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者就甘肃省苹果产区矮化密植苹果新品种的抗病性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烟富10’‘福布瑞斯’及‘响富’对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较强,‘秦脆’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克菌丹和苯甲丙环唑对‘福布瑞斯’‘响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丙森锌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所有供试品种苹果斑点落叶病和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好,代森锰锌和腈菌唑对所有供试品种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地区主栽的‘红颜’、‘枥乙女’和‘章姬’草莓品种为试材,根据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分析了3个草莓品种的形态指标、感白粉病情况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枥乙女’的感病率、最高感病等级和病情指数均低于‘红颜’和‘章姬’,其抗白粉病能力最强,故选种‘枥乙女’品种,可以有效降低草莓白粉病的病情指数,为实现优质的草莓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防治早春大棚草莓白粉病和二斑叶螨的适宜药剂及剂量,以大棚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选用氟吡菌酰胺、醚菌酯和四氟醚唑3种白粉病防治药剂,选择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藜芦根茎提取物、阿维菌素+印楝素、阿维菌素+联苯肼酯4组二斑叶螨防治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的为氟吡菌酰胺,第2次药后第7d、10d和14d的防效分别为90.95%、96.70%和89.50%,其次为四氟醚唑;防治二斑叶螨效果最好的为阿维菌素+联苯肼酯组合,第2次药后的第3d和7d防效分别为96.86%和92.74%。  相似文献   

5.
以3个草莓品种的叶片为试材,采用传统的石蜡切片法,研究冬季大棚栽培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叶片的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草莓品种的抗性差异显著,抗白粉病能力最强的是‘枥乙女’,其次是‘红颜’,最差的为‘章姬’。筛选出3个品种的草莓叶脉的厚度,主维管束的长度,主维管束的宽度,栅栏叶肉的厚度和叶片栅栏组织的比例等指标差异性极强。同时发现栅栏组织的厚度和在叶片栅栏组织的比例可能是影响草莓的抗病性的关键性指标。草莓的栅栏组织的厚度可以采取作为草莓抗白粉病的品种筛选的早期识别指标,从而为冬季大棚栽培草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早熟优质草莓新品种‘久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久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 属于短日性品种。结果早, 丰产, 风味浓郁, 较抗白粉病。在上海地区, 果实成熟期较主栽品种‘丰香’晚4~7 d。繁苗容易。果实鲜食加工兼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11种杀菌剂结合清除病残体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清除病残体的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在3次用药后防效逐渐增加,至第3次药后7 d在所有药剂中防效最好,达到79.90%;66.8%嘧霉胺悬浮剂药效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好,在第1、2次施药后7 d防效均为第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乙嘧酚悬浮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前2次施药后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除66.8%嘧霉胺悬浮剂以外的其他药剂处理;除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有轻微药害产生,其余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草莓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13个国有自育草莓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种苗繁育试验,结果表明:繁苗系数高于对照品种‘红颜’的有10个:‘越珠’、‘黔莓二号’、‘醉霞’、‘粉红公主’、‘京桃香’、‘京泉香’、‘越心’、‘京藏香’、‘黔莓一号’、‘秀丽’;‘越珠’、‘黔莓二号’、‘粉红公主’3个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较弱,其余品种对白粉病抗性较强,优于‘红颜’品种。综合繁苗系数与白粉病发生情况,适合北京地区种苗繁育的品种为‘越珠’、‘醉霞’、‘黔莓二号’。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草莓栽培品种大多是从日本引进,如‘明宝’、‘丰香’、‘章姬’以及近年来大规模发展的‘红颊’等,但这些品种易发白粉病、炭疽病,而引进的欧美草莓品种抗病性很强,但口味偏酸,不太符合国人的口味,影响了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赵密珍等,2011)。2008年2月,选用‘红颊’作母本;‘明宝’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省引进的28个樱桃资源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叶斑病菌对28个引进资源品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为青海省抗叶斑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运用瓦尔德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室内离体叶片接种结果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结果高度吻合。28个樱桃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为‘Early Robin’‘Lambert’和‘Moreau’;抗病能力较差的品种为‘Rainier’‘Tieton’‘Sunburst’和‘Hongdeng’。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蜜本"南瓜为对照,以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ex Fr.)Poll.白粉病为病原菌,采用幼苗期接种鉴定、成株期叶片叶盘法接种鉴定和田间调查的方法鉴定中国南瓜"112-2"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性,并在扫描电镜下比较了它们的叶片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苗期接种白粉病11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28.8和47.6;叶盘法接种4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7.5和38.6;田间调查"112-2"自交系和"蜜本"南瓜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和21.7;说明"112-2"自交系是高抗白粉病的材料。在电镜下观察,"112-2"自交系的气孔密度、刚毛密度和刚毛长度显著大于"蜜本"南瓜,而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小于"蜜本"南瓜。  相似文献   

