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各赛段步态特征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速度赛伊犁马专项运动性能的训练、调教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挑选18匹3岁身体状况良好的伊犁马并组织1 000 m速度赛,用高清摄像机拍摄马匹在起跑、直道、弯道、终点处的视频,并用Kinovea视频分析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取步态特征指标,分析不同赛段之间步态特征的差异性与各赛段步态特征与步速的相关性。【结果】 直道、弯道处的步频均极显著大于起跑、终点处(P<0.01),起跑处步频极显著大于终点处(P<0.01);终点、弯道处的后肢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处(P<0.01),直道处极显著大于起跑处(P<0.01);直道处的双支撑相步幅极显著大于弯道、终点处(P<0.01),起跑、弯道处的双支撑相步幅极显著大于终点处(P<0.01);弯道处的前肢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终点处(P<0.01),直道、终点处的前肢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处(P<0.01);弯道处的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终点处(P<0.01),直道、终点处的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处(P<0.01);弯道处的腾空期步幅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终点处(P<0.01),起跑、直道、终点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直道、弯道处的最大开张角度均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处(P<0.01),且弯道处显著大于直道处(P<0.05);弯道处的步速极显著大于起跑、直道、终点处(P<0.01),弯道处显著大于直道处(P<0.05)。除了终点处的后肢步幅与步速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P>0.05)以外,其余所有赛段的步态特征均与该赛段步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不同赛段下,马匹的步态特征均差异较大,各赛段步幅、步频等步态特征均与步速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高,可作为马匹训练调教、性能测定的相关参考指标,提升马匹的运动性能及该项赛事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障碍马80 cm高度越障性能,研究其静态肢体角度和4个阶段步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越障性能相关的肢体角度指标,为障碍马体型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20匹障碍马静态肢体角度和越障时步态特征。并借助Kinovea视频分析软件提取马匹静态肢体角度和四个时期步态特征数据,分析肢体角度和步态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在起跳阶段时,头俯仰角和后位后蹄支撑相关系数为0.495,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起跳位置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悬空阶段时,后球关节和前位后蹄摆动相相关系数为0.564**,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头俯仰角和跳跃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着陆阶段时,后飞节和前肢双支撑相呈显著正相关(P<0.05)。后球关节和前肢双支撑相相关系数为0.568,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缓冲阶段,前球关节和步频呈显著正相关(P<0.05)。股骨倾角和后位前蹄摆动相呈显著正相关(P<0.05)。膝关节和腾空期步幅呈显著正相关(P<0.05)。头俯仰角和前位前蹄摆动相相关系数为0.570**,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80 cm越障过程中,障碍马头俯仰角变异系数为14.59%对起跳阶段,悬空阶段、缓冲阶段有显著影响。髋骨倾角变异系数为20.22%对起跳阶段和着陆阶段有显著影响。后球关节角变异系数为3.83%对悬空阶段和着陆阶段有显著影响。头俯仰角、髋骨倾角、后球关节角等关节角度可作为重要的障碍马体型结构指标,用于评估马匹的越障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常态化赛事马匹3 600 m途程细分体尺与步态特征间关系。【方法】以2岁伊犁马为对象,选取3 600 m赛马15匹,测量基础体尺后拍摄标准照片与动态视频,测定线性体尺、关节角度及步态特征数据,分析细分体尺、关节角度与步态特征间相关性。【结果】体高与后肢步幅显著正相关(P<0.05),与双支撑相步幅显著负相关(P<0.05);与后位后蹄摆动相、腾空期显著正相关(P<0.05)。体长与后肢步幅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前肢步幅显著正相关(P<0.05)。胸围与后肢步幅、前肢步幅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前肢双支撑相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位前蹄支撑相和腾空期显著正相关(P<0.05),对角间隔期显著负相关(P<0.05)。管围与后位后蹄支撑相、后肢间隔期、前位后蹄支撑相、后位前蹄支撑相、前肢双支撑相、前位前蹄支撑相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步频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对角双支撑相显著正相关(P<0.05)。胸深与后肢步幅显著正相关(P<0.05)。肩胛骨长与腾空期步幅显著负相关(P<0.05)。肱骨长与后位后蹄摆动相显著正相关(P<0.05)。前臂长与双支撑相步幅显著负相关(P<0.05);与腾空期显著正相关(P<0.05)。后管长与后肢步幅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后肢间隔期、后位前蹄支撑相、前肢双支撑相显著正相关(P<0.05)。颈础角与双支撑相步幅显著正相关(P<0.05)。肘关节与对角间隔期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体高、体长、胸围、管围、颈础角、肘关节与3 600 m赛马步态特征关系密切,可作为3 600 m赛马选择的相关指标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赛道维护方式对伊犁马步态特征、比赛成绩的影响,为伊犁马选种选育和赛道维护提供依据。【方法】以8匹伊犁马公马为研究对象,设计1 600 m途程比赛。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伊犁马在不同赛道维护方式下直道、弯道、终点的步态特征的视频素材,终点计时系统记录马匹比赛成绩,分析不同赛道维护方式下伊犁马各赛段步态特征、比赛成绩的差异性。【结果】直道阶段,前肢双支撑相、前位前蹄支撑相压实组极显著低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1);步频压实组极显著高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1),耙地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双支撑相步幅、总步幅、最大开张角度压实组极显著高于耙地组(P<0.01),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弯道阶段,后位后蹄支撑相、后肢间隔期、前位后蹄支撑相、后位前蹄支撑相、对角双支撑相、前肢间隔期、前肢双支撑相、前位前蹄支撑相压实组均极显著低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1);腾空期、步频压实组极显著高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1);腾空期步幅压实组显著高于普通组步幅(P<0.05);最大开张角度压实组显著高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5)。终点阶段,后肢间隔期、前位后蹄支撑相、前肢双支撑相、前位前蹄支撑相压实组显著低于耙地组(P<0.05);步频压实组极显著高于耙地组(P<0.01),耙地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后肢步幅压实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双支撑相步幅压实组极显著高于耙地组(P<0.01),耙地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最大开张角度压实组显著高于耙地组和普通组(P<0.05)。