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以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情况及处理现状为基础,对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以期为畜禽养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显著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进步。但畜禽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粪污污染问题,极大程度上危害到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等,对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机制,积极探索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路径。通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得到同步提升,进而加快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清镇市为贵州省畜禽养殖大市,为推进该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介绍该市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和收集方式,分析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业扩张速度较快、农牧结合技术滞后等问题,提出划定禁养区、适度发展养殖、推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和畜牧业生态绿色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同时,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粪污量也大幅增加。由于粪污处理方式、技术、设施没有同步跟进,粪污产生与消纳严重失衡,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甚至对我国畜禽养殖可持续高效发展形成困扰。解决环境污染与养殖规模化发展的矛盾,只有客观分析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原因、遵循国家的环境控制标准,因地制宜,推行种养模式,优化粪污处理工艺,粪污达标排放变废为宝,既保障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生猪稳产保供的背景下,根据上海都市型畜禽养殖业发展定位及产业模式特征,针对“十二五”末畜禽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十三五”期间实施的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优化、粪污还田规范管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等一系列环境管理举措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回顾评价,并从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考核体系构建、臭气与氨协同减排控制技术应用、畜禽养殖新型污染物控制技术推广、畜禽养殖温室气体减排等角度,展望了“十四五”期间上海都市型畜禽养殖业环境综合管理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水源、土壤及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养殖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粪污排泄量,通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生态循环,实现畜禽粪污零污染。  相似文献   

8.
郑红  梁瑜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253-253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广西北流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成不一个以生猪、家禽为主导产业的养殖大市。畜禽养殖业在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畜禽粪便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解决清洁养殖的难题,北流市畜禽养殖场采用多种清洁养殖先进技术,加强粪污治理,实现粪污达标排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阐述甘肃畜禽养殖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探讨清洁生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实现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以清洁生产理念防治畜禽养殖粪污污染,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增长式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成了养殖业的主流模式,散养户越来越少,而规模化养殖会产生大批量粪污,畜禽粪污处理成为了一大难题,也是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养殖企业也各尽所能,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大批量产生的畜禽粪污,但在粪污资源化再利用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缺少整体规划、环境保护意识较薄弱、农牧分离情况严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投资力度小等问题。文章就粪污资源再处理、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论述,以期为粪污资源再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保护黑龙江省黑土地资源,优化农畜业生产布局,实现农牧业绿色发展,本研究基于 2011—2020年统计数据及文献资料,测算了黑龙江省畜禽粪污排放情况,并据此分析黑龙江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从时间动态来看,2011—2020 年,黑龙江省畜禽粪尿、粪尿养分、COD 排放量均有小幅下降,降幅分别为3.68%、3.24% 和 5.82%;畜禽粪污的化肥替代潜力虽整体略有下降,但 10 年来均保持在 35% 以上,2020 年化肥替代潜力已达到41.89%,具有较高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黑龙江省畜禽粪污的能源潜力略有增长,但对煤炭的替代潜力呈下降趋势且替代作用并不显著,2020年畜禽粪污的沼气潜力为46.74 亿m3,折合为标准煤仅占标准煤消费量的2.90%,能源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黑龙江省畜禽粪尿、粪尿氮、粪尿磷的耕地负荷均未超载,无养殖环境风险,畜禽养殖环境容量的空间剩余呈上升趋势,剩余约2/3,以氮为基准计算,余量为13 006.13 万头猪当量,以磷为基准计算,余量为8 463.19 万头猪当量,具有较大养殖潜力。从空间分布来看,黑龙江省各地区畜禽粪污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以及佳木斯市等畜禽养殖集聚区的畜禽粪尿资源丰富,畜禽粪污的替代化肥潜力、能源潜力及畜禽养殖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介绍黑龙江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状况,并针对黑龙江省粪污处理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人们对粪污治理的重视,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措施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达到污染减排要求,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本文从分析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量、排放量和污染特征入手,对污染治理措施和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撑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深入分析了目前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江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技术模式,以及促进污染减排目标实现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重视,其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也逐步成熟。