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旺珍  易成新 《作物学报》1999,25(2):145-149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陆地棉三体(Ftr-6)的发现,并对其形态,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其与一套易位系杂交F1花粉母期细胞染色体构型的细胞学检测,证明Ftr-6可能是第19染色体的三体。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三体(Ftr-2,Ftr-4,Ftr-5),两个四体(Ftr-4,Fet-5)成熟胚囊结构的胚胎学观察以及秕子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胚囊败育,但不贩材料胚囊败育时期不同,Ftr-2和Ftr-5胚囊败育主要发生在双核胚胚囊期以前,Ftr-4,Ftr-5,Fte-4各时期都有一定的败育率,胚囊败育是造成Ftr-2和Ftr-5雌配子传递率低的主要原因,Ftr-4雌配子传递率低是胚  相似文献   

3.
对3个三体(Ftr-2,Ftr-4和Ftr-5),两个四体(Fte-4和Fet-5)成熟胚囊结构的胚胎学观察以及秕子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胚囊败育,但不同的材料胚囊败育时期不同,Ftr-2和Ftr-5胚囊败育主要发生在双核胚囊期以前,Ftr-4,Ftr-5和Fte-4各时期都有一定的败育率。胚囊败育是造成Ftr-2和Ftr-5雌配子传递率低的主要原因,Ftr-4雌配子传递率低是胚囊败育和幼胚败育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对5个陆地棉三体的起源、形态及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辐射造成染色体提早解离和染色体不分离是形成三体的细胞学基础。对5个三体的细胞学分析表明:Ftr-2是次级三体,Ftr-4可能是三级三体,Ftr-1,Ftr-3和Ftr-5是初级三体。它们减数分裂时形成三价体的频率为0~41.67%。Ftr-2和Ftr-5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可以根据形态对其进行准确鉴定。通过对Ftr-5与易位系杂交后代三体株的细胞学研究表明:Ftr-5的额外染色体不是A染色体亚组中的第1、3、6、8、10、11、12和13染色体,也不是D染色体亚组中的第14、15、16、19、23和24染色体。三体中其它染色体的易位会降低三体中三价体形成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戚存扣  仲裕泉 《作物学报》1995,21(6):717-722
从甘蓝型油菜品种“3-63-4-5-1”与埃塞俄比亚芥品种“Dodolla”杂种F1植株开放受粉获得的F2群体中筛选出一株半不育、矮杆、甘蓝型油菜类型植株,经连续4个世代自交、分离鉴定出一个二体附加系“92I1096”。细胞学观察结果,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2n=40,比其母本甘蓝型油菜(2n=38)多两条额外染色体。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中期(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0.47I+19.77Ⅱ,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陆地棉三体(Ftr-6)的发现,并对其形态,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其与一套易位系杂交F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构型的细胞学检测,证明Ftr-6可能是第19染色体的三体。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在谷子初级三体的群体中发现了四体Ⅳ、 四体Ⅷ、 和四体Ⅸ。 运用细胞学方 法 对三种四体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 其染色体数均为2n+2=20。 四体的两个额外染色体与 其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形成四价体的稳定结构。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有四种形式, 其中 以8Ⅱ+2Ⅱ形式最多, 在后期容易形成2/2均衡分离。 四体Ⅷ、 四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作母本,与中2、中5及中1001等八倍体小偃麦杂交,获得的杂种F1植株除4D缺体×中5育性极低外,其余组合略低于普通小麦×八倍体小偃麦的自交结实率。杂种F1体细胞2n=48。4D缺体×中2的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的平均构型为18.81(15-22)Ⅱ+0.57(0-3)Ⅲ+0.11(0-2)Ⅳ+8.23(6-10)Ⅰ。观察结果同时表明:(1)单价体的分布在每个PMC中以8为众数;(2)单价体之中的两个在多数的PNCs中能形成次级联合配对,说明4D与4E染色体具有部分同源关系;(3)杂种F1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多价体的出现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中E染色体组具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陶文静  刘金元 《作物学报》1999,25(6):657-662
用小麦族7个部分同源群的40个RFLP探针对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附加系进行分析,在证的有细胞学鉴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供了纤毛鹅观草染色体部分同源群的分子证据。即96K025、96K026中添 对纤毛鹅观草染色体B属于第2部分同源群;96K012、96K013中添加的一对染色体E属于第5部分同源群。对以上株系的衍生株系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B、E在后代中可稳定传递。96K030中添加的一对染色体D与  相似文献   

