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验证稻麦灌浆营养液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稻麦灌浆营养液具有明显的改善穗部性状和显著增产作用,尤以1 500 mL/hm~2分2次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可在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粮食专用型BR-120 8000倍水溶液分蘖期和灌浆期喷施,明显促进试验中各组配套技术对旱地小麦的增产效果;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千粒重;其次是增加穗粒数。在每hm2施用细厩肥15000kg作盖种肥+硫酸钾60kg/hm2作种肥或生物钾肥75kg/hm2拌种的条件下,喷施BR-120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于2019年在小麦上开展了两种不同类型叶面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均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率分别达5.57%、7.32%,净增收益分别为844.06元/hm2、1115.元/hm2,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76、1:21.3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复合微生物肥料优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条件下,增施商品有机肥和蔬菜+直播晚稻模式的增产效果明显。榨菜+直播晚稻模式下,榨菜加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处理,水稻增产效果优于不施商品有机肥的处理,实产分别为628.1kg/667m2、596.2kg/667m2,增产幅度5.4%。榨菜+直播晚稻模式下,无论榨菜加施商品有机肥还是复合肥,水稻增产效果均好于全程施复合肥的小麦+连作晚稻,增产可分别达到15.7%、9.8%。  相似文献   

5.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苯甲酸钠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mol·kg-1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出苗延迟,且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与清水对照(处理0)相比,喷施2~4 g·L-1的苯甲酸钠溶液,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0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P <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喷施2~4 g·L-1苯甲酸钠处理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缓解了小麦幼苗的毒害,最终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但喷施苯甲酸钠溶液浓度越高(>6 g·L-1)反而会抑制幼苗生长甚至对幼苗产生毒害。相关分析性表明,当苯甲酸钠施用浓度为1.97~3.12 g·L-1(2016年)、1.58~3.27 g·L-1(2017年)时,小麦叶绿素及其组分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达最大值,当其浓度为2.59 g·L-1(2016年)、3.02 g·L-1(2017年),MDA含量最小。综上,喷施(1.58~3.27 g·L-1)的苯甲酸钠能减轻复合重金属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6.
为给沿淮稻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及品种育种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选取沿淮麦区6个高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用三次多项式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 6个品种中,安农大1216的产量最高,为8 598.77 kg·hm-²,烟农19最低,产量为6 031.07 kg·hm-²;籽粒灌浆过程中安农大1216粒重最高,成熟期千粒重达到51.4 g,郑麦9023的千粒重最低,为47.78 g;各个品种间灌浆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因品种不同,灌浆参数也有所不同,但“R²”均达到0.99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理论最大粒重(W)显著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V)、最大灌浆速率(Vmax)、有效灌浆持续期平均灌浆速率(Vs)、有效灌浆持续期粒重增加值(Ws)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可见筛选的WVVmaxVs、Ws和T等灌浆参数值较高的小麦品种在该地区种植有利于提高小麦千粒重,增加产量。此外,必须考虑到小麦品种、高效栽培方式、管理手段和协调产量构成三因素,才会最大可能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安定区干旱少雨,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大,易造成环境污染。选用新型可分解抗旱保水剂,研究其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覆膜+“旱科威”处理,马铃薯产量为最高,是34733kg/hm2,较对照增产3700kg/hm2,增产率11.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喷施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及苏丹草根系和产量的影响,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热量紧缺问题、保障后茬作物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以小麦收获后复种的苏丹草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喷施0 kg/hm2 (CK)、50 kg/hm2 (T1)、100 kg/hm2 (T2)、200 kg/hm2 (T3)和300 kg/hm2 (T4) CMC-NH4 5个处理,研究喷施CMC-NH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苏丹草根系特征、株高和干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MC-NH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生长指标和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喷施CMC-NH4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82%~29.19%(P<0.05),且随着CMC-NH4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大。