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麦969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21号与豫麦18号杂交,F1代又与豫麦18号回交,经连续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于河南省高中肥力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济麦 3号系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稳产小麦新品种。在 2 0 0 1~2 0 0 3年河南省水地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 ,连年增产 ,品质优良 ,综合抗性较好 ,一般产量 75 0 0kg/hm2 左右 ,适宜黄淮麦区种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 豫麦17是内乡县农业科学试验站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原名内乡182。经河南省小麦良种(系)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1990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4.
温麦169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中心以周麦16/豫麦41 F1作母本、小偃93166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大穗早熟型小麦新品种。2016-2020年期间参加河南省小麦丰优联合体冬水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河南省各地不同生态区域进行试验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产量水平较高,早熟性好,穗子较大。2021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温麦16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1983—1993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鉴定及利用技术改进研究薛喜梅,范和君,赵虹,闫新甫,王西成(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与推广的纽带,它既是鉴定育种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也是品种审定、良种...  相似文献   

6.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7.
先麦12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小麦新品种。2011-2014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2012年11月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9366E。2014年10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9.
新麦16号(金博士1号)是新乡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3002)。该品种系1993年以豫麦13号为母本,内乡82C6为父本杂交,1994年又以豫麦2号为母本,(豫麦13号/内乡82C6)F1为父本杂交,1995年对[豫麦2号//(豫麦13号/内乡82C6)]F1进行诱变(M1),后代按常规系谱法选择,经过多年后代选育、室内考种、品比鉴定、区域试验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郑农410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兰考21-7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202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B组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 1987—1991年,豫麦18号(矮早781)先后参加了洛阳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品种博览试验。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豫麦18号表现高产、矮秆、早熟,平均比对照增  相似文献   

12.
开麦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高产、优质、抗病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阶梯改良的技术路线和多品种杂交的组配模式,经三轮杂交改良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并命名。1产量表现2002~2004年度开麦18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521.0kg/h  相似文献   

13.
<正>泛育麦20号小麦审定编号为:20190001,系河南黄泛区实业集团与地神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泛麦5号/PH-2-2/泛麦8号优4,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介绍泛育麦20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2~232.5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0.9天。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正>淮麦2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  相似文献   

15.
豫麦 4 6号 (原名豫西 8930 )系洛阳农专于 1 989年以豫麦 2号作母本 ,偃师 4号为父本杂交 ,经多年系谱法处理和早代测产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 994~1 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1 997年 1 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4 6号。1 丰产性该品种属多穗型小麦品种 ,单位面积成穗数 ,每公顷平均 52 5万~ 555万 ,穗粒数 34~ 38粒 ,千粒重37~ 4 2 g。在 3年校内品比试验中 ,产量均居第一位 ,比对照豫麦 1 0号增产 8.1 %~ 1 1 .1 % ;1 994~ 1 995年度参加省区域试验 ,省内 9个试验点平均比对照增产 1 …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新品种孟麦028,于2012年育成,2013—2015年参加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2016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17004。2017年由河南先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种备案引入河南,引种备案号为(豫)引种(2017)麦011号,该品种突出优点就是抗逆性好、高产稳产。一、选育目标根据河南省、陕西省等黄淮冬麦南片高产水浇地冬小麦的生产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确定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小麦品种为选育目标。在技术上主要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偃丰21是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豫麦18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09。偃丰21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在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一、育种目标的确定(一)小麦生育期的气候特点河南省属内陆北温带向南亚热带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内麦866”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川麦104”为母本、以“川08品32”为父本,2011年进行配组杂交,采用系谱法,在内江和马尔康两地历时6年9代选育而成。2018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4.95kg/667m2,比对照品种绵麦367增产8.31%。2019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5.62kg/667m2,比对照品种绵麦367增产6.74%。2020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7.19kg/667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0.46%。该品种穗层整齐、穗长方型,分蘖力中等,熟相好,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穗数21.70万穗/667m2,千粒重47.63g左右。2022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选育过程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早熟抗寒、抗病广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证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20.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2005年以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品种新麦11号为母本,用小麦品种淮阴9628为父本进行组配,2006年以新麦11号/淮阴9628的F1代为母本,与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二次杂交,然后将复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好、落黄好,适合在河南省(除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外)早中茬地种植,于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