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糯612是以自交系HN16为父本、以自主选择自交系HN601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于2018年5月30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糯612幼苗长势旺盛、整齐,植株穗位、株高较为整齐,果穗均匀、穗长较长、结实好、行排列整齐、行间紧致,出籽率较高,色泽好,可在广西全区种植。本文阐述了河糯612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鲜食和籽粒加工兼用糯玉米品种的市场需求,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自交系BN23-1为母本、自交系BN51为父本育成糯玉米单交种。‘益糯369’出苗至采收鲜穗100~105天,叶片浓绿,半紧凑型,株高227.3 cm,穗位高96.6 cm。穗长18.8 cm,穗粗4.8 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7.2粒,穗轴白色,籽粒洁白,糯质硬粒型,排列整齐,蒸煮后糯性强,皮薄,香甜,商品性好。平均产量每公顷14210 kg。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渝审玉2012009),适宜在重庆市中低山区、浅丘、平坝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糯玉米新优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特征特性1.江南花糯审定编号:苏审玉200105号。株高210厘米,穗位90厘米,总叶片数20张,果穗长筒形,穗长20厘米,穗粗4.5厘米,平均单株结穗1.8个,无秃顶,每穗14~16行,籽粒排列整齐紧凑,呈红、白、紫、黑等色。产量高、肉质厚、糯性强、香味浓、糯中带甜。2.江南紫糯审定编号:苏审玉200703号。株高220厘米,穗位90厘  相似文献   

4.
于维忠  吕振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19-12919,12943
[目的]探讨早熟鲜食糯质玉米杂交种烟早糯5号的高产潜力和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烟早糯5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结果]烟早糯5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根据目前糯玉米生产市场的需要,以自交系SHll411为母本、自交系HN5113为父本选育的一早熟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40cm,穗位高100cm,穗长22.8cm,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子粒黄色,花丝绿色;品质优良,糯性强,果穗商品性好;品种抗病性强;鲜果穗单穗重0.3kg,2010—2013年连续4年的试验,鲜果穗平均产量20250kg/hm^2;春播鲜穗采收期一般在78d,比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京科2000糯玉米品种早熟12d;一季产值6万元/hm^2左右,一年可种两茬。[结论]烟早糯5号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性好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糯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莱农糯38是青岛农业大学以自交系LT123为母本、自交系黄糯47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口味好、抗病、抗倒伏、株型紧凑、商品果穗率高。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莱农糯38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特征特性1.江南花糯审定编号:苏审玉200105号。株高210厘米,穗位90厘米,总叶片数20张,果穗长筒形,穗长20厘米、粗4.5厘米,平均单株结穗1.8个,无秃顶,每穗14~16行,籽粒排列整齐紧凑,呈红、白、紫、黑等色。产量高、肉质厚、糯性强、香味浓、糯中带甜。  相似文献   

7.
莱农糯10号是以自选自交系糯LN478-10为母本、自选自交系糯LN21-10为父本组配的黑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口味好、抗病、抗倒伏、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商品果穗率高。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9013)。  相似文献   

8.
刘敬东 《今日农村》2004,(10):25-25
1.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362.来源与类型早熟糯玉米品种,组合:糯157×糯106。糯157是从引进的南韩糯玉米品种中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糯106是从四川省糯玉米地方品种杂交后代中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3.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糯玉米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22厘米,穗位高75厘米,保绿度63.5%,双穗率0.29%,分蘖率2.1%,抗倒性能好。果穗短筒形,穗长16.36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1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0粒,百粒重28.8克,出籽率68.7%,旗叶长0.66厘米。籽粒黄白色,半硬粒型。出苗至吐丝64.5天,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88.1天,生育期100天。四川省农科院植…  相似文献   