喷施CMC-NH4处理土壤温度较对照显著提高5.14%~31.82%,且随着CMC-NH4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大。在0~3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显著提高16.35%~ 65.52%,7.69%~30.77%,42.40%~93.85%和120.76%~229.90%;0~10 cm土层苏丹草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占0~30 cm土层的比例均最高,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1.21%~74.76%,9.68%~58.06%,61.95%~136.13%和122.60%~273.18%。与对照相比,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0~1.0 mm径级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提高,其中以0.6~1.0 mm径级根系增加幅度较大。喷施CMC-NH4处理苏丹草株高和干草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9.34%~22.52%和55.50%~110.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MC-NH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的根直径、体积和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长和根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喷施CMC-NH4能够改善土壤水温状况,促进苏丹草根系生长,提高干草产量,当CMC-NH4喷施量为200 kg/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高海拔区玉米上锌肥的适宜用量和用法,于2022年5~10月在施甸县太平镇进行锌肥田间效应试验,试验设不施锌肥(ck)、基施锌肥15 kg/hm2、基施锌肥30 kg/hm2、基施锌肥45 kg/hm2、喷施锌肥1次、喷施锌肥2次、基施锌肥30 kg/hm2+喷施锌肥1次,共七个处理;通过试验:基施锌肥15~45 kg/hm2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加玉米株高2.05%、穗位高7.13%、穗粒数8.23%、秸秆产量5.57%及籽粒产量4.72%;叶面喷施锌肥1~2次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玉米株高3.53%**、穗位高11.52%、穗粒数6.63%、秸秆产量3.16%及籽粒产量5.26%;基施锌肥30 kg/hm2+叶面喷施1次的处理对照增加玉米株高4.62%**、穗位高12.35%、穗粒数14.97%**、秸秆产量8.42%及籽粒产量6.54%。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合理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锌肥能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产量及效益,一定范围内增幅随锌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锌肥叶面喷施效果优于作基肥效果,基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效果最佳。锌肥推荐用量用法:ZnSO4.7H2O 45 kg/hm2作基肥或ZnSO4.7H2O 30 kg/hm2作基肥+0.1%ZnSO4.7H2O溶液于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小麦喷施植物营养液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华硕828能使小麦有效灌浆期延长,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提高,小麦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能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喷施华硕989虽能增产,但增收效益甚微;喷施华硕行大运虽能使小麦增产,但不能增收。  相似文献   

11.
喷施硫酸锰和硫酸锌对小麦籽粒镉锰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明喷施叶面肥对小麦镉(Cd)污染健康风险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喷施不同浓度MnSO4和ZnSO4对小麦籽粒中Cd、锰(Mn)和锌(Zn)的含量及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计算人体对小麦Cd、Mn和Zn的摄入量,评价喷施Mn肥和Zn肥对降低人体Cd摄入、提高Mn和Zn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MnSO4和ZnSO4可显著降低小麦籽粒的Cd含量,最大降低率可达47.45%;喷施MnSO4显著提高小麦Mn含量;喷施中高浓度的ZnSO4显著提高小麦Zn含量。小麦Cd、Mn和Z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明显高于小肠阶段;高浓度ZnSO4处理显著降低小麦Cd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提高Z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高浓度MnSO4处理使小肠阶段小麦Mn和Zn的生物可给性显著升高。食用Cd污染的小麦有Cd摄入量过高的健康风险,而ZnSO4、高浓度MnSO4以及中高浓度锰锌肥复配处理可显著降低人体食用小麦摄入Cd的量,最大降低率达42.86%;喷施MnSO4显著提高小麦Mn的膳食摄入量;食用喷施MnSO4和ZnSO4处理的小麦可满足膳食Zn摄入的需要,其中喷施高浓度MnSO4处理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喷施高浓度MnSO4可显著降低小麦Cd含量和人体Cd摄入量,显著提高小麦Mn含量以及Mn和Zn的生物可给性,从而显著提高人体Mn和Zn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种酸性滴灌配肥对无膜棉生长、生理功能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1配肥处理[“绿多利”牌酸性水溶配肥:尿素690kg/hm2、高磷肥(16-35-8+TE)510kg/hm2、高钾肥(8-20-25+TE)225kg/hm2]较F2配肥处理[“肥帝溉”牌酸性水溶配肥:尿素725.5kg/hm2,肥帝溉(10-38-10)382.5kg/hm2,农用硫酸钾(0-52-0)240kg/hm2]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其中中19品种产量最高达到5 360.74kg/hm2,较F2配肥处理增产16.35%。F1处理平均产量5 063.42kg/hm2,较F2处理增加9.52%,增效3 250.43元/hm2。结论:F1配肥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值得南疆无膜棉区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13.
