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乌鲁木齐近郊某养鸡场养殖拜城油鸡、良凤花鸡、油麻鸡各200只,饲养环境和条件相同,定期测量其体重,记录产蛋性能指标,120日龄时测量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比较3个品种的生长性能、产蛋性能、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120日龄时良凤花鸡公母鸡体重最重,但成活率较低,油麻鸡成活率和体重介于良凤花鸡和拜城油鸡之间;油麻鸡开产日龄、50%产蛋率周龄、高峰产蛋率、单产等产蛋性能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公、母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均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油麻鸡屠宰性能比拜城油鸡高,比良凤花鸡略低。油麻鸡保留了拜城油鸡成活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其屠宰性能、外貌特性、生长速度等又表现出优良的特性,兼顾了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2个品种的优势,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拜城油鸡的饲养效益,兼顾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麻鸡品种优势,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第1次杂交,得到杂交一代(F1),再利用杂交一代(F1)青脚母鸡与拜城油鸡的公鸡进行回交,得到F2代,选取F2代青脚母鸡与良凤花青脚公鸡进行回交,得到油麻鸡F3 B型,测定分析了F3 B型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油麻鸡F3 B型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等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拜城油鸡,胸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7.31(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1.08(P0.01);腿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21.23(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6.88(P0.01);滴水损失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1.26百分点(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4.73百分点(P0.01)。说明拜城油鸡通过与良凤花麻鸡杂交后,其F3 B型后代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油麻鸡F1代,再利用油麻鸡F1代母鸡与拜城油鸡公鸡回交得到油麻鸡F2代,在圈养环境下将油麻鸡F2代与父母代良凤花鸡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麻鸡F2代18周龄(120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87.94%,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3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119.48枚,F2代母鸡平均体重为2183g,公鸡平均体重为2935g;父母代良凤花鸡26周龄(182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79.01%,70%以上产蛋率维持4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9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78.29枚,母鸡平均体重为3 394g。通过比较可知,油麻鸡F2代除蛋重和体重比父母代良凤花鸡轻外,其他性能均高于父母代良凤花鸡,同时将油麻鸡F2代产蛋性能与纯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比较,油麻鸡F2代比纯种拜城油鸡体重、产蛋性能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育出适合在新疆地区饲养的优质土鸡品种,试验采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鸡母鸡(麻羽)进行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油麻鸡F1代),选取油麻鸡F1代青脚母鸡与拜城油鸡公鸡回交得到杂交二代(油麻鸡F2代),再选用性状突出的油麻鸡F2代母鸡与F2代高脚公鸡本交得到杂交三代A(油麻鸡F3 A)型,用油麻鸡F2代母鸡与良凤花公鸡杂交得到杂交三代B(油麻鸡F3 B)型,分别测定油麻鸡F3 A型和B型的体尺性状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麻鸡F3 A型和B型具有特殊体型外貌、抗病力强、耐粗饲、饲料转化率较高的特点。说明油麻鸡F3 A型和B型总体性状优于拜城油鸡和良凤花鸡,适合在新疆和田等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杂交一代(F_1),再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F_1中的青脚母鸡级进杂交,得到F_2代,选取F_2代的青脚母鸡与F_2代的高脚公鸡进行横交,得到油麻鸡F_3A型,测定其公、母鸡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F_3A型公、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比拜城油鸡公、母鸡提高6.73%(P<0.01)、5.8%(P<0.05)、2.82%(P>0.05)和4.42%(P<0.05)、4.22%(P<0.05)、1.65%(P>0.05);公、母鸡胸肌肉色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7.31和11.08,公、母鸡腿肌肉色比良凤花鸡提高21.23和16.88;公、母鸡胸肌滴水损失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1.26%(P<0.01)和4.73%(P<0.01)。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杂交后,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有明显改善,肉品质指标亦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油麻鸡是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的杂交一代,暂称油麻鸡。其抗病性能较强,为了适应放养的外界环境,保证放养期健康,对油麻鸡进行疾病预防是必要的,结合新疆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油麻鸡的抗病特性,总结出对病毒性疾病的免疫程序和对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拜城油鸡的生产性能与良凤花鸡的肌肉品质,取得杂交优势,本研究利用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进行杂交、回交和本交,得到杂交三代油麻鸡F3A型,并测定其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结果表明,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87.88%、79.17%和60.10%,公鸡分别为88.96%、81.15%和61.94%;体尺性状包括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胸围、胫长、胫围和背宽,母鸡平均分别为22.40 cm、13.00 cm、6.20 cm、6.24 cm、26.00 cm、10.54 cm、4.60 cm和71.50 cm,公鸡平均分别为25.20 cm、14.40 cm、7.48 cm、6.99 cm、30.10 cm、13.32 cm、5.40 cm和86.00 cm。研究表明,油麻鸡F3 A型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都有明显的变化,高脚和体长的特性得到表现且屠宰性能有所提高,杂交有利于拜城油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南疆地区吐鲁番斗鸡、喀什斗鸡、安集延鸡、塔什库尔干家鸡、和田黑鸡、阿合奇家鸡、拜城油鸡、和田麻鸡、和静家鸡9个家鸡群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45~0.929之间);9个家鸡群体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水平(观测杂合度Ho=0.775~0.932,期望杂合度He=0.777~0.934),其中安集延鸡的多态性水平最高,和田麻鸡的多态性最低;Nei氏遗传距离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吐鲁番斗鸡与喀什斗鸡属于同一分支,阿合奇家鸡与拜城油鸡的遗传距离最近,安集延鸡由于其历史原因与南疆本地品种不在同一分支,属于一个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出最适宜在空茬期烟田饲养的鸡品种,以小香鸡、铁脚麻鸡、882黄鸡、良凤花鸡4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死亡率、料重比、日增重等指标的比较。结果:(1)铁脚麻鸡死亡率最高,为20%;882黄鸡、良凤花鸡的死亡率分别为11.67%、10%;小香鸡死亡率最低,为6.67%。(2)小香鸡的料重比最高,为5.12∶1;铁脚麻鸡为4.76∶1,良凤花鸡为4.65∶1;882黄鸡料重比最低,为4.51∶1。(3)良凤花鸡的日增重最高,为38.13 g; 882黄鸡为30.13 g,铁脚麻鸡为22.25 g;小香鸡的日增重最低,为9.89 g。(4)各品种鸡的日均利润差别不大。结论:882黄鸡和良凤花鸡的日增重较大,料重比、死亡率较低,且出栏时间短,只有75 d,是最适合空茬期烟田饲养的鸡品种。  相似文献   

10.