9.
利用10×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对22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2个自交系中,11HN097、11HN099、11HN105、11HN110的产量GCA效应较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1HN110×11HN097、11HN110×11HN105、11HN112×11HN097、11HN106×11HN104产量居前4位,这4个组合可进一步通过试验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10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受非加性基因的作用较小;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狭义遗传率大于50%,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易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产量的狭义遗传率低,不宜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玉糯一号”是用自交系“NXY—8”为母本,自交系“BN51”为父本而配制的一代杂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期90 ̄100d,全生育期为115d。植株高大,叶片浓绿,全株19片叶。植株较紧凑,穗部叶片较平展,穗上部叶片较上冲。雄穗发达,花粉量充足。株高265cm,穗位高120cm,花柱浅黄色。穗长20cm,穗粗5cm,穗行数14 ̄16行,行粒数46粒,穗轴白色,籽粒洁白,硬粒型,表面腊质状,穗型直筒型,排列整齐,商品性好。平均产量每公顷14550kg。  相似文献   

11.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1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分析了组合HN16(感病品种)×HN42(抗病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病反应。经人工接种鉴定表明,两个亲本间抗、感差异明显,父本HN42表现抗病,母本HN16表现感病;F2群体抗病与感病株数的分离比为3.17:1.00,符合3:1的分离比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父本HN42对番茄叶霉病菌1.2.3.4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筛选到4个与抗番茄叶霉病基因Cf-11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分别为E54M37-G、E62M61-A、E85M79-D和E62M59-G,与Cf-1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1、12.3、14.5、18.8cM。  相似文献   

12.
科湘糯玉1号是用自选系HN01作母本,自选系HN0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味道鲜美,营养和食味品质好,果穗外观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GPMV HN基因于禽痘病毒载体中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鹅副粘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HN基因和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所构建的转移载体与禽痘病毒FPV-017共感染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细胞,通过蓝白筛选获得重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禽痘病毒中HN基因在CEF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的重组禽痘病毒的免疫保护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好运8号是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为适应南方湿热地区厚皮甜瓜栽培对品种的要求,利用逆环境定向选育,以自交系HN14-d作母本,TY8-a作父本杂交配制成的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皮色橙黄有绿色斑块,网纹中等,一般单瓜重2.0kg,果肉橙红偏黄,皮肉厚约3.5cm,质地脆嫩蜜甜,有淡香,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 ̄16%,全生育期春茬110d左右,秋茬90d左右,果实发育期45d左右,商品性好,一般产量36t/hm2,植株长势较强,易座果,较耐白粉病、霜霉病,抗蔓枯病能力中等,适于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2007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榆生拟层孔菌母种进行培养,通过比较其生长状况,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显著差异性。结果表明:配方为马铃薯200g、柳木屑5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的培养基最适合榆生拟层孔菌菌丝生长,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纯白色,粗壮致密;生长速度快,日长速为1.82cm,满管时间为5.5d。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方法】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4省红麻主产区采集红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之上,从中选取AH、HN、ZJ、FJ 4个典型病原菌菌株,对rDNA-ITS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在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分别为541、545、541、535 bp,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同源性达90%-91%,而AH、HN和ZJ 3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6%-98%。【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对中国麻区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证实中国红麻主产区近年炭疽病发生的病原菌类型主要有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和胶孢炭疽菌(C. gioeosporioides),其中以黑线炭疽菌致病力较强,胶孢炭疽菌致病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海亚香糯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以万冲农家香糯为母本、自育的糯稻中间材料HN23(昌江农家糯稻/雷州农家糯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籼型香糯稻新品种,于2015年7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海南作为早、晚稻种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生态适应性广、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米质优良(达部颁优质三等食用长粒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稻米清香和黏性好。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小偃5号和小偃6号4E(4D)蓝粒单体代换系自交后代分离的二体、单体和白粒4D缺体中均不存在小染色体;这种白粒4D缺体进一步自交获得的自花结实4D缺体(HN5和HN6)中均产生了一对小染色体。HN5和HN6中的这两种小染色体在细胞减数分裂中期能发生配对的频率为77.4%,HN6中的小染色体与小麦4D染色体配对的频率为55.4%,HN5和HN6中的两种小染色体均不能与长穗偃麦草中的4E染色体发生配对。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黑色液膜喷施量对冬小麦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膜喷施量的增加,土壤保墒保温效果比较明显;冬小麦可提前1~2d出苗,出苗整齐,冬前分蘖和干物质积累较多,增产作用显著.综合各处理产量、生育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喷施液膜量以600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村容整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根本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基础,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脏、乱、差的局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适合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