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职园艺专业师资培养质量评价方案的建立,是通过以评促教,多元评价,互促发展,实现园艺人才质量全面提高的基本质量保障。阐述师资质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中职园艺专业师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研究内容,为建立体现"三维立体"(科学文化维、专业维、教育维)、"三能并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师范技能)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对中职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专业特点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着重探讨了该专业课程改革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其实施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钟慧霞  张裘  陈俊 《现代园艺》2023,(15):196-199
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培养具有高技能园艺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分析了校企合作共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及校企合作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路径:“就业导向、产教融合”共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教、学、做”合一,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指引、课堂与企业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过程考核,综合评价,以人为本”的育人评价体系,以期为校企合作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艺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涉农专业。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十分关键。以江汉大学本科园艺专业为例,从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园艺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内容,构建合理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行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等,对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共建园艺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关系维持、学生创就业以及专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依据现有的办学条件,按照"校内基地教学化、校外基地生产化"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多种生产基地的建设模式,现就具体建设模式和运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革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新的培养模式,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中心,促进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实践教学改革为中心,促进实践技能和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以拓展素质教育为中心,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产、学、研、用结合为中心,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区域农林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农林类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院林学、园艺专业为试点,积极进行农林学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以实践技能为核心,构造专业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立实践创新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对林学、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农林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19,(23):186-188
以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质量保证实施过程入手,以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保障,产前、产中、产后等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项目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式紧密与生产一线连接,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融合在一起,开展更高层次和更高效的创业和创新活动,建立科学、务实、高效、操作性强的园艺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能力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园艺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老牌专业,随着现代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园艺专业课程体系需要相应地调整,以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更能面向市场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为保证园艺专业的持续新活力提供基础。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以及实践环节应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环环相扣、相互衔接,保证专业知识教授的连贯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园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园艺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对园艺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提出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针对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和地方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内容、授课和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核心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园艺专业人才的关键。根据种苗工程方向的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品种选育能力培养,对园艺专业种苗工程方向"专业综合实践"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初步确立了"以品种选育为中心,单项实践、综合实践和项目研究相结合,‘统’、‘分’结合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为特点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为园艺种苗工程方向专业核心能力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总结和研究,提出要构建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元化教学团队、建设专业课程和特色教材体系、构建层递式专业学习模块等建议,以利于园艺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冷凝 《现代园艺》2023,(8):181-183+186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从景观学理论阐述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该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基本概念、发展方向、方法、思维、理念、程序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通过加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社会观,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安排。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基于思政课程建设目标,构建“构思-设计-实现-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协同模式,明确就业导向的多维度评估方式,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5.
即将迈入“十四五”建设时期,如何培养承担乡村振兴重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农林人才,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是高等农林大学面临的重大任务与挑战。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园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践行了“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教学理念,可为其他农林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重点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训条件建设、开展融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方面探讨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7.
陈小丽 《花卉》2020,(8):282-283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中职教育机构主要的目标,将创业教育理念导入园艺专业建设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完善的中职园艺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素质能力,从长远角度来讲,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研究创业教育理念导入园艺专业建设中的策略,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从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矛盾入手,分析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多重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多样化之间的不吻合.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建设发展为背景,开展了"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按照以培养方案的分段式设置、第二课堂的分段式培养作为两个横向的面,以就业和深造作为两条纵向的线,...  相似文献   

19.
周艳  刘锴栋  莫雨杏 《现代园艺》2022,(7):170-171,174
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阐述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究课程思政教育在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列举融入园艺植物栽培学课堂的8类"思政"元素,并分析园艺植物栽培学融入"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探究园艺植物栽培学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园艺专业技能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园艺专业应用能力人才是新形势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技能培养是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园艺专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分析了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园艺专业走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从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园艺专业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