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磷肥对紫花苜蓿及其根瘤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年生绿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绿肥及其根瘤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试验设6种磷肥水平,分别为PO、P1、P2、P3、P4、P5(随过磷酸钙施入磷量分别为每千克土0、35mg、70mg、140mg、280mg、560mg磷)。结果表明,适当增施磷肥能促进紫花苜蓿及其根瘤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紫花苜蓿在较高量磷肥(施入磷140mg/kg土)时生长最好,养分吸收积承最多,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磷肥利用率也在此时最高;但磷肥施用过多则使绿肥及其根瘤生长不良,营养价值降低,鲜草老化且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夏季绿肥羊屎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绿肥及其根瘤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试验设6种磷肥水平,分别为P0、P1、P2、P3、P4、P5(随过磷酸钙施入磷量分别为每kg土0、35、70、140、280、560mgP)。结果表明,适当增施磷肥能促进羊屎豆及其根瘤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羊屎豆在较高量磷肥(每kg土施入140mgP)时生长最好,养分吸收积累最多,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磷肥利用率也在此时最高;但磷肥施用过多则使绿肥及其根瘤生长不良,营养价值降低,鲜草老化且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夏季绿肥铜山小绿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绿肥及其根瘤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试验设6种磷肥水平,分别为P0、P1、P2、P3、P4、P5(随过磷酸钙施入磷量分别为每千克土0、35、70、140、280、560毫克磷)。结果表明,适当增施磷肥能促进铜山小绿豆及其根瘤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铜山小绿豆在高量磷肥(施入280毫克磷/千克土)时生长最好,养分吸收积累最多,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磷肥利用率也在此时最高,但磷肥施用过多则使绿肥及其根瘤生长不良,营养价值降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普利乡核桃实施绿肥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摸清不同绿肥种植模式的鲜草产量和鲜草翻压还田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蚕豆绿肥种植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面源污染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鲜草产量达不到目标要求,影响了蚕豆绿肥推广目的。通过调查不同耕作方式下蚕豆绿肥在农艺性状和开花期鲜草产量上的表现差异,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蚕豆绿肥生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提高土壤耕作层深度有利于提高蚕豆出苗率、根系长度、单株鲜重和鲜草产量。提高耕作层深度的同时,减少土壤表层深浅差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非豆科绿肥与豆科绿肥混播对绿肥鲜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豆科绿肥与豆科绿肥混播对绿肥鲜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箭豌与肥田萝卜混播,箭豌(绿肥)鲜草产量最高,达49 422.2 kg/hm2,其对绿肥生长性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龙  王家琴 《农技服务》2011,28(7):962-962
为了对提高绿肥的鲜草产量提供参考,进行了绿肥不同播种量对其鲜草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和耕作管理水平下,最佳播种量为120 kg/hm2,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可以在金沙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永福县土壤、气候条件、产量高的绿肥品种,提高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进行了绿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余江大叶籽品种在株高、基本苗、分枝数、鲜草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安徽皖江大叶青,均适宜作为永福县种植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9.
黄壤旱地玉米氮、磷、钾化肥与绿肥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至1999年,在贵州普定县的黄壤旱地上以玉米为批示作物设置试验,探讨氮、磷、钾与绿肥的肥料效应。初步探明了现行施肥习惯下氮、磷、钾化肥的养分回收状况,明确提出了黔中黄壤旱地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与最高产量施氮量(N)分别是139.4kg/ha与149.5kg/ha,施用有机肥并集中穴施磷肥可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施用绿肥鲜草7500kg/ha可增产玉米670kg/ha。此外,还分析了绿肥、氮、  相似文献   

10.
刘富春  敖维琼 《农技服务》2013,(10):1063-1064
为绿肥鲜草、牛粪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产量及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同等栽培管理件下,进行了绿肥鲜草与牛粪还田对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牛粪、绿肥鲜草还田水稻产量分别达511.8 kg/667 m2,498.2 kg/667 m2,与无肥区相比分别能增产水稻104 kg/667 m2、90.4 kg/667 m2,增幅达25.5%、22.2%。绿肥鲜草与牛粪能增加土壤中的N、P、K及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牛粪、绿肥鲜草还田当季N肥减施量分别为0.1196 kg/667 m2、0.137 kg/667 m2,牛粪、绿肥还田后增加的土壤钾量分别为2.16 kg/667 m2、1.05 kg/667 m2。实施绿肥鲜草与牛粪还田,是一项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好措施,应大力宣传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施肥的增产效果依次为施氟>施钾>施磷.氮、钾肥的施用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品质的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最佳施肥方案为N 8kg/667m2,P2O54kg/667m2,K2O3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 Vahl.)鲜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影响作用大于磷肥,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鲜草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的施量水平下增加幅度略有不同;对于粗蛋白质含量而言,施氮量在108.7~434.8 kg/hm~2之间表现为增加,之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鲜草产量有增加作用,但影响差异不显著。磷氮肥对江夏扁穗雀麦粗蛋白质含量存在互作,当处于低氮水平时,增施磷肥可促进其蛋白质含量增加,但在中、高氮水平下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江夏扁穗雀麦施氮量以中等水平为宜(217.4~434.8 kg/hm~2),而施少量磷肥(250.0 kg/hm~2)可与氮素共同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紫云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变化不明显,分枝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花期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迟。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类型土壤、播种期、播种量、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稀土、硼、钼肥微肥不同施用方法、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等对赣紫2号的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土壤为有机质较丰富的沙壤土;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20日;最佳播种量为22.5~30 kg/hm2;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375 kg/hm2、45.0~67.5 kg/hm2;蕾期或初花期喷施0.5%稀土;用0.1%的硼酸、0.05%的钼酸铵浸种;伸长期或初花期喷施0.025%多效唑等均能显著提高赣紫2号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牧草产量,略增加蛋白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者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碳铵优于施尿素,合理施肥应为每次刈割后施碳铵821.4kg/hm2,在此种施肥处理下,鲜草、干草、蛋白产量分别为110328.6、14366.0、2110.7kg/hm2,产值可达14342.7元/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的刈割频率、施肥条件和种植密度3个单因子实验,测定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分枝数,以探索热研5号柱花草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对柱花草生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刈割频率,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其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藜  孙锐锋  肖厚军  周瑞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43-2944,2963
为了探明不同磷肥品种及用量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磷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使辣椒生长受到严重制约,产量只有正常施用磷肥的7.5%~11.6%;磷肥对辣椒的果重、果径、分枝及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磷肥品种,增产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同等高施磷量中,过磷酸钙效果最好,钙镁磷肥次之,低含量磷酸氢钙(白肥)最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的刈割频率、施肥条件和种植密度三个单因子实验,测定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分蘖数,以探索热研4号王草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对王草生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刈割频率,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其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施(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 kg/hm2、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二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