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高了补奖标准。本文主要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2.
《新疆畜牧业》2011,(7):17-17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15~16日在昌吉市召开了“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启动会议”。在全国八省区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及定居兴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钱智副主席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新疆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即刻启动。  相似文献   

3.
正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民增收,推动牧区更快更好发展,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自治区等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民分别给予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同时安排绩效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2019年,按照新的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划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用于对农牧民的补贴部分,包括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继续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落实,称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家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为促进农牧区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该政策的实施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已5年,5年的补奖政策实践,回顾政策实施采取的举措,检讨草原生态保护的不足和欠缺,对于今后更好的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制定了补奖有关政策法规1.1制定了自治区、地州、县(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1.2出台了《自治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指导意见》。1.3出台了《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国家决定在乌兰察布市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政策,主要用于对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这是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大农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本文就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在乌兰察布市实施后的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国务院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8个省区,全面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起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主席为组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8.
, 《新疆畜牧业》2012,(11):20-21
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2012年)》精神及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巴州2012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资金发放工作全面启动。2012年10月15~16日巴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就全州八县一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作为国家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的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随着第一轮政策实施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随着政策的连续实施和持续推进,针对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步解决,政策实施也将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喀什地区实施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5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归纳整理出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政策实施地区精准脱贫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2019年,国务院明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的农牧民补助奖励资金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方法管理使用,并称之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2019年10月21~24日,记者跟随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云南省饲草饲料工作站专家前往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曲靖市沾益县,调研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进展情况及实施效果。调  相似文献   

11.
浅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政策覆盖范围、实施侧重点、资金投入方式及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现阶段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草原生态功能,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财农[2010]56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1]11号)文件精神,海北州结合实际,全面开展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3日上午,财政部、农业部在京召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视频会,部署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3省(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许宏才,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将在"十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同时具备强大的碳汇功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较快增长等原因,草原"三化"现象非常严重。为了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国务院在全国包括内蒙古在内的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于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践,以内蒙古典型草原镶黄旗牧户为研究对象,以草原生态保护为目标,调查研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的情况及农牧户对政策的响应,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提供经验指导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与牧民征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包括四川在内的8个主要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2014年,四川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凉山州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黑水县生态安全,促进我县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好这项政策,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牢牢把握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切实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县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中采取的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乐都县根据《海东地区2011年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方案》的要求,在认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建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实行草原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现就乐都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政策信息和科技认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认识宝库。管理和应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信息资源,为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有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和管理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国主要牧区省(区)全面启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简称草原补奖政策)。四川省甘洛县是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项目县,作为具体落实此项工作的饲草饲料站,笔者有幸全程参与第一轮甘洛县落实草补政策的相关工作,现从甘洛县落实草补政策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草补政策落实与草原保护的建议,以期为下轮的草补奖励更好地落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综合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