本文全面疏理了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及管理措施,总结了不同时期主要的技术思路及特点,并从行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当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体系。最后结合我国特点,提出适合现代环境管理体系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引导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式、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玉环县为例,提出沿海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确定了治理近岸海域污染先治理陆源污染的理念;建立海陆统筹、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利用滩涂和水体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型立体化的养殖业;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全过程治理,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畜禽粪尿产污量估算以及污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的养殖业废弃物进行产生量估算和风险评估,为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支撑。通过收集2014年河北省畜禽养殖量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对河北省主要畜禽粪尿产污量进行了估算;参考畜禽粪便土地负荷警报值分级的环境影响,对河北省畜禽粪便、氮、磷耕地负荷进行了污染风险评价。估算结果显示,河北省2014年畜禽养殖业主要畜禽粪尿排放总量为14 109.05万t,其中,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4个地市的畜禽粪尿排放总量占河北省总排放量的50.75%。牛粪尿产生量最高,占河北省畜禽粪尿产生总量的38.65%;其次是猪粪尿产生量,占24.71%;鸡粪产生量位列第3位,占22.26%。表明鸡、牛和猪是河北省畜禽粪尿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BOD、COD、NH3-N、TN、TP排放总量分别占总污染物排放量的97.04%、96.65%、95.16%、86.38%和87.90%。对环境影响风险评价发现,磷负荷影响严重,氮负荷和粪便负荷影响较轻。相比河北省其他地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承德畜禽粪尿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明山东省畜禽粪污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近十年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种养结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山东省作物粪污养分需求量、畜禽粪污养分供应量,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各市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分析山东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山东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潜力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从空间上来看,各市畜禽粪便污染风险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青岛、淄博、聊城、菏泽以N、P为基准的I值均小于1,土地消纳畜禽粪污不超载。济南、枣庄、烟台、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以N、P为基准的I值均大于1,畜禽粪污量超过了农田的承受能力,农田畜禽污染风险较大,尤其是莱芜市以N、P为基准的土地承载力指数I分别为2.14和2.36,农田畜禽污染风险较大,养分的大量盈余可能会造成农田N、P污染。从时间上来看,近十年山东省养殖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从7042万头增加到8401万头,尤其在2009年至2012年间迅速增加,增幅达13.3%。植物对粪污N、P养分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0.6%、13.1%。畜禽粪污N、P养分供应量呈现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8.9%、2.9%。2016年山东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潜力以N、P为基准分别可达8576万、9809万头,均高于实际养殖规模(8401万头)。山东省以N、P为基准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山东省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鲁西南、鲁中南、以及德州、潍坊等区域,其中济南、枣庄、烟台、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畜禽粪污量超过了农田的承受能力,有潜在的N、P污染风险。从以N、P为基准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I来看,山东省农田对畜禽粪便仍具有一定的消纳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伟  赵新颖  高星爱  祝延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12-13014,13030
基于畜禽养殖数据,估算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现状,概述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采用的循环利用技术,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和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消纳能力的评估及其肥料化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9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通过估算云南省畜禽粪污产生量,结合还田方式和土地利用形式评估了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的消纳能力,并结合云南省有机肥生产现状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指出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增加土地对粪污直接还田的消纳能力;畜禽粪污堆肥还田可以进一步增加土地的消纳能力。云南省有机肥生产工艺水平较低,规范程度较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有机肥的工艺水平,是提高云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云南省畜禽粪污堆肥化转化成有机肥的潜力空间约为3 544万t,预计产值和利润分别为2 835 369万元和412 684万元。结合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畜禽粪污堆肥化后,开发成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以及有机类调理剂,是实现畜禽粪污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全面认识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耕地的潜在威胁,为加强畜禽粪便风险管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十堰市各县(区、市)2020年主要畜禽粪便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从种养平衡视角对其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十堰市2020年主要畜禽养殖粪便猪粪当量达306.85×104 t,且主要分布于郧阳区、丹江口市和房县,粪便中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最大(57.00×104 t),总氮(TN)(2.63×104 t),总磷(TP)含量较少(0.65×104 t)。十堰市畜禽养殖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15.532×1010 m3,且在不同地区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TP是畜禽养殖的首要污染物,其污染等标负荷占负荷总量的41.68%,其次为TN,污染负荷率为33.85%,COD的等标污染负荷率最小,为24.47%。养牛是十堰地区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对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达49.47%,其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