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低,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弱。因此,大力普及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科技因素分析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科技是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西部地区由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明显偏低。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年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不识字或少量识字人数平均为13.4%,大大高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而大中专以上人数仅占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以下…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增欣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69-72,75
文章分析了农民收入情况,探讨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再认识,为促进迁安市农民增收提出了几点意见,对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农民增收的持续快速增长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缓慢的深层原因 ,并提出了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及具体的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985~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的考察,发现东、中、西部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形成了"递减式梯级"格局,西部地区与中、东部的差距仍在扩大。因此解决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也成了重构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格局的关键。文章在分析西部农村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近几年福州市农民收入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从5个方面提出促进福州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要素、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的正负效应及农民增收现存问题的原因,并为实现我国农民收入快速、稳定、持续的增长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台县农民收入的调研,分析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流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扶贫力度,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构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高陕西省农民收入步履艰难。对提高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1988-2011年陕西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单整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人均教育年限、城镇化水平、支农资金和人均耕地面积对陕西省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四项因素指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可能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部地区"三农"发展总体取得明显成效,但各省区市在粮食自给能力、农产品价格走势、农民增收与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都面临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环境恶化等共同问题。在对西部省市主要"三农"发展指标与面临问题深入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边远山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边远山区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北京市边远山区农民收入与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农村经济营业收入、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公路硬化比率以及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人数比率同方向变化,与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反方向变化.可采取发展特色化、产业化第一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发展具有都市农业效应的旅游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北京市边远山区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了每种收入形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徐家红  李霏霏  冯丽  焦银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33-15934,15954
建立了一个农户收入的函数模型,以农户的资本要素和经营结构要素为自变量,对秦皇岛聂口村的100户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改区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并为农户增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明确农民利益预警调控的思路与特性出发,通过确定农民利益失衡区正、负指标体系以及农民利益预警线,进行农民利益失衡区的分类处理。对农民利益预警调控程序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具体探定农民利益调控预警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保障农民利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北京生态涵养区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促进生态涵养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56-18859
非农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中的相关数据,选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HLM)作为分析工具,构建HLM的零模型、不包括第2层预测变量的2层模型以及包括第2层预测变量的2层模型,分别对农民收入的差距、农民个人特征对收入的影响和非农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对农民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省级行政区域的农民在个人收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民个人的收入与农民个人的个人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行业非农家庭经营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幼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22-6123
农民增收问题既是经济、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以西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56-9657
以西宁市为例,介绍了农民收入基本情况,分析了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原因,并就加快西宁市农民增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的重点在于保障农民增收。对当前苏州农民收入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土地使用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等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民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63-22465,22472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协整理论,利用井冈山区49个农户2000~2009年的收入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对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区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山区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山区旅游业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