12.
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温度补偿点与光合启动时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英国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并配置有关设备,在控温、控光条件下,对黄瓜叶片的光合起动时间、温度补偿点及其某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瓜低温温度补偿点约为3.3 ℃ ,高温温度补偿点为48.9~50.7℃。日光温室品种新泰密刺的高温温度补偿点低于露地品种津研4号。低温下老叶的温度补偿点明显高于新叶。黄瓜功能叶的光合作用的起动时间一般在42~45 min,而老叶则相对较长,约54~60 min。  相似文献   

13.
 ‘暑绿’系白菜一代杂种,亲本为SW-13和SU-124(矮×苏)。该品种株型直立、束腰,叶片近圆形、翠绿色,叶柄半圆、绿白色。品质佳,株型美观,叶片与叶柄质量比值为0.67,单株质量0.40 kg。高抗炭疽病,抗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适宜在喜食青梗菜的地区作夏菜、秋菜和秋冬菜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新5号’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育期60 d,单球质量23 kg,球形指数1.35,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净菜产量56.7 t·hm-2,可兼作早熟、晚熟栽培。  相似文献   

15.
 ‘霞脆’是以‘雨花2号’和‘77.1_6’杂交育成的早中熟耐贮运桃新品种,在南京地区7月初成熟,果实生育期95 d左右。果实近圆形,外观着色好,平均单果质量165 g,最大300 g,果肉白色,不溶质,耐贮运,粘核。  相似文献   

16.
杜鹃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应用的潮水式(Ebb&Flow)底面灌施营养液栽培系统,以盆栽杜鹃品种‘Mission Bell’作为试材,筛选出适合杜鹃盆花无土栽培 基质配方。混有草炭的M1(体积比: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M2(草炭土3+蛭石3+砻糠3)和M4(草炭土2+蛭石2+珍珠岩2+著糠2+腐叶土2)基质配方栽培的植株表现较好,尤以M1处理,即‘草炭土3+蛭石3+珍珠岩3’的等量配方为最优,而椰壳并不适合盆栽杜鹃的植株生长。土壤的理化分析和植物体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处理后基质的pH值基本相同,但EC值的增幅很大,是由封闭系统内营养液中盐分累积所致;盆内基质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也明显增加;植物体的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非常符合杜鹃类植物的生长条件与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7.
草莓组培生根微环境对幼苗移栽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草莓组培苗生根阶段微环境对其移栽驯化过程中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未生根的草莓苗在3%蔗糖或无糖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同时分别给予(印±10)和(150±10)tanol·m ·s 两种光照及(350±20)和(700±20)t,L·I 两种c0,浓度,培养20 d后移至温室驯化。结果表明,3%蔗糖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形成,提高光照和c0,浓度,进一步促进其生长。较高光照降低了叶绿素含量,而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有所提高。蔗糖的提供在未增加c02的条件下对移栽植株的光合有轻微负影响。各处理移栽苗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光抑制,WSII呈上升趋势。移栽后各处理间的差异随驯化时间延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草莓摘叶处理对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哈达’品种坐果后植株进行摘叶处理,对成熟果实的糖类和芳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摘叶、摘1/3叶和摘2/3叶3个处理果实GC/MS分析分别检测出43、33和37种芳香物质成分。随摘叶程度加重,芳香物质成分中酯类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醛类的相对含量呈上升的趋势;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果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浓美’系由美国引入的扁桃品种中经品比试验和多点区试后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种子整齐一致,壳薄,出仁率高,商品性状优良,早期丰产,成熟早,适合在我国西北、华北的干旱少雨和年平均温度1 I~C以上地区栽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的种子试管培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和硬叶兜兰(P.micranthum)受粉后120 d和180 d的种子接种到1/4 MS,Ms,R,Kc,Vw 和花宝1号培养基 进行试管培养。低盐浓度的培养基较适宜兜兰种子萌发,R培养基效果最好,萌发率可达30%以上;果荚采收的时间对种子萌发有重要的影响;添加200 mL.I| 的椰子乳可促进种子萌发。育苗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2 mg·L 和香蕉匀浆100 g。I 有利于种子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