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孢虫杀     
【主要成分】阿苯达唑。【性状】本品为类白色粉末。【药理作用】本品通过与线虫的微管蛋白结合发挥作用,与β-微管蛋白结合后,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装成微管,微管是许多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从本实验室已有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α-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其cDNA,全长为1602 bp,包含13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9.78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α-微管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第142~148位有特异且保守的GTP核苷酸结合位点(GGGTGSG)。对刺激隐核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间日疟原虫(Trypanosoma vivax)、丹氏锥虫(Trypanosoma danilewskyi)、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尾刺耐格里原虫(Naegleria gruberi)、眼虫(Euglena gracilis)等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4%~95%,且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α-微管蛋白基因在刺激隐核虫3个生活史阶段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纤毛虫时期显著高于包囊和滋养体时期(P0.05)。我们进一步构建了α-微管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和Ro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0 kD,与预测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诱导表达α-微管蛋白。本实验结果为后续制备α-微管蛋白有效亚单位疫苗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昆虫方面研究提示自噬在病毒侵染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虾类自噬研究报道极少,了解虾类细胞自噬将为虾病害免疫研究开辟新的思路。自噬相关蛋白LC3是自噬过程的标志性蛋白,存在于自噬体膜上,前期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红螯光壳螯虾自噬相关蛋白LC3(CqLC3)和微管蛋白α-tubulin (Cqα-tubulin)具有互作关系。为深入揭示红螯光壳螯虾细胞自噬体的运输途径,本实验通过体外重组构建了蛋白表达载体pET-HISCqLC3和pET-GST-Cqα-tubulin,并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法分别纯化获得HIS和GST融合表达蛋白HIS-CqLC3和GST-Cqα-tubulin,利用GST pull-down实验验证发现,CqLC3与Cqα-tubulin存在相互作用。微管抑制剂长春新碱解聚微管后,利用MDC染色法检测自噬体发现,红螯光壳螯虾细胞微管解聚破坏后自噬体积累增多,细胞不能正常完成自噬反应,因此可知,红螯光壳螯虾细胞自噬体可通过CqLC3与微管相互作用,微管在红螯光壳螯虾细胞自噬过程中对自噬体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次揭示了虾类细胞自噬反应中自噬体的运输途径,研究结果为虾类细胞自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仿刺参α-微管蛋白(α-tubulin)基因的序列及结构信息,初步研究该基因在仿刺参肠道再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挖掘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得到仿刺参α-tubulin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结果表明,仿刺参α-tubulin基因c DNA全长为1641 bp,共编码453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的5'端非编码区为153 bp,3'端非编码区为126 bp,推算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0.33 ku,等电点为4.89,属于亲水性非跨膜蛋白质,且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微管蛋白特有的信号序列GGGTGSG。通过与13种已公布物种的α-tubulin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仿刺参α-tubuli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的α-tubulin蛋白序列具有非常高的保守性,与南极岩斑鳕α-tubulin相似性高达90%。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α-tubulin基因在仿刺参肠组织再生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tubulin基因在仿刺参肠组织再生不同时期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肠组织再生17 d时最高,5 d时最低。本研究在获得仿刺参α-tubulin基因结构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印证了真核生物α-tubulin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同时表明α-tubulin基因参与仿刺参肠道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6,(6):80-80
本品是我公司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经农业部渔用药品临床试验单位(上海水产大学)临床验证,本品对细菌的细胞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或破坏作用,可作为鱼用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同时可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能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如韩国、日本已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本品为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最佳药物。【主要成份】(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性状】棕色、粘稠状液体。【适应症】①本品可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如鱼类的烂鳃病、肠炎、赤皮、竖鳞、败血溃疡综合症;虾类的红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2,(4):63-63
酶蛋白(MDS-5000)是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饲料原料,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维生素、酶和未知促生长因子。通过发酵可将一些相对低值的饲料原料转化成菌体蛋白,提高原料的消化吸收率和适口性,是一种物美价廉,很有前景的饲料原料。【实验时间】:2001年12月10日~2002年3月5日【实验目的】:通过MDS-5000在鲤鱼饲料中添加量分别为3%、6%和9%,并分别减少鱼粉用量3%和6%,使用“活力2001”预混料,在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养殖效果的差异。【实验地点】:汉宝集团生…  相似文献   

7.
孢虫散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成、凉。【功能】杀虫,止血。【主治】鱼类孢子虫病及其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肠炎、赤皮、竖鳞、旋转等病。  相似文献   

