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的防效及其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该药剂防治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10×10 8活芽孢/g、15×10 8活芽孢/g和30×10 8活芽孢/g 3个不同活芽孢数量的可湿性粉剂,按照药种比1∶10播前种子处理,评价不同处理对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的防效以及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结果 3个处理均能降低立枯病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和死苗率,其中15×10 8活芽孢/g处理效果最好,防效达44.31%,死苗率显著低于对照;15×10 8和30×10 8活芽孢/g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其中15×10 8活芽孢/g处理防治效果高达70.71%;3个处理籽棉产量和铃重均有提高,其中15×10 8和30×10 8活芽孢/g处理的籽棉产量增产率分别达到20.1%和24.3%;各处理对衣分、籽指、单株铃数及纤维品质指标均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 枯草芽孢杆菌拌种处理能减少死苗率,降低棉田立枯病、黄萎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铃重和籽棉产量,对棉花的纤维品质也无不利影响。其中以15×10 8活芽孢/g处理防治病害效果最佳,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可用于防治棉花立枯病和黄萎病。  相似文献   

2.
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新疆棉田中筛选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为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实验室保存的多株生防细菌的抑菌能力,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的效果。对生防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yrA基因序列分别测序,通过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 7.0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生防细菌TWt34、HWt34对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立枯病和红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6.74%和78.43%;在平板对峙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和拟轮枝镰孢霉(Fusarium verticilliodes)的抑菌宽度分别为8.29和6.60 mm,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菌宽度分别为7.70 和13.15 mm,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6S rDNA与gyrA基因序列鉴定表明生防菌菌株TWt34、HWt34同属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结论】筛选出的2株莫海威芽孢杆菌TWt34、HWt34对棉花4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防治2种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立枯病和红腐病)。  相似文献   

3.
研究3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杀菌剂,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和防病效果。研究发现,80%乙蒜素乳油对棉花的促生效果最明显,对"10900"棉株可以显著提高株高,平均株高为92.13cm;对"10814"的株高、有效铃个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91.22cm、13.52个、22.45g;对"新海13号"的株高、铃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79.37cm、15.22个、29.33g;对"新海20号"铃数和籽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4.36个和63.03g。田间防效研究表明,3种杀菌剂在棉花枯萎病防治试验中,80%乙蒜素乳油防效最高,30%噁霉灵水剂防效低于80%乙蒜素乳油,1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防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效果,筛选出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方组合处理种子,为棉花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枯萎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细菌,含毒介质法对化学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相容性测定筛选出与生防细菌协同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评价盆栽试验防病效果。【结果】6种生防细菌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6.69%~79.5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XZ-33对其抑制率最好,为79.53%。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5.840 1、18.018 0、12.794 0 mg/L。KXZ-33与20 mg/L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容性最高为90.46%,活菌数为2.18×107 cfu/mL。KXZ-33与10 mg/L多菌灵在7 d防治效果最高为90.5%,28 d下降为27.0%;KXZ-33与10 mg/L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棉花枯萎病7 d防效为87.7%,28 d防病效果为43.7%。【结论】枯草芽孢杆菌KXZ-33种子处理与喷施50%甲基硫菌灵10 mg/L防治棉花枯萎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弥补生防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效不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 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 7 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 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 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 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 (EC50 为 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 为 26.35 mg/L)、乙蒜素(EC50 为 28.65 mg/L)、苦参碱(EC50 为 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 为 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 为 3.2×106 CFU/g。 筛选毒力较强的 4 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 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 58.8% 和 70.6%,田间防治 效果则达到 53.7% 和 61.3%。