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流感分子流行病学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流感是世界性流行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之一,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时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它的免疫机制主要为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滴鼻和肌肉注射都能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当前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1N1、H1N2和H3N2,常用的疫苗都是灭活苗。因为猪流感病毒亚型较多、抗原易发生变异和可在种间传播,给流感疾病的预防乃至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多挑战。核酸疫苗、合成肽苗和基因工程苗的研究为猪流感的预防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猪流感的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流感是世界性流行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之一,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时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其免疫机制主要为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滴鼻和肌肉注射都能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当前流行的SIV亚型主要为H1N1、H1N2和H3N2,常用的疫苗都是灭活苗。因为SIV亚型较多、抗原易发生变异并可在种间传播,给流感疾病的预防乃至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多挑战。核酸疫苗、抗原肽苗和基因工程苗的研究为猪流感的预防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猪患上免疫抑制病后会表现为功能异常,其实质是生猪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引起生猪机体发生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以及对其它生猪疫病的高度易感,给我们的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常见的生猪传染性免疫抑制病有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Ⅱ型、猪瘟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9):139-144
猪流感病毒能够跨越物种传播并广泛流行,对人畜健康与社会经济危害严重,因此防控该病毒的发生和流行意义重大。在防控方法中效果最明显,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是用猪流感疫苗免疫。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猪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猪群中猪流感的发病率和猪作为人-禽流感储存宿主引起流感跨种传播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猪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的种类、制作方法和免疫效果,为今后猪流感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免疫系统是动物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免疫应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异常的免疫应答会对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关于禽类异常免疫应答的综述性文章较少,本文从禽类的免疫系统组成,异常的免疫应答类型以及常见的禽类免疫异常疾病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猪流感(SI)疫苗的研究现状。从激发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交叉保护以及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和区分野毒感染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常规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找到最佳控制猪流感的疫苗及免疫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猪流感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群发性猪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的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学意义.随着我国养猪业不断发展,养猪量、人员流动,应激等因素加大,SI在我国各地猪场中普遍存在,由于死亡率较低,往往不能引起养猪业者的重视.SIV亚型较多、抗原易发生变异并可在种间传播,还可引起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降低母猪的生产性能.同时,SI作为是猪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可以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使得猪对其他疫病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继发感染,猪只死亡率增加,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群发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及迅速康复,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治的群发性疾病之一。猪流感的爆发和流行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因猪流感能够感染人,其公共卫生意义重大,对猪流感分子生物学、变异和免疫机制的研究,将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猪流感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文章对猪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及病毒变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内猪群流感疫情甚为严重,大有大面积蔓延之势。东北地区,尤其是在冬季至早春时节,流行趋势最为明显。无论是从生猪养殖,还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重视猪流感疫病防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此展开论述:1流行特点猪流感发生情况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病毒毒株、猪生长日龄、机体免疫状态、生长环境、有无继发病及其继发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猪流感一年四级均可发生,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常见于早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国内外猪流感(SI)疫苗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系统地整合了相关的知识与信息,详尽地阐述了常规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免疫、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各自优缺点.希望能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猪流感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以期找到最佳的控制猪流感的疫苗及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猪呼吸道病原,发病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首选。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在人类和马中被应用并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免疫保护,但目前并无针对猪流感病毒的减毒活疫苗面市。我们曾经报道过的一株来源于SIVA/Sw/Saskatchewan/18789/02(H1N1)(SIV/Sk02)的弹性蛋白酶依赖的突变株SIV A/Sw/Sk-R345V(R345V),已在猪体内高度减毒。通过气管给猪免疫R345V两次,能介导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对抗原性不同的SIV感染提供高度的保护。试验评价了通过滴鼻这一更为实用的途径免疫R345V对SIV感染产生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研究数据显示,滴鼻免疫R345V减毒活疫苗2次,能刺激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产生强烈的抗原特异性IFN应答,并刺激血清和呼吸道粘膜产生抗体应答。滴鼻接种R345V活疫苗,为猪免受亲本野生病毒株及具有病原性的同源变异株A/Sw/Indiana/1726/88(H1N1)的感染提供完全保护,此外,还对猪免受异源亚型H3N2 SIV的感染提供不完全保护。因此,弹性蛋白酶依赖的突变株R345V可作为抗原性不同的猪流感病毒的活疫苗。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1.机体状况。机体的免疫应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接种疫苗以后,不同动物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强有弱。一般情况下,动物的免疫应答呈现正态分布的形式,大部分动物在疫苗免疫以后能够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也有少部分免疫应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猪呼吸道疾病.SIV不仅危害猪群,而且同时具有感染人和禽的潜力.因此,猪流感具有重要的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学意义,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流感暴发的有效措施和主动性战略,亦是切断"禽-猪-人"的种间传播链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经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猪流感病毒(SIV)多肽疫苗的可行性,选择STV主要结构蛋白血凝素(HA)的T、B抗原表位,将多个表位片段串联,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对串联表达的重组猪流感病毒蛋白SIV-ep1、SW-ep2、SIV-el2进行了小鼠免疫试验。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洗涤定量后,采用灌胃途径免疫6周龄KM小鼠,检测免疫小鼠抗体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发现三免后各免疫组血清IgG抗体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黏膜分泌型IgA抗体,所有免疫蛋白组与PBS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细胞免疫检测,所有免疫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猪流感病毒血凝抗体检测,SIV-ep1免疫组、SIV-ep2免疫组、SIV-ep1与LT蛋白免疫组抗SIVH1N1亚型HI效价达1:1024,SIV-el2蛋白免疫组HI效价达1:512。结果表明,猪流感病毒重组多表位抗原灌胃免疫小鼠,能产生理想的黏膜免疫抗体和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5.
<正>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是目前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在红、白细胞之间划有一条严格的颜色线,就是白细胞负责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红细胞仅在血液的气体运输中担负着呼吸功能和血液pH调节,没有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疫苗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正确了解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将有利于有效防止和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一、对疫苗免疫的认知不足 新城疫病毒一方面可使机体感染发病,另一方面可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新城疫疫苗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的基础。鸡抗新城疫病毒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局部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三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机能,对于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接种疫苗的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免疫应答程度都有差异,绝大多数的动物在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但有少数动物免疫应答能力差,在有强毒感染时,不能抵抗攻击而发病.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IBV十分容易发生变异,常导致免疫失败.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IBV的免疫应答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BV的免疫致病机理并为新型IBV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文从IBV免疫学分子结构、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和黏膜免疫四个方面对近年来IBV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为IB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各省份未免疫猪链球菌病疫苗和猪流感疫苗猪场的临床发病猪分离的4 661份猪血清作为检测对象,使用猪流感病毒(H1亚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链球菌2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猪流感病毒(H1N1)和猪链球菌2型(SS2)的抗体,将检测结果从时间、空间进行分析,以探究猪流感与猪链球菌感染的基本规律,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和指导。检测结果表明,初春4月左右是猪流感流行的季节,猪流感H1N1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5.19%;猪链球菌一般在7-11月流行,猪链球菌2型(SS2)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4.85%,双阳性的血清检出率在10-12月最高,双阳性的血清检出率最高的是湖南省。  相似文献   

20.
<正>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接种疫苗的生猪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都有差异,绝大多数生猪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由于个体差异,会有少数猪只应答能力差,在抽血进行免疫抗体测定时,测定水平较低,未能达到规定标准,有的甚至造成免疫失败。通过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