8.
孢虫散     
【主要成分】百部、绵马贯众、樟脑、苦参、食盐等。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味苦、微涩、成、凉。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2015年第1期)(三)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溶液◇【兽药名称】通用名:苯扎溴铵溶液汉语拼音:Benzhaxiu’an Rongye英文名:Benzalkonium Bromide Solution本品主要成分:苯扎溴铵,溴化二甲基苄基烃铵。【药理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00,299(10)
【作用与用途】本品系新型ClO2制品,且采用特殊增效剂及稳定剂等有关载体处理,使用时无需采用活化剂进行活化,避免常规ClO2的使用不便性,应用成本极低。可迅速抑灭养殖水体各种致病菌及病毒。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河蟹、虾类、鳗鱼、鳖及普通淡水鱼传染性疾病,同时本品无刺激性,不损伤水生生物,不破坏水色,且能改善水质。 【用法及用量】外用,全池泼洒。 ①预防:疾病流行季节,每15-20天泼洒本品1次,其用量为0.5ppm。 ②治病:疾病发生后,连续泼洒本品 2次,每次用量为 0.7-1.0ppm即可。 注意:本…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2,(12):70-71
【实验时间】:2002年7月16日~2002年8月28日。【实验目的】:通过MDS-5000在鲤鱼饲料中不同比例代替鱼粉,在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养殖效果的差异。【实验地点】:汉宝集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养殖试验室。【实验对象】:规格100克左右的鲤鱼种。【实验材料】:1.锥形养殖桶12个;2.试验鲤鱼180尾;3.试验饲料4种,每种10千克。【实验方案】:一、试验准备时间15天,2002年7月16日开始正式试验。1.试验设计(见表1)表1设计分组2.锥形养殖桶的选择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02,(7):62-63
【实验时间】:2002年4月9日~2002年6月1日【实验目的】:通过MDS-5000和贝克肉骨粉在鲤鱼饲料中分别代替鱼粉用量的25%;MDS-5000在鲤鱼饲料中代替鱼粉用量的40%,在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试验养殖效果的差异。【实验地点】:汉宝集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养殖试验室【实验对象】:规格100克左右的鲤鱼种【实验材料】:锥形养殖桶15个;试验鲤鱼225尾;试验饲料5种,每种10千克;圆饭盒15个。【实验方案】:一、实验准备:1.试验设计:2.饲料的准备:按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
梁伟兴  王嘉  谭北平  迟淑艳 《水产学报》2022,46(10):1969-1979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鱼粉含量40%为对照组(MBM0),在饲料中添加2%、4%、8%和12%的MBM,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5%(MBM5)、10%(MBM10)、20%(MBM20)和30%(MBM30),配制 5 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石斑鱼(初重为28.85±0.04g)8周。【结果】结果表明:各组石斑鱼存活率均为100%;各替代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替代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各组间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替代组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肠道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10%、20%和30%替代组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20%、30%替代组和对照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5%替代组(P<0.05),30%替代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5%替代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当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为40%时,MBM可替代30%的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降低石斑鱼血脂水平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意义】本研究证实了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在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使用的可行性,对节省石斑鱼饲料鱼粉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大连1号"杂交鲍 【品种来源】利用皱纹盘鲍日本岩手群体和大连群体杂交形成的杂交种。 【审定编号】GS-02-003-2004。 【审定情况】2004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17β—雌二醇对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邴欣 《水产学报》2004,28(3):236-240
采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的方法诱导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注射浓度为0.05mg·g-1BW,诱导2周后取尾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进行血浆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卵黄原蛋白特性基团磷、脂和糖蛋白的染色,确定了卵黄原蛋白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定性卵黄原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电泳结果表明,在0.05mg·g-1BW的注射浓度下,2周后17β-雌二醇诱导了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并通过ELISA检测卵黄原蛋白的平均含量为690.2ng·mL-1,与对照组雄性金鱼平均含量为10.7ng·mL-1的差异极显著(P<0.01),比雌性对照组检出量285.5ng·mL-1高1倍多;17β-雌二醇诱导组雄鱼血浆钙离子和血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6,(11):82-84
正(上接2016年第10期)三、国家标准渔药中的中草药(一)单方与饮片绵马贯众【兽药名称】通用名:绵马贯众汉语拼音:Mianmaguanzhong饮片【炮制】拣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既得。【功能】清热解毒,止血,驱虫。【主治】鱼毛细线虫病,绦虫病,出血。【用法与用量】鱼,每1kg体重,3g~6g,拌饵投喂。槟榔【兽药名称】通用名:槟榔  相似文献   

17.
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了一株大菱鲆致病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R1和其他7株弧菌的外膜蛋白。通过SDS-PAGE图谱分析比较了这8株弧菌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8株弧菌的外膜蛋白电泳一般可得到6-12条条带,其分子量多集中在65-106 kD和28-48 kD,其中36 kD的蛋白带为8株弧菌所共有。用兔抗SR1全菌血清进行Western-blot印迹显示,菌株SR1的外膜蛋白条带中有6条发生了阳性反应,其分子量分别为73 kD、48 kD4、5 kD3、9 kD、36 kD和32 kD。而其他7株弧菌的外膜蛋白与兔抗SR1血清也发生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这些阳性反应条带的分子量集中在65-73 kD、45-48 kD和36-41 kD之间,其中36 kD的外膜蛋白在8株弧菌中均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说明36 kD的外膜蛋白是这8株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8.
◎山青五黄散【兽药名称】通用名:山青五黄散汉语拼音:ShanqingWuhuangSan【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理气活血。主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与败血症。【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lkg体重,鱼,2.5g(按5%投饵量计,每lkg饲料用本品50.Og),连用5日。【不良反应】尚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2,(3):63
<正>研究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2,S.suis2)野毒株05ZYH33的srtBCD菌毛岛菌毛亚蛋白SSU2100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通过PCR扩增出SSU2100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入E.coli BL21感受态中表达,亲和层析  相似文献   

20.
将扩增得到的三疣梭子蟹LGBP基因开放阅读框与表达载体pET-22b(+)连接,转化E.coil BL21(DE3)plysE后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发现诱导组比空载体和未诱导组多出一条分子量约为41 ku的表达产物,与预测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重组质粒在不同IPTG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0.4 mmol/L IPTG和30 ℃诱导能有效减少菌体蛋白的本底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连续免疫小鼠,4周后得到抗血清,经Western-blotting检测,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微生物结合实验表明,重组表达的pET-LGBP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其与丹麦啤酒酵母、巨大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大肠杆菌等均有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