【结论】针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筛选出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两种抑菌效果最 佳的生物药剂,可作为化学防治方法的替代或有效补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枯草芽孢杆菌 Yz 菌株发酵原粉对棉花苗期病害的抑菌活性,并以活芽孢下降率、 棉花种子发芽率为指标筛选 Yz 菌株发酵原粉的丸化种衣剂配方。【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 Yz 菌株发酵原 粉对棉花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的抑菌活性;采用 L9(33)正交试验,测定不同助剂对 Yz 菌株发酵原粉活 芽孢下降率及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最佳丸化种衣剂配方。【结果】枯草芽孢杆菌 Yz 菌株发酵原粉 50 倍稀释液对棉花立枯病、棉花炭疽病和棉花红腐病的校正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10.07、15.54、8.96 mm,随原粉浓 度的降低,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最佳助剂分别为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结论】枯草芽 孢杆菌 Yz 菌株发酵原粉对棉花立枯病、棉花炭疽病和棉花红腐病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硅藻土、羧甲基纤维 素钠、木质素磺酸钠和 Yz 原粉的最佳组合比例为 3∶0.8∶0.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生防功能菌株的种类及其防治效果,为高效、安全防治烟叶霉烂病,提高烟叶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筛选能够明显抑制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生长的生防菌,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菌剂,研究其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15株生防菌株中筛选出4株对米根霉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其抑菌圈直径(抑菌效果)为0.94~3.03 cm,表现为YWF-17-0001(解淀粉芽孢杆菌)>YWF-17-0011(枯草芽孢杆菌)>YWF-17-0005(胶质芽孢杆菌)>YWF-17-0006(解淀粉芽孢杆菌)。其中,菌株YWF-17-000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03 cm。菌株YWF-17-0001室内喷施浓度为105 cfu/mL时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为95.14%,浓度为107 cfu/mL时的防治效果达100%;烟叶烘烤前用YWF-17-0001菌液1.5×105~1.5×106 cfu/mL喷施或浸泡烟柄,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方法】 选用萎锈灵和咯菌腈原药为主要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种衣剂配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力,采用室内发芽及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苗的安全性及促生作用;并于室内及田间进行防病、增产比较。【结果】 萎锈灵:咯菌腈为7.2∶1.0复配比的种衣剂抑菌及棉苗促生效果最佳,且优于市售种衣剂20%甲枯·福美双。经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验证发现7.2∶ 1.0复配比,防病及增产效果最好,其在室内对立枯病及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7.19%、88.30%,在田间对两病的防效分别为75.79%、66.3%,增产效果达到9.11%。【结论】 萎锈灵·咯菌腈种衣剂配方以7.2∶ 1.0复配最佳,该种衣剂有效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乙基多杀霉素SC、苏云金杆菌SC、阿维菌素WDG、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W、球孢白僵菌WDG 5种生物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农药。【方法】供试药剂设高、中、低3个剂量,与常用化学农药推荐剂量及空白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药后12 d,6%乙基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7.45%~98.89%,8000 IU/μL苏云金杆菌的防治效果为81.31%~91.68%,10%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为77.27%~90.6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治效果为79.62%~89.21%,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为75.62%~86.54%。【结论】乙基多杀霉素等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甚至更高,可替代化学农药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种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新疆薰衣草、玫瑰和葡萄籽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结果]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玫瑰和葡萄籽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3;的薰衣草和玫瑰精油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最好,其中3;薰衣草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抑菌5种菌的活性强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3;玫瑰精油为: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籽精油的抑菌效果相对其它两种精油较弱.[结论]薰衣草和玫瑰精油对上述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可作为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添加佐剂2-脱氧葡萄糖(2-DOG)的方法提高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mbj)菌株的生防效果。【方法】分别在PDA平板和水蜜桃上测定2-DOG对拮抗菌B.subtilis fmbj和病原菌桃软腐病菌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生长的影响及B.subtilis fmbj与不同浓度2-DOG协同作用对R.stolonifer的防治效果。【结果】平板试验表明,2-DOG浓度仅为0.3 mg•mL-1时,可完全抑制R.stolonifer的生长;而2-DOG高达20 mg•mL-1,B.subtilis fmbj依然存活,表现出对2-DOG有较高的耐受性。桃上接种试验发现,单独使用浓度为3.9×108 CFU/mL B.subtilis fmbj时,桃果实发病率为30%;4 mg•mL-1 2-DOG单独使用时桃果实发病率为35%;而当4 mg•mL-1 2-DOG和3.9×107 CFU/mL B.subtilis fmbj配合使用时,可完全抑制果实的腐败。