【结论】压实组马匹步幅、步频较大,比赛成绩最好,赛道状况的差异会导致运动性能的差异。在选种选育,评价马匹运动性能过程中应考虑赛道状况,以提高个体选择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马的行为规律及变化过程,为马匹的选择、训练及健康评估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母马12匹,采集视频数据,记录马匹在各时间段摄食、静息、探究、修饰、排泄和其他等各种行为指标,比较分析各时段行为的差异性。【结果】 舍饲伊犁马在行为规律上全天时间摄食>静息>探究>其他>修饰,不同时段伊犁马行为时间分配上,咀嚼、伸展时间下午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早、晚时间段(P<0.01),卧息、站息时间晚上极显著大于早上、下午时间段(P<0.01),站立、警觉时间早上、下午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舔食时间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啃痒时间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下午时间段(P<0.01),频次指标中,咀嚼次数下午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显著大于早上时间段(P<0.05),舔食、摇头次数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卧息次数晚上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早上、下午时间段(P<0.01),警觉、站立次数早上、下午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啃痒、伸展早上时间段显著大于下午时间段(P<0.05),排便次数早上、下午、晚上各时间段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舍饲伊犁马全天中用于摄食的时间最长,其后依次是静息、探究、其他、修饰。咀嚼、舔食多集中在早上、下午各时间段;蹭痒多集中在早上时间段;卧息、站息、伸展多集中于晚上时间段;站立、警觉在白天各时间段均较集中;在嗅探、蹭痒、哈欠、刨地、抬蹄、排尿上没有发现差异,通过观察不同时段所表现的行为指标对马匹行为进行监测,可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马匹的管理提供客观参考指标,减少对马的伤害,防止恶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热身程度对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机体状态及运动性能的影响,为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赛前最佳热身程度条件的确立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选取10匹速度型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控制马匹心率稳定在70%~80% HRmax、60%~70% HRmax、50%~60% HRmax分别在10、5、3 min时间区间,共9个热身程度组内热身后进行1 000 m速度赛。并对各组热身程度热身后血气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9组热身程度中,Ⅱ组热身后血液Glu浓度极显著高于Ⅸ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Ⅵ组和Ⅷ组(P<0.05);Ⅱ组Hct,Hb浓度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Ⅵ组Cl-浓度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1),Ⅸ组Cl-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Ⅵ组和Ⅶ组Na+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Ⅵ组K+浓度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Ⅰ组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pO2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Ⅷ组(P<0.01),显著高于Ⅵ组和Ⅸ组(P<0.05);Ⅶ组TCO2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Ⅳ组TCO2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SO2极显著高于Ⅲ组、Ⅷ组和Ⅸ组(P<0.01);Ⅱ组pH值极显著高于Ⅴ组和Ⅸ组(P<0.01),显著高于Ⅷ组(P<0.05);Ⅶ组和Ⅸ组Lac浓度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Ⅴ组(P<0.05);Ⅰ组、Ⅱ组、Ⅵ组和Ⅶ组BE(ecf)浓度显著于高Ⅴ组(P<0.05)。【结论】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竞赛马匹在Ⅱ组热身程度下热身,马匹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水平较好,提升马匹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热身程度对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后各阶段血气指标的影响,为优化马匹热身方案、提高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后恢复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10匹速度型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最大心率70%~80%、60%~70%、50%~60%,热身10 min后进行1 000 m速度赛,对各组赛后各阶段马匹血气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中,在Ⅰ组热身程度下,赛后即刻Glu、Hct、Hb浓度均极显著高于赛前、赛后30 min、赛后60 min(P<0.01),Hct浓度于赛后30 min恢复至赛前水平;赛前、赛后30 min、赛后60 min pCO2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于赛后30 min恢复至赛前水平;赛后即刻pO2极显著高于赛后30 min、赛后60 min(P<0.01),显著高于赛前;赛前、赛后60 min TCO2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P<0.01);赛后30 min TCO2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赛前、赛后30 min、赛后60 min pH值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赛后即刻LAC浓度极显著高于赛前、赛后30 min、赛后60 min(P<0.01);赛后30 min LAC浓度极显著高于赛前、赛后60 min(P<0.01);赛后60 min LAC浓度显著高于赛前(P<0.05);赛前、赛后60 min BE(ecf)浓度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 BE(ecf)浓度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赛前、赛后60 min BE(b)浓度均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赛后30 min(P<0.01);赛后30 min BE(b)浓度极显著高于赛后即刻(P<0.01)。【结论】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竞赛马匹在最大心率50%~60%热身10 min,有助于赛后马匹肺通气功能的恢复,能够有效调节运动后血液酸碱平衡和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相同精饲料营养水平下,不同品种的1岁青年马匹血清中常规指标及肝脏、肾脏、糖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为青年马匹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试验选择临床健康的体重(217.44±21.35) kg相近的1岁伊犁马20匹,体重(215.86±18.42) kg相近的1岁哈萨克马20匹,体重(219.00±19.37) kg相近的1岁焉耆马16匹,体重(224.35±14.56) kg相近的1岁纯血马16匹,体重(227.98±21.49) kg相近的1岁杂交马(伊犁马 ♀×奥尔洛夫马 ♂)20匹,以品种为单位,分为5个组。