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对吸蜜鹦鹉为例,探讨了吸蜜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技术,包括笼舍环境管理、日常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方面内容,介绍了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吸蜜鹦鹉的自然繁育情况和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并总结出为吸蜜鹦鹉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存活、繁殖成功以及预防日常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石家庄市动物园人工饲养的琉璃金刚鹦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圈养条件下的环境、行为、营养、繁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琉璃金刚鹦鹉的饲养繁殖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10只亚达伯拉象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亚达伯拉象龟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管理,包括笼舍环境、饲养流程和饲料配比等环节,并研究其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给亚达伯拉象龟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健康存活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太原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人工育幼等方面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黑猩猩在圈养环境下适宜的饲养方法,为成功人工育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本园黑背胡狼在人工圈养条件下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方式、日粮组成、繁殖行为观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黑背胡狼的饲养管理和繁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洲红鹮的行为分析入手,对圈养条件下美洲红鹮的饲养繁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饲养环境创造、饲料选择、日常管理以及断翅群养条件下美洲红鹮的繁殖、亲鸟育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推动美洲红鹮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繁育技术的标准化制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麦哲伦企鹅长期的饲养管理以及日常习性的观察,初步研究总结了麦哲伦企鹅的外部特征、圈养环境下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疾病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以及企鹅的人工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饲养北极熊的数量不多,且人工育幼方面未见报道,本文就北极熊的人工育幼方法、生长发育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利于圈养条件下该物种的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西宁野生动物园在饲养繁殖和野外救护的猫科动物雪豹、荒漠猫、猞猁等,都遇到因母猫弃子或无母猫管养而只能采取人工饲养措施进行抚育的情况。此时,猫科动物的人工饲养技术水平成为保证幼体成活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行为发育等方面阐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圈养猫科动物的人工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条件及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条件东北亚种成年梅花鹿母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研究了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比率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比率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成年母鹿都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二者的反刍行为高峰分别发生在12:30、8:00左右,卧息行为高峰分别在12:30—13:30、10:30—13:30,观望行为高峰分别在13:30—16:30、7:30—8:30。行为分析表明,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梅花鹿母鹿昼间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早稻品种芽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胁迫下对江西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48份早稻品种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条件下,参试品种死苗率变幅为0~58.33%,大部分品种具有相对较强的芽期耐冷性;而人工低温条件下参试品种死苗率变幅为0~100%,70%品种的死苗率在增加,芽期耐冷性在不同程度地减弱,不论是在自然低温还是在人工低温条件下,杂交水稻组合的芽期耐冷性均要强于常规水稻品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组合间在自然低温下、人工低温下芽期耐冷性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杂交水稻组合间耐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常规水稻品种在自然低温下耐冷性无明显差异,而在人工低温下耐冷性差异却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随着温度降低常规水稻品种对低温的反应较敏感。研究认为,"三系"杂交稻中其恢复系的芽期耐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合的芽期耐冷性表现;杂交稻组合株两优1号、两优287和荣优9号,对低温的反应比较迟钝,耐冷性强,可作为耐低温水稻品种在水稻生产和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自然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人工饲养的6对成年健康朱 为试验亲鸟,于2000~2002年在陕西洋县和周至进行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自然繁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朱 的营巢、交尾、产卵、孵化及哺育等繁殖行为正常,繁殖成绩较高;2002年平均每对亲鸟产卵3枚,受精率88.9%,受精卵孵化率100%,雏鸟成活率87.5%,每对亲鸟年均繁殖雏鸟2.3只。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可以自然繁殖,并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人工饲养麦蛾,扩大人工繁殖天敌的种类,为扩大生物防治范围提供基础的技术保证.文章综述麦蛾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麦蛾在生产中的应用、麦蛾的人工饲养技术以及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工圈养大熊猫出生幼仔一般采用自然哺育和人工哺育2种形式。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月龄内的饲喂及体重增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只研究个体均饲喂异母初乳时,其生长发育良好。经方差分析,3只幼仔1月龄内饲喂和体重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因圈养大熊猫产双胎的几率较大,所以采取人工哺育可以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目前人工哺育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初乳及母乳和配制人工乳来进行人工育幼。  相似文献   

15.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又名九龙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饲用昆虫.对其生长环境和人工饲料的研究是实现洋虫规模化饲养的关键.笔者在恒温和常温饲养条件下,观察了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活跃程度、取食习惯、生长周期、繁殖和生长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饲料2个因素中,饲料对洋虫生长发育影响最显著.谷物饲料可使洋虫生育周期缩短.性成熟期提前,2次产卵间隔时间变短,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一生的产卵量;研究还发现,洋虫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更为活跃,寒冷、干燥的环境会使处于不同形态的洋虫生长缓慢、发育滞后.  相似文献   

16.
黄花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花芥蓝自交品系ZBo-1和ZBo-6为供体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添加激素、热激时间、取材时期以及供体植株生长条件对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热激1 d小孢子胚产量最高,培养基中添加NAA 0.1 mg/L、IAA 0.1mg/L和6-BA 0.1mg/L能促进芥蓝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不同时间取材,胚状体产量存在明显差异,胚状体诱导成功率在60%~80%.2个材料在人工春化温室栽培和自然春化温室栽培2种生长条件下都有子叶形胚和鱼雷形胚形成的 能力;ZBo-6在自然春化温室栽培条件下胚产量显著高于人工春化条件下的胚产量,而ZBo-1的胚产量以人工春化条件下较高.试验获得了黄花芥蓝的小孢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黄喉拟水龟一龄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一龄龟长生的研究表明,在自然温度,人工饲以鱼肉的条件下,黄喉拟水龟生长418d,体重由9.8g增加到100.1g,平均日增重0.22g,成活率为93.4%,体重,背甲长,背甲完与日龄呈正相关,背甲长与宽正相关,背甲长,背甲宽与体重同样呈正相关,黄喉拟水龟一龄龟在50g 以下时生长缓慢,50g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一龄龟最大个体可为同龄最小个体的4倍。  相似文献   

18.
大宁河齐口裂腹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宁河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资源,从2005年开始,在大宁河中上游收集齐口裂腹鱼进行人工驯养,并于2009-2016年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亲鱼性腺可发育成熟,共催产雌鱼953尾,采卵731万粒,培育出规格鱼苗(17~26 mm)324万尾,规模化人工繁育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分别为79.7%、83.3%、79.7%和67.2%。试验发现,齐口裂腹鱼性腺发育对低温期的适温范围较广,在11.1~13.5℃较高水温环境下,性腺发育不受影响;提高培育最低水温,可使亲鱼繁殖期提前;越冬期间是否需要处于停食状态,也不是影响亲鱼性腺发育的因素;齐口裂腹鱼通过长期驯养后能够适应人工环境条件而自然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19.
普氏野马的繁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圈养条件下普氏野马(Equusprzewalskii)的繁殖规律。如野马的性成熟、配种年龄、发情季节、发情持续期、发情周期、妊娠期、发情征状及交配行为等;并提出了母马隔年产驹及配种旺季(5~6月份)控制公马每天交配次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的温敏性。[方法]通过人工控温诱导试验与田间自然温度生长试验调查宁夏羊角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花粉败育率。[结果] NYB的雄性不育表现为花粉的败育,虽然花粉量受低温影响较大,但花粉的败育率基本没有明显变化,田间生长不育性稳定。[结论]该研究为NYB辣椒雄性不育株系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