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场奶牛繁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后乏情牛占繁殖母牛的25.4%。先采用单纯激素治疗,母牛出现隐性发情、卵泡发育不良、排卵迟缓。后根据不同乏情母牛采用不同的激素(促卵泡素、氯前列烯醇)加维生素来诱导发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材料诱情激素和维生素促卵泡素(FSH),每支100单位,氯前列烯醇每支0.2mg,为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维生素人用维生素AD胶囊,维生素A3000单位,维生素D300单位/粒,人用维生素E胶囊,5mg/粒,为大连南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乏情母牛选自本场产犊后80d以上不发情母牛。2对症用药2.1卵巢机能减退或卵巢静止用促…  相似文献   

2.
对于母牛产后乏情,以往基层兽医多单纯应用雌性激素催情,这样做不但没有取得效果,而且反复应用后还可引起卵巢囊肿和卵巢萎缩等疾病。我兽医院在门诊治疗中,针对不同性质的产犊后75d不发情的母牛,采用促卵泡素(FSH)和氯前列烯醇诱导发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对卵巢机能减退或卵巢静止的治疗卵巢机能减退或卵巢静止是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后处于静止状态,母牛不发情。直肠检查:卵巢形状、大小、质地无明显变化,也能摸到卵泡或黄体,有的在一侧卵巢上能感觉到有少量的黄体残迹,对此种病例可用促卵泡素(FSH)200单位,溶于5…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效果的实验。1材料和方法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d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A组为子宫内投用氯前列烯醇药物;B组为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药物。氯前列烯醇(0.2mg/支),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970318。2结果见表1,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mg、0.3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灌注给药0.2mg、…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产药物三合激素、促排三号、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激素对本地母牛进行产后诱导发情处理,并根据处理后发情情况进行人工授精。表明用促排三号结合使用氯前列烯醇的效果(ovsynch法)显著好于使用三合激素。结果提示用ovsynch法比较适用于对母牛产后乏情进行诱导发情配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产药物三合激素、促排三号、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激素对本地母牛进行产后诱导发情处理 ,并根据处理后发情情况进行人工授精。表明用促排三号结合使用氯前列烯醇的效果 (ovsynch法 )显著好于使用三合激素。结果提示用 ovsynch法比较适用于对母牛产后乏情进行诱导发情配种处理  相似文献   

6.
氯前列烯醇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奶牛繁殖中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以使奶牛生产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工作中,生殖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奶牛繁殖上的人工诱导发情或同期发情技术将被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奶牛繁殖率,挖掘奶牛自身的生产潜力。据此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的实验,找出最佳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提高乏情奶牛的配种率,缩短奶牛的产犊间隔期。  相似文献   

7.
于黄牛发情季节应用国产氯前列烯醇 2次处理黄牛具有明显的同期发情效果 ,96小时内母牛同期发情率可达 80 %~ 92 .5% ,母牛于第 2次药物处理发情后发情率、卵泡发育率无明显差异 ,3mg氯前列烯醇剂量的人工配种情期受胎率与自然发情情期配种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的奶牛饲养业发展比较快,随着奶牛饲养数量的增加,乏情奶牛的比例也不断增长。这些乏情奶牛表现为长期不发情,也就是无周期性发情,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奶牛繁殖率的提高,并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及产犊,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应用外源孕激素十八甲基炔诺酮、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乏情母牛进行诱导发情,通过内分泌和神经调节作用,激发乏情母牛卵巢的机能,使卵巢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并排卵,使其能够发情受配,提高了乏情母牛的受胎产犊机会,减少乏情母牛的淘汰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50μg促排卵素3号(IRH—A3)给排卵延迟母牛肌肉注射,0.4mg氯前列烯醇给持久黄体的母牛注射,结果表明,注射LRH-A3的母牛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母牛发情率、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牛。表明LRH-A3,氯前列烯醇均能提高卵巢异常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测三种激素疗法对奶牛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选用45头根据发情表现和直肠检查被诊断为持久黄体的奶牛,分别采用方法1(促黄体素、氯前列烯醇、促排三号)、方法2(氯前列烯醇)、方法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持久黄体,每个方法 15头牛。通过检测治疗后奶牛血液中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孕酮(P4)的激素水平,结合治疗效果,表明方法2(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对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最好,治愈率最高为67%。  相似文献   

