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巴蜂(Apiskoschevnikovi)考察匡邦郁,周天一,谭垦(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昆明1650201)(马来西亚广生园蜂业,吉隆坡)1995年5月15~29日,应马来西亚广生园蜂业的邀请,前往马来西亚进行蜂业考察,此间,曾在沙巴州农业...  相似文献   

2.
“热带蜜蜂与环境国际会议”侧记杨冠煌由国际蜜蜂协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马来西亚农业部、马来西亚农业大学蜜蜂研究与发展室、亚洲蜜蜂协作网等共同组织的“热带蜜蜂与环境国际会议”于3月11日至15日在马来西亚吉丁州的柏都湖渡假村召开。来自非洲、美洲、...  相似文献   

3.
蜂业简讯     
△国际发展中心(IDRC)和马来西亚蜜蜂研究和发展室共同召开的“亚州热带地区蜜蜂和蜂群饲养的研究和发展优先项目”研讨会于8月3~6日在马来西亚帕坦纳(Pertanian)大学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中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大蜂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 2000,通称“大蜂螨”)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2000年重新命名之前,它一直被称为雅氏瓦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1904)。2000年初,澳大利亚安德森(Denis L.Anderson)对采集自亚洲各地东方蜜蜂(蜂螨原始寄主)和世界各地西方蜜蜂的大量大蜂螨样本进行线粒体(mtDNA)测序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原被归入雅氏瓦螨的东方蜜蜂寄生螨,应划分为2个种,一个是新界定的雅氏瓦螨,主要分布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已发现9个基因型;另一个是新定名的狄斯瓦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方蜜蜂和世界各地的西方蜜蜂,已发现11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沙巴蜂     
1988年2月,在马来西亚珀坦尼安大学举行的讨论东方蜜蜂饲养技术的会议上,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工作的两位加拿大养蜂专家K.P.马修和S.马修,报道当地有一个蜜蜂新种,他们给它定名为Apis sabahana。这种蜜蜂与东方蜜蜂相似,但比东方蜜蜂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亚洲蜜蜂保护的科学意义,本文从亚洲蜜蜂、民族药源植物和野生蜂蜜三个方面综述了马来西亚的养蜂资源,涉及到东方蜜蜂、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蜂和绿努蜂等5种亚洲蜜蜂物种,用来制备生物碱的樟脑科植物等至少184种民族药源植物,以及大甘巴豆蜂蜜等多种野生蜂蜜所具有的药理学作用。这表明马来西亚具有珍贵的养蜂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禽》2007,29(6):27-27
近日,马来西亚兽医局致函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局称,经过2006年12月马来西亚兽医代表团对山东出口禽肉卫生控制及禽流感防控等的考察,马来西亚兽医局批准山东凤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东尽美食品有限公司恢复向马来西亚出口冷冻生鸡肉。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7日~1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帕丁尼农业大学举行了“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提高东方蜜蜂(Apis cerana)饲养状态研讨会”这次会议得到加拿大国际开发机构的资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开发和研究中心的支持。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中国、印度、  相似文献   

9.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9.004),来自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的Me Kying Ong等人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对番木瓜果实贮藏期气孔交换、果实成熟、表皮特性和防御相关酶等有关的生理变化的影响。番木瓜果实放置于不同浓度(0,1.5,2.5,3.5和5.0μL/L)臭氧下熏蒸96个小时,之后置入(25±3)℃、(70±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天。  相似文献   

10.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6,57(4):49-49
澳大利亚的花粉问题;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防治蜂病新药;让蜂螨远离澳大利亚;蜜蜂的大脑;马来西亚蜂蜜需求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8,59(2):50-50
最近,马来西亚婆罗洲发现一种能侵害蜜蜂的寄生蝇,这种寄生蝇可能遍布很多国家。1974年《奥地利蜜蜂杂志》就曾报道过眼蝇,但忽视了它可能成为蜜蜂新的寄生虫。眼蝇有六种,其中两种Physocephala属眼  相似文献   

