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片建设情况,总结了建设过程中采用的统防统治措施,并取得了日作业能力超过1万hm~2、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单季稻一个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1~2次等成效,为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水稻区自2008年开始尝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来,专业化统防统治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通过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农药配药方案、防治实施模式等问题的合理性进行反复多次的试验和摸索,发现专业化统防统治相对于传统农药防治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化学农药使用成本市场化、运作模式市场化、风险控制市场化。选择合适的专业化防治模式及合理选择农药才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推动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并按照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模式针对水稻主要虫害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因为气候条件变化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不断的增加,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在综合治理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一种重要的模式。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的推动下,得到不断的发展,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水平和效果也明显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培育力度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文章就对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集成应用及其效益评估作进一步的探究[1]。  相似文献   

4.
路桥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形势,解决农村植物病虫害防治难问题,我区自2006年以来,按照“自愿互利、有偿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按市场化运作的方法组建了一批村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工作.目前,全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组织17个,村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320支,拥有高效植保机械2829台.2010年全区水稻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面积达3.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8.2%.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水稻病虫害上的应用效果,在阳江市阳东区开展了水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农民自防区,具有农药减量增效作用。在阳江市阳东区推广水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植保社会化服务,通过高效率施药器械的大量引进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15年以来,全区共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73万亩,其中,水稻、小麦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到30%以上,共挽回粮食损失829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大幅增加,服务水平、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在解决农民防病治虫难、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对宜兴市目前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现状开展了调研,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水稻病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模式,也是增强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有效途径。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进一步提高病虫综合防控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的植保服务。我们根据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的部署与安排,在斋坛乡桐村、小石村开展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统一人员,统一技术,统一配方,统一药械,统一时间”的“五统一”标准全程承包示范点。承包对象为水稻一季稻,示范面积280亩左右,统防统治面积多年来在2500亩左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和防控能力,了解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文章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该项工作的建议及对策,以便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防治用工,降低环境污染,切实保障全市农作物安全、人畜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由一定植保专业技能和独立经营能力的防治组织,利用先进植保机械和防治技术,为积极推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起好示范作用。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有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支撑。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防病治虫难,确保粮食安全需要,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14-2016年,惠水组织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工作。通过建立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项目区,采取种子处理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等绿色植保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防治成本明显下降,防治效果显著提高。项目示范区比农民自防区的投入防治成本平均每亩减少22.53元,测产平均亩增产量69.25 kg,售价为1.3元/kg,水稻应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每亩比农民自防区增收90.03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阳江市阳东区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农民自防区效果,并具有农药减量增效作用。在阳江市阳东区推广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洪泽县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本文主要介绍了洪泽农药使用现状,提出针对水稻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措施,并提出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当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最终实现水稻生产上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张家港市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农业部启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在延平区蓬勃发展。全区经工商注册的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15个,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36台套,从业人员312人,日作业能力330公顷,每年统防统治面积超8600公顷次,取得了较好进展。根据专业化防治组织登记注册的性质,我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分为5种形式:行政  相似文献   

16.
从2013年开始,湖南省沅江市探索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的模式,推广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技术措施,包括统一抗病品种,深耕灌水灭蛹,健身栽培如适时晒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抗逆性,田垄种豆、种芝麻蓄养天敌控虫,二化螟性诱技术,稻纵卷叶螟性诱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推广高效低毒新药剂,轮换、交替、精准、安全使用农药等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分析了沅江市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应用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年来,江西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在13个市县建立了水稻、蔬菜、棉花、柑橘、茶叶等5种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强化两者协调配合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江西在融合试点基地,由服务能力强的病虫专业防治组织统一使用高效植保施药机械  相似文献   

18.
山西运城绿康统防统治病虫害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组织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深入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统一植保机械,统一植保人员,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配方,统一安全时间,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成效。加速了农药、药械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生产和农户直接面对,服务组织与企业互惠互利,为进一步推动病虫害专业化的统防统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降低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巨大。对唐河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植保体系、扩大农作物病虫专业统防统治规模、提高防治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16):64-66
为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上的病虫防治工作,2016年从道真县区域选择7个乡镇实施了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水稻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形成了对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