小麦喷施永业生命素植物生长营养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喷施永业生命素植物生长营养液能够增强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期喷施,增产4.4%~8.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1个参试品种的物候期、抗逆性,对植株、穗部性状、品质、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在这11个参试品种中,大同29号、长农36、黑谷子,陇谷13、九枝谷等5个谷子品种表现比较突出,产值分别为16243.08元/ hm2、15064.04元/ hm2、9134.14元/ hm2、5350.92元/ hm2、369.40元/ hm2。增产率分别为61.33%、55.34%、34.41%、20.20%、1.40%。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改性小麦壳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对农业废弃物小麦壳进行联合改性,研究小麦壳改性前后对废水中重金属Cd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剂用量、初始pH、温度、接触反应时间、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KMnO4联合改性小麦壳平衡吸附量比原始小麦壳增大了9.30倍,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26.74 mg·g-1;在室温下,当投加浓度为2.0 g·L-1,溶液pH值在5.0~8.0之间时,吸附效果最优,但溶液中有Na+或Ca2+存在时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在1 h内可达到动态平衡,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改性小麦壳材料对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表明,小麦壳改性后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吸附性能显着提升,改性小麦壳对废水中的Cd2+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NO3)2胁迫下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效应,为科学合理地应用GABA、提高其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盐敏感的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验材料,采用1/2山崎甜瓜营养液水培法,设营养液内含80 mmol/L Ca(NO3)2胁迫条件下每天叶面喷施0,10,25,50和75 mmol/L GABA及胁迫前48 h预先叶面喷施25和50 mmol/L GABA 7个处理,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和可溶性蛋白(Pr)含量显著降低,甜瓜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Ca(NO3)2胁迫下,甜瓜叶片光合色素、Pro和MDA含量随着外源GABA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并且在50 mmol/L 时达到最小值;Pr含量随外源喷施GABA浓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在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外源喷施50 mmol/L GABA处理与单纯Ca(NO3)2处理相比,可明显增加幼苗叶面积、干鲜质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缓解Ca(NO3)2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另外,相同GABA浓度相比,Ca(NO3)2胁迫后喷施较胁迫前预喷施效果好。【结论】叶面喷施50 mmol/L GABA有利于提高幼苗对Ca(NO3)2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灌浆初期喷施新型腐植酸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清水喷施为对照(NC),设置腐植酸低(0.75 L/hm2, 600×,LC),中 (3.75 L/hm2, 120× ,MC),高(7.50 L/hm2, 60× ,HC)3个浓度梯度,在谷子灌浆初期喷施于叶面,测定产量、穗部性状以及籽粒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直链淀粉、黄色素、总黄酮、多酚等多个指标,分析谷子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 灌浆初期叶面喷施新型腐植酸可以通过增加千粒重来增加产量,各处理的谷子产量增加幅度由高到低为HC>MC>LC>NC,MC和 HC处理分别比NC增产18.5%和19.4%,谷子增产的最适新型腐植酸浓度介于60~120 ×。2) 灌浆期喷施新型腐植酸可改善谷子籽粒品质,显著提高蛋白质、氨基酸、黄色素、多酚含量(P<0.05)。3)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多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总得分由高到低为MC>LC>HC>NC,中浓度(3.75 L/hm2, 120×,MC)处理对品质提升效果最好。综上,叶面喷施新型腐植酸可以提升谷子产量,改善籽粒品质,中浓度处理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选择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对化学肥料减量施用。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是4287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3960 kg/hm2,增产率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350kg/hm2,增产率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 k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是3975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840kg/hm2,增产率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 k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120kg/hm2,较对照增产-790kg/hm2,增产率-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在黄瓜田间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本文利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设计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施用农用微生物菌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平均增产988.75 kg/666.7 m2和1912.76 kg/666.7m2,增产率分别为26.43%和67.90%。通过利用微生物菌肥可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炭基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不同炭基有机肥施用量的试验,并对烤烟生长以及产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施用2250kg/hm2炭基有机肥的处理可以改善烤烟田间生长状态与环境,并并使烟叶增产。同时提高烤后烟总糖、还原糖、总烟碱、钾含量,并降低氯含量。因此,综合考虑,增施2250kg/hm2炭基有机肥效果优于1500kg/hm2和75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