在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基础,进行45 d补喂饲养,第45 d采集血液检测12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在5个不同品种1岁青年马匹之间,血清中常规指标总蛋白含量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白蛋白和尿素氮浓度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门冬氨酸基转移酶活力、尿酸浓度、肌酐浓度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 or P<0.05);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各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 or P<0.05),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各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5个不同品种1岁青年马匹血清中常规指标、肝脏、肾脏、糖及脂代谢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伊犁马赛前安静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研究马匹运动能力,为选择优秀运动性能马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4岁伊犁马22匹,进行3 600 m比赛,在赛前采集马匹静态心率变异性指标,将参赛伊犁马按照竞赛用时分为优秀组、中等组、普通组三组,进行不同运动性能赛前HRV差异性分析,分析各项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和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时域指标中,中等组pNN50显著高于优秀组(P<0.05);频域指标中HF、LFnu、HFnu优秀组显著优于中等组(P<0.05),极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LF/HF优秀组极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中等组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TP优秀组极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赛前伊犁马频域指标LF/HF与竞赛用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Fnu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5);HF、TP、HFnu与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参加3 600 m速度赛的马匹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且交感-副交感神经均衡调节的马匹竞赛成绩较好。通过对赛前静态HRV的分析能够有效的选择竞技状态良好的马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肢体角度对步态特征的影响,为速步赛马匹调教训练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8匹成年伊犁马为试验对象,组织速步训练赛,使用Kwon3D软件测定运动中步态特征及肢体角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中弯道步频显著高于直道(P<0.05),弯道前蹄高指数极显著高于直道(P<0.01),肩最小闭合角弯道极显著低于直道(P<0.01);弯道膝关节最大开张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飞节最大开张角与周期速度和后蹄步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肩最大开张角与前蹄步幅指数、步幅和步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球节最小闭合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直道后球节最大开张角与前蹄高指数和后蹄高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膝关节最小闭合角与步频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肘关节最小闭合角与前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运动中部分肢体角度与步态特征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在调教过程中可进行针对性肢体角度训练,用以提高其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参数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480只54周龄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 g/kg发酵饲料。试验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为56 d。【结果】 (1)在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升高4.56%(P<0.05)。(2)在蛋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蛋壳强度极显著提高了17.18%(P<0.01);蛋黄比例极显著提高了7.48%(P<0.01);蛋白比例极显著降低了3.69%(P<0.01);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4.90%(P<0.01)。(3)在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激素方面,试验组血清钙离子含量显著升高了11.99%(P<0.05);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分别显著升高了24.55%(P<0.05)和12.88%(P<0.05)。(4)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8.86%(P<0.05)和18.54%(P<0.05),肝脏高密度脂蛋白极显著升高17.69%(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饲粮中添加30 g/kg的发酵饲料,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以及蛋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游泳训练对马匹血液指标的的影响,分析马匹在不同训练阶段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伊犁马游泳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2匹伊犁马进行42 d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每隔14 d在训练后即刻采血,对所采血样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游泳训练天数的递增,马匹AST活性在第14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CK活性在第0和28 d均显著低于第42 d(P<0.05),第14 d极显著低于第42 d(P<0.01);PvO2第0 d显著低于第28 d(P<0.05);Hct和Hb第42 d均显著低于第0 d(P<0.05);不同时长的游泳训练中,CREA活性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UA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TG浓度在试验1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CK活性在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t和Hb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在陆地训练强度一致的情况下,对马匹进行游泳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肺活量,可以降低陆地训练对马匹肢蹄造成的损伤。游泳训练可成为伊犁马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