10.
李逸平  李万几 《作物学报》1994,20(5):528-535,T003
采用幼胚培养技术,获得了栽培大麦与纤毛鹅观草之间的属间杂种。研究了杂种F1,F2和BC1的形态和细胞学特点。结果表明:杂种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不同生育阶段其主要特征分别倾向双亲这定。在结实率和主要经济性状上F2和BC1较F1有相当大的提高,但生育期进不大。根尖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构型分析表明:F1,F2和BC1均为混倍全。F1平均染色体数为22.14条,其中以28条染色体的细胞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三个棉属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属3个种间杂种TM-1×石系亚1号、TM-1×辣根棉和TM-1×瑟伯氏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杂种多数花粉母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13Ⅱ+13Ⅰ。二价体联会成环状、棒状或V型。TM-1×辣根棉杂种的二价体联会较紧密。杂种除正常的染色体组AA和DD联会外,还发生AD联会及出现多价体。中期Ⅰ单价体大部分分散于赤道板两侧,并较早移向两级。个别二价体也不排列在赤道板上。二价体向两极移动时常形成染色体"桥",使这些染色体移动速度减慢,导致细胞分裂不同步。此外,在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中都能看到落后染色体、远离大多数染色体的零星染色体、孤立的染色体群等现象。后期Ⅱ的花粉母细胞可形成较多的核仁。在四分孢子期,3个种间杂种既产生四分体,也形成二、三、五、六乃至十分体。TM-1×石系亚1号、×辣根棉、×瑟伯氏棉杂种的四分体数分别为70.2%、63.1%和35.1%。  相似文献   

12.
对棉属 A、D、G三个染色体组合成的三元杂种 [陆地棉× (亚洲棉×比克氏棉 ) ]及反交和回交后代 ,四元杂种 [(亚洲棉×比克氏棉 )× (陆地棉×夏威夷棉 ) ]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杂种 F1以及回交后代 BC4 F1分离出的不育株、四元杂种 F1不育的主要原因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主要表现为 :大部分染色体为单价体 ,仅有少量配对成二价体 ,后期 两极分配不均匀 ,出现多极分离现象 ,并有落后染色体出现。末期出现大量多分孢子和不正常的四分孢子 ,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三元杂种回交后代 BC4 F1中的部分可育型 ,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大部分染色体都能联会配对 ,仅个别为单价体 ,因而形成的花粉粒仅部分正常。 BC4 F1的可育型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配对正常 ,表明育性恢复 ,结实正常。此外 ,四元杂种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在后期 形成了染色体“桥”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丰抗13缺体系和双单体系研究孙荣锦杨之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北京100081)1丰抗13缺体系小麦染色体组成是2n=6x=42,小麦缺体是2n-2=40,即缺少了某对染色体的单株,称缺体株。它的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是20″即20个二价体...  相似文献   

14.
卫云宗 《小麦研究》1996,17(2):29-31
印度六倍体小麦品种Pb,C591的染色体3A携带一个叶绿素合成基因。在本试验中,研究了Pb,C591单体3A(母本)与Kundan,Oligo和Rht-8(父本)之间组合绿苗和白化苗的F2分离情况。在Oligo和Rht-8中有两个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单体和端体细胞学行为与鉴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陆地棉单体和端体的细胞学鉴定时的染色体构型表现及其鉴定技术方法,并就陆地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的取样、染色体制片和两种细胞学材料的传递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将λDNA导入中国春小麦,对其后代D1,D2代的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对形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跟踪统计。D1、D2代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出现了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D1代PMC减数分裂变异率为25.54%,但未发现明显的形态性状变异。D2代PMC减数分裂变异率为24.05%,与D1代相比,D2代的PMC减数分裂变异开始分化,观察的出现PMC减数分裂变异的30个单株中变异幅度为9.04%~57.14%。D2代群体形态性状发生了丰富的变异,在株高、茎秆硬度、穗长、穗粒数等方面出现了变异,并且出现了茎秆坚硬、穗长增长、穗粒数增多的优良个体。  相似文献   

17.
高梁同源四倍体及其杂交处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源四倍体高梁品系和杂交种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其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均有特异性。具体表现在前期I有3.94%的PMC中存在多个核仁,其中以双核仁形式出现的频率最高;终变期-中期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构型,可观察到同染色体四种组成形式,后期I出现大量落后染色体,其中以单价体提前分离造成的染色体落后较为常见,单价染色体落后较少;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核外染色体;中期Ⅱ发现有部分染色体不排列于赤道板上;后期  相似文献   

18.
特异同源三倍体水稻材料SAR-3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特异同源三倍体水稻材料SAR-3中15个株系为研究材料, 对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特别是染色体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同源三倍体SAR-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 后期Ⅰ染色体分离遵守随机分配规律, 但有一定比例整倍性二分体出现; 后期Ⅰ、后期Ⅱ染色体落后是形成单倍性  相似文献   

19.
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陈孝  钱幼婷 《作物学报》1998,24(1):16-20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6组染色体长臂上。这两个基因都呈显著遗传性。α-Amy-X2控制形成二条α-淀粉酶2特异酶带,可认为是7Ai-1长臂的生化标记,经BYDV抗性和α-淀粉酶2遗传分析,推断这两个  相似文献   

20.
八倍体小偃麦是由偃麦草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后人工选育的新物种,它保留了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和染色体工程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种的衍生后代HBOT09035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种质材料HBOT09035整齐度好,株型紧凑,植株较矮,穗长较短,结实性稍低,分蘖能力较好;细胞学鉴定表明,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 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 I)不存在单价体或多价体,基本为环状二价体,染色体构型为2 n=21Ⅱ,减数分裂后期I(PMCA I)不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现象,分离正常;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HBOT 09035对白粉病有较高的抗性。种质材料HBOT09035在遗传上已经稳定,并且高抗白粉病,可以作为抗小麦白粉病育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