵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7-289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山药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山药分别置于0、4、6、10℃和室温,测定鲜切山药失重率、细胞膜渗透率、褐变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相比,0~4℃的低温贮藏能抑制水分蒸发从而有效降低鲜切山药失重率,延缓鲜切山药细胞膜透性上升,降低细胞膜渗透率,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大大降低了褐变度,维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好地保持鲜切山药的品质。0~4℃是鲜切山药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0.
1-MCP处理对桃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秦王”桃采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然后置于(0±1)℃冷库中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贮藏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经处理的果实在贮后20天果皮细胞膜透性开始异常增加。10nL/L和30nL/L1-MCP处理的果实比对照提前5天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500nL/L的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与对照相比大幅度降低了乙烯峰值,在相同贮藏时间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500nL/L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果肉褐变,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贮藏温度对成熟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材料,分别把成熟果实放于4℃、8℃冰箱和室温下贮藏,每2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4℃和8℃)均能显著延缓百香果果皮转色和皱缩,可以保持较高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低温贮藏TSS、TA和TSS/TA和感官品质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室温贮藏,4~6天TSS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4天时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TA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6天后TSS/TA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2~6天感官品质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失重率都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之,6天前室温贮藏果实品质优于低温贮藏,而低温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库尔勒香梨的贮藏特性,优化排管库的设计,并针对排管库的使用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在排管库和风机库内贮藏香梨效果的对比试验,对两种类型的冷库进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按香梨在相同库容的排管库和风机库内贮藏8个月计算,优化的排管库可比风机库节电约33%,香梨果实失重率显著降低(P0.05),保鲜效果良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气调贮藏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冬枣果实在低温(-1~-2℃)条件下,8个不同体积分数的气体成分(15%O2+0%CO2、10%O2+0%CO2、5%O2+0%CO2、2%O2+0%CO2、2%O2+2%CO2、2%O2+4%CO2、2%O2+8%CO2、2%O2+10%CO2)和1个对照(21%O2+0%CO2)处理对冬枣果实呼吸、果肉相对硬度、组织相对电导率、维生素C含量以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低O2可降低冬枣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减慢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延缓维生素C的降解、维持冬枣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而贮藏环境中的CO2则会促进果实呼吸,导致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促进维生素C的降解,加速了冬枣果实的软化,鲜食价值迅速丧失。2%O2+0%CO2的气体条件对冬枣贮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三种贮藏温度(-1.5℃、0℃和7~-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近冰温贮藏比O℃贮藏能更好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延缓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果肉相对电导率升高.减少丙二醛生成和果心中酚类物质含量.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1.5o(=和O℃冷藏与土窑洞贮藏(7~-2℃)相比.除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采后生理与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说明适宜的低温可以提高玉露香梨贮藏品质,延缓衰老。九成熟的玉露香梨在7-.2℃土窑洞条件下贮期为120d左右,O℃及近冰温-1.5℃下贮期可达240d左右.但近冰温贮藏的果实品质明显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15.
柑橘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柑橘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柑橘采后生理代谢、防腐保鲜技术、贮藏设施和条件、采后分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保鲜剂和贮藏温度对青椒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棚秋延后陇椒5号青椒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20~25℃)、低温(9~10℃)条件下,伊源青椒保鲜剂和乙烯利处理对贮藏期间青椒VC含量、叶绿素含量、腐烂指数、转红率和保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的贮藏期间,青椒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腐烂指数和转红率逐渐增大,商品果率减小;伊源保鲜剂能显著延缓青椒VC含量的下降和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减小腐烂指数和转红率,延长贮藏期。低温条件显著提高了青椒的保鲜效果,延长了保鲜期。  相似文献   

18.
贮前处理及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贮前进行钙(Ca)、赤霉素(GA3)、水杨酸(SA)、1-甲基环丙烯(1-MCP)、预冷、热激、辐射等处理和温度、相对湿度、O2和CO2气体组分等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温度对干核桃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香品种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0℃、常温)对干核桃贮藏期间感官品质、营养品质、核仁酸败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6个月时,低温与常温下的核桃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核仁酸败及抗氧化活性方面均未出现较大差异;贮藏10个月时,低温贮藏与常温相比,前者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总脂肪含量,减缓了总酚和总黄酮的消耗,有效抑制了核仁的氧化酸败,保证了核仁内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保持了种仁风味。由此可见,低温能够有效减缓核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保证贮藏中核桃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材,在(10±1)℃条件下,于5% O2+2% CO2气调(CA)环境中贮藏150 d,以相同温度自然条件贮藏作为对照(CK),考察气调贮藏环境对马铃薯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A处理能够延缓马铃薯在长期贮藏过程中块茎还原糖含量的上升,抑制薯皮的褐变及绿变,并且能够降低块茎贮藏过程中的发芽率、腐烂率及失重率。CA贮藏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脱落酸(ABA)的含量,抑制了生长素(IAA)含量的上升,降低了赤霉素(GA3)含量的峰值,对3种内源激素含量有积极的调控作用。5% O2+2% CO2气调贮藏环境可保持加工薯在(10±1)℃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该技术可为马铃薯的安全贮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