11.
试验应用氯前列烯醇(PG)结合亚硒酸钠——VE对36头乏情母猪进行诱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结合亚硒酸钠——VE处理乏情母猪能有效地诱导发情并提高其繁殖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母猪共计36头,其中8月龄以上,体重达100kg,体况良好的纯种长大未发情母猪14头,2~4胎断奶后30天以上乏情长大母猪22头。 1.2 药物来源氯前列烯醇(PG):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每支2ml;亚硒酸钠——VE粉:衢州兽药厂生产,每包500g,每1g内含亚硒酸钠0.4mg,VE5IU。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B超检测技术与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PG)、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等外激素处理相结合,对12只产后50d洼地绵羊非发情高峰季节进行同期发情配种。结果表明,利用外源激素诱导同期发情技术,洼地绵羊夏季的发情率可达91.67%,情期受胎率达54.55%。由此可见,利用氯前列烯醇、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等生殖激素联合诱导处理,可缩短洼地绵羊繁殖周期、促进夏季发情、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13.
三种处理方法应用于二胎乏情母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产母猪断奶后长时间乏情是否与其体内永久黄体有关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养猪生产者。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 ,初产母猪断奶后 2 0天以上不发情的比例占 1 5 %~ 2 0 % ,对猪场母猪年生产力影响很大。为了验证头胎母猪断奶后乏情是否与其卵巢黄体存在有关 ,以及采取何种方法处理效果较佳 ,笔者应用 3种不同药物对发情母猪进行处理 ,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母猪 选择断奶后 2 0天以上未发情长大初产母猪 45头 ,膘度与营养均正常。1 2 药物来源 氯前列烯醇 (PGF) (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 ) ,每支含 0 .2mg。孕马血清促…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乏情是一个常见问题。使这些乏情母猪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意义极大。乏情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增加体内促性腺激素(Gn)、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类似物,基本上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使乏情母猪发情。而对于卵巢上有持久黄体或黄体囊肿的母猪,适时给予氯前列烯醇钠(PGF2α),就可消除黄体使母猪发情。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山区牧场选择149头母牛进行。分为6组:(1)甲孕酮(MAP)+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2复合孕酮+米非司+PMSG;(3)MAP+PMSG+复合孕酮;(4)复合孕酮+黄体酮+PMSG;(5)黄体酮+氯前列烯醇;(6)单独氯前列烯醇。试验结果,本试验6组处理对山区母牛发情及受胎率均有明显的影响,以第2组的效果为最好(P〈0.05),而第6组单独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处理,母牛的受胎率为0%。不同剂量PMSG多次处理表现出不同的效果。第1组与第2组比较,以较高剂量PMSG处理的为好(P〈0.05),对乏情母牛进行诱导发情,亦以较高剂量(500IU)PMSG处理的为好。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乏情表现为发情表现及周期异常,主要是不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因素影响使其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降低奶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由于乏情造成奶牛的空怀,1头空怀的中产奶牛1年的经济损失达2万元,主要包括牛奶的损失、饲料的损失、配种费用、牛犊的损失、药物的支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对羊进行发情处理的机理是,药物进人羊体后作用于卵巢上。将卵巢上的黄体溶解,促使卵巢重新生成新的卵泡排卵发情。所以该药只对处于黄体期的卵巢有效。山羊一般发情7~11天后才产生新的黄体,一直到下一个发情周期开始。所以在山羊自然发情后7~16天,用氯前列烯醇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通过利用某些外源激素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牛在预定的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计划地合理组织配种。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外源性激素(PMSG孕马血清、FSH促卵泡素、CI—DR孕酮栓+PG)在诱导发情方面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对卵巢静止(无黄体、无滤泡)、无生殖道疾病的高产奶牛用促性腺激素PMSG、FSH和CIDR三种处理方法进行诱导发情,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进口阴道孕酮缓释栓(CIDIk)和氯前列烯醇(PG)治疗奶牛产后乏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奶牛胎次、泌乳天数、卵巢发育状态以及营养状况均影响奶牛产后乏情的治疗效果。做好干奶期以及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是减少产后乏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乏情的原因、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乏情表现为发情表现及周期异常,主要是不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因素影响使其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降低奶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由于乏情造成奶牛的空怀,1头空怀的中产奶牛1年的经济损失达20 000元,主要包括牛奶的损失、饲料的损失、配种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