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为减少作物产后损失,增加粮食供应数量。该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农产品流动特征,建立了一套量化作物产后损失的计算方法,在已有数据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010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后(包括收获、运输、干燥和储藏)损失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作物产后损失率较高,水稻、小麦和玉米产后综合损失率分别为6.9%、7.8%和9.0%,三者平均损失率7.9%,高于发达国家作物产后损失水平。粮食产后损失中,储藏环节损失比重最高,损失比例达到40.3%,其次是收获环节,为31.4%,运输和干燥环节损失较小,分别为11.1%和17.2%。农户储藏和收获是作物产后减损的重点环节。情景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改进产后不同环节技术条件,可以有效减少作物产后损失,情景5(粮食产后环节技术条件达到最优)三大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率均可以降低到4.0%以下。由此可见,中国粮食作物产后减损存在较大潜力,减损重点应落在农户储粮环节以及作物收获环节。作物产后减损需要国家农业科技政策作保障,通过提升农户科学储粮意识以及提高作物机械收获水平和改进作物收获质量等综合措施,最终实现中国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的降低。研究结果为中国粮食产后减损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粮食产后处理系统损失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对1987—1989年浙江金华、嘉兴、宁波三个试验基点进行早、晚稻损失测试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SSR法显著性检验,得到三种典型粮食产后处理系统和各处理环节的工程损失情况及其原因;证实了粮食产后处理系统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减少这一损失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了减少产后处理损失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粮食产后处理模式的动态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粮食产后技术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重要途径。该文提出了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不同的粮食产后处理模式及处理环节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和优化。根据浙江省主要产粮地区粮食产后处理各环节损失和处理效率实际测定的结果,分析的各处理模式的处理效率和损失,提出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高处理效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由过去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转变为现在农产品结构性的矛盾,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更深入推进,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保证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基于此,通过深入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认识到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在农业的供给端,通过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等具体措施,来调整农产品结构,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生产出更高级、结构更优化的农产品,保证我国农业供给的水平和能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桂林市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五注重,五创新"开展工作。基于此,针对桂林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取得的良好效果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质量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仅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更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结合2018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调查数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和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的市场中,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是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不断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良好的渠道,尤其是具有显著季节性以及地域性的农产品,更是需要良好的营销渠道。基于此,简述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含义,并分析当前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情况,提出具有优化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农民有效扩展营销渠道,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面临当前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的现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因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农业农村问题重要抓手。渠县是150万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以此为例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现状,并就加强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从农业生产过程看,是产后延伸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从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看,又是第一道工序。它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化加工之间的接续产业,一方面关系着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392-392
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从农业生产过程看,是产后延伸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从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看,又是第一道工序。它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化加工之间的接续产业,一方面关系着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注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农产品的价格变化规律和建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转型对于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及时的农业信息服务有利于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帮助农民解决产后的销售渠道问题,由此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物流信息化现状,提出我国农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提出基于Web的Browser/Server模式的系统结构及如何有效获取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丘陵山地面积大、耕地中低产田多、天然降水量少而集中的自然地理特点,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加之长期以来农业投入偏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基础地位弱化。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强财政扶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对策是:加大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探索》2008,(7):13-15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具体生产过程的组织、农业生产诸要素的综合投入,可以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农产品综合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保证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以农产品中铅镉测定为例,探讨了重金属痕量分析中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选用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严格控制实验室内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严格操作等,能有效防止污染和减少损失,提高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发展现代种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重庆是一个大农业地区,要实现"保供增收"目标关键靠良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高种业发展水平,为农  相似文献   

17.
"社区直供"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物流运输为媒介的新型现代农产品营销模式,具有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农民销售成本、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发展优势,但在价值观念与认识、专业人才与技能、产品品类与质量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提高对农产品"社区直供"的认识,有助于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从而实现农民和消费者共赢。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南村的北京京西礼临辉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实践中探索出组织农民采摘、加工、销售原沟中原生植物嫩芽的方法,即原沟经济模式,不仅没有改变原沟中的植物现状,避免了水土流失,而且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了保证原沟经济模式的发展,不但需要成立农民合作社,而且需要改善山区交通条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简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及质量安全现状;基于全程系统管控视角,提出大力推进标准化、加强执法监管、强化品牌建设、健全检测体系等管理措施,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于2015年12月24日第一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是农村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借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利于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深化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从乡村系统规划、人才储备、资金投入、教育四个方面入手,对农业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