【结论】拮抗菌B.subtilis fmbj和2-DOG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对桃果实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该研究结果为桃果实采后病害控制和保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六种生物农药防治加工番茄棉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种生物源农药对加工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更加适合番茄制品出口食品安全要求的高效农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六种生物源农药对加工番茄棉铃虫的防效差异.[结果]施药后第10 d,各药剂的防效分别为:48;多杀菌素悬浮剂93.28;、600×108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91.44;、16 000 IU/mgBT可湿性粉剂83.88;、0.3;印楝素乳油73.44;、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68.21;、0.36;苦参碱水剂43.89;,对照化学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为86.67;.[结论]48;多杀菌素悬浮剂、600×108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16 000 IU/mgBT可湿性粉剂、0.3;印楝素乳油、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5种生物源农药的防效较好,且更适合加工番茄产品出口的食品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棉花种衣剂田间防效评价及减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筛选防治新疆棉花苗期主要病害和虫害、促进作物出苗和生长等功能的棉花种衣剂。【方法】 制备种衣剂,进行棉种包衣田间试验,评价其田间生物学效应。【结果】 供试的11种种衣剂中,17.2%吡虫啉·萎锈灵·福美双种衣剂表现最佳,对棉花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2.28%、74.44%,对蓟马、地老虎防效分别为83.33%、85.00%,处理棉田出苗率、株高、根长、茎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7.89%、16.04%、11.18%、5.03%、68.44%、124.04%和13.98%。【结论】 17.2%吡虫啉·萎锈灵·福美双种衣剂可用于新疆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控,较常规药剂喷施显著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07年在安徽省凤台县对稻曲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用量为1 500、1 800 g/hm2时,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与12.5%纹霉清水剂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低用量(1 200 g/hm2)条件下,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有所降低,防效为66.8%,与12.5%纹霉清水剂(3 000 g/hm2)防效间差异性极显著,但与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6 000 g/hm2)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结论]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稻曲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1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 2 250 g/hm2处理防治效果达到77.12%,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 675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有效生物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获得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紫花苜蓿根腐病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青藏高原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紫花苜蓿根腐病5种病原菌为靶标,利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苜蓿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菌株对5种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拮抗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出92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6株对供试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LJ3-1的抑菌效果最强,且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菌株LJ3-1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发酵滤液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为44.9%~77.4%。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LJ3-1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菌株LJ3-1的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其最适发酵培养基组分为3%葡萄糖、 1%酵母浸粉和0.5% NaCl;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5~7.0、培养温度35 ℃、 25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接种量3%、培养时间36 h、转速180 r/min。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下,菌株LJ3-1对燕麦镰刀菌 (Fusarium avenaceum)的抑菌活性由76.5%提高至89.3%。【结论】菌株LJ3-1对紫花苜蓿根腐病5种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可作为研制苜蓿根腐病生物防治菌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诱抗剂和助剂的组方,综合评估助剂激健对大丽轮枝菌V991防治显著增效的杀菌剂及施用方法,为棉花黄萎病防治中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药/激健,生药/激健组合对V991菌丝进行菌丝生长速率实验,筛选出激健对V991菌丝显著增效的杀菌剂,通过盆栽黄萎病防治实验,分析诱抗剂、药/激健的施用措施和方法。结果 激健可作为增效剂,可增加多菌灵、乙蒜素对V991菌丝生长的抑菌率,添加激健后,50 mg/kg多菌灵与5 mg/kg乙蒜素的菌丝生长抑菌率也分别由19.68%提高至35.49%和14.83%提高至26.29%,并且添加激健后,多菌灵与乙蒜素的EC50也分别由1.707 mg/kg降低至0.104 mg/kg和1.249 mg/kg降低至0.824 mg/kg,其药剂施用量也相应地降低了16.41和1.52倍,接菌前或接菌后施用诱抗剂,配合多菌灵/激健-乙蒜素/激健组合顺序施药的方式防治效果最好,其28 d后的防治效果仍可高达69.27%和62.70%。结论 激健可作为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多菌灵、乙蒜素的增效剂,明显降低对大丽轮枝菌菌丝抑制的药剂施用量,盆栽黄萎病防病时,无论在接菌前或接菌后施用氨基寡糖素,并采用多菌灵/激健-乙蒜素/激健顺序施药组合均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