12.
1993 -1 994年间 ,受中国农业科学院暨蜜蜂研究所的派遣 ,笔者作为蜂产品专家 ,赴马来西亚参加中国农科院与马来西亚光兴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中光公司的工作。任公司经营部经理兼英文翻译。在马来西亚工作期间 ,笔者了解到当地蜂业科研、生产销售、商家营销模式等情况。在此 ,笔者试图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希望对目前风起云涌的我国蜂产品销售业同仁有一些启示。当时的马来西亚 ,无愧于“亚洲四小龙”之一。对其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经济势头 ,无须看官方公布的数字 ,只消看劳动力就业状况 ,就可管中窥豹。众所周知 ,凡经济萧条 ,必然就业率低 …  相似文献   

13.
103/86 马来西亚杨桃(Averrhoa carambola)的授粉与座果 [马来西亚] PHOON.A.C.G. 杨桃花是两型花柱(针式型花和线式型花,是不同株的)。在马来西亚的塞尔丹(Serdang)其传粉昆虫有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无刺蜂(Trigon thoracica),在早晨两种蜂访针式型花,其余时间访线式型花。两种花型的树其自然授粉水平都较高,  相似文献   

14.
《蜜蜂杂志》2009,(7):46-46
福建省大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对农业、教育、进出口贸易、环境污染治理等产业的投资和开发。2005年,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与当地的KTS集团合资成立了SUMMER PACIFICSDN.BHD.夏日太平洋(马来西亚)蜂业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民都鲁地区发展养蜂产业。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蜜源植物丰富,丰富的资源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公司现面向全国诚招熟练养蜂人员。  相似文献   

15.
《猪业科学》2011,28(6)
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马来西亚将为本土猪植入无线射频识别晶片(RFID),以防止非法屠宰与销售不安全的猪肉。该措施的出台,回应了问题猪肉事件,据马来西亚猪肉销售协会透露,马来西亚非法屠宰场宰杀了染病猪,不卫生的猪肉随后流入了全国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由十个地域相近的国家组成的经济政治组织,其成员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和越南。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新的动物及动物与人共患病简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立百病(Nipah),有的又译为“立帕病”、“尼帕病”、“尼巴病”。因该病有明显的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并突然死亡,该病的发源国——马来西亚政府又将本病命名为“猪呼吸与脑炎综合症”。该病最早发生于马来西亚(1997),当时,几名猪场工人发病,并有1人死亡,症状与日本脑炎患者相似,因而最初怀疑为日本脑炎病。到1998年9月底,疫情已蔓延到森美兰州、雪半莪州、马六甲州、吡呖州、沙巴州等地,300多人感染发病,150多人死亡,邻国新加坡也因进口马来西亚的猪而于1999年3月发现4个屠宰场的8名工人染上此病,死亡1人。到1999…  相似文献   

18.
短尾猴(Macacaarcfoides)过去分布在整个印度支那和泰国,向北至印度东北部和中国南部.该种的分布南界通常认为是位于泰国-马来西亚边境一带.有人曾报导,马来西亚北郊出现过短尾猴,但20年来尚未被证实.1992年6月29日,马来西亚学者Sharma在马来西亚玻璃市马塔亚逸森林保护区,距泰-马边界约500m处发现2只短尾猴.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树上,离地约7m高,彼此距离约12m.估计至少有8只个体.15分钟后,在30m远处发现了大概是同一类群的另2只个体.它们以木奶果(Baccaureakunstleri)成熟果实为食,仅吃种子,果皮被抛弃.短尾猴一年中会在某个特定时期从…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的人和猪致死性脑炎由一种新病毒所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春在马来西亚暴发一种以脑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在感染猪群和与猪接触的人中流行,传播迅速,很快蔓延到马来西亚一半以上的地区,引致许多人及猪死亡,举世瞩目。经诊断,该病的病原并非最初认为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而是由一种未曾报道过的新病毒所致,命名为宜麦(Nipah)病毒,宜麦是马来西亚森美兰(NegeriSembilan)州的一个村庄地名,从该地的患者分离到该病毒,故而得名。宜麦病(Nipahdisease)引致人死亡,归因于猪的宜麦病毒感染。回溯性调查表明,该病实际上在1997年即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日,马来西亚农业与农基工业部长慕斯达法说,马来西亚是首个使用无线电频识别器(RFID)来记录牲畜数据的国家。他说,在第一阶段,农业部将为8万头牛装置能与上述识别器“联机”的芯片。兽医局将拨出5亿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人民币2元)作为使用这项科技的开销。“一旦实验成功,我们会为其他牲畜装置芯片,包括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