新疆“拜城油鸡”的选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城油鸡产于著名的龟兹文化发祥地——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拜城油鸡是我区优良的地方品种,有着300多年的养殖历史,闻名于全疆乃至全国。该鸡种全身皮下脂肪分布均匀,在禽类中较为特别,“油鸡”故此得名。油鸡主要生长在牧区,以半坡或草原放养为主,主食青草、草籽、野果和昆虫,补饲以谷物。其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烹调效果极佳,历来都是餐桌上的上品,倍受人们喜爱。拜城县民间有育肥油鸡的传统和经验,育肥后的油鸡,肉质更加鲜美,是拜城人招待贵客和过年时才能享用的美食。尤其在新疆这片远离工业污染的天然草场上放养的油鸡,不仅味美,而且绿色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2008~2015年农业部主导品种有:京星黄鸡,适宜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养殖;岭南黄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粤禽皇鸡,适宜全国(西藏除外)饲养,尤其适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苏禽黄鸡2号,最适合长江中下游以北、大众消费水平不高省份推广的新鸡种;新兴矮脚黄鸡,适合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饲养;京海黄鸡,适宜全国推广,主推区域为江、浙、沪、皖等华东地区;三高青脚黄鸡3号,适宜全国,重点在华中地区推广养殖。2011~2014年肉鸡体系推荐品种有:北京油鸡、鲁禽3号麻鸡、Coobb500、拜城油鸡、皖江麻鸡、皖江黄鸡、优质型固始鸡1号、京海黄鸡、太行鸡,以及鲁禽1号麻鸡、大恒699肉鸡、金陵黄鸡、岭南黄鸡、潭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果园散养珍珠鸡与拜城油鸡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雄性珍珠鸡的体尺与雌性珍珠鸡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珍珠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及全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拜城油鸡(P0.01)。结果说明,同一品种家禽因性别不同在屠宰性能和体尺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家禽其屠宰性能和体尺也会存在差异,珍珠鸡的屠宰性能优于地方鸡拜城油鸡。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城口山地鸡与新疆拜城油鸡2个地方品种的外貌特征及150日龄胫长、胸宽、胸骨长、体斜长、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城口山地鸡羽毛通体为黑色,多红色单冠,喙青色,皮肤多为白色;拜城油鸡羽毛多为杂色,公鸡多大单冠,母鸡多毛冠,喙灰色或黑色,皮肤多为白色或灰白色。150日龄城口山地鸡胫长和鸡胸骨长大于150日龄拜城油鸡,150日龄拜城油鸡胸宽和鸡体斜长大于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体重为(1 926.6±95.3)g,150日龄拜城油鸡为(1 679.7±56.6)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广西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银香麻鸡(两个配套)、广西南宁市养鸡厂培育的良凤花鸡、广西大学动物科学院畜牧试验站培育的三黄鸡同群饲养、同时了栏,分别随机抽样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结果表明:良凤花鸡的屠宰成绩稍优于其它三组;肌肉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以三黄鸡最高,肌间脂肪含量以高脚麻鸡最高,胸肌肌节长度以矮脚麻鸡最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拜城油鸡与和田黑鸡生长规律,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其0~14周龄的生长规律及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拜城油鸡及和田黑鸡0~14周龄的累积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并均表现为"S"型。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拜城油鸡与和田黑鸡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98,其中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拜城油鸡R2=0.9994,和田黑鸡R2=0.9993),拟合度高于Logistic和Bertalanffy模型。通过Gompertz模型拟合的拜城油鸡及和田黑鸡的极限体重(成熟体重)分别为2 119.315 g和2 072.649 g,拐点体重分别为779.733 g和762.564 g,拐点周龄分别为6.375周和6.163周,最大周增重分别为183.237 g和176.915 g。研究结果为了解新疆地方鸡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上海和广西引进父母代安卡红和良凤花鸡共5 500套,并与现有的5 000套父母代罗曼褐壳蛋鸡,进行经济杂交,分别生产散养麻鸡、肉杂鸡。选择40个农户为参试户,每户投放参试鸡100只,通过连续3年的示范和推广,对生态散养麻鸡在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观察。经统计分析,散养麻鸡8周龄时平均体重比肉杂鸡高出34 g、料肉比小0.10(P﹥0.05),品种间差异不显著;15周龄时平均体重比肉杂鸡高出210 g、料肉比小0.41(P﹤0.01),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同时,散养麻鸡育雏成活率比肉杂鸡高出4.6%。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果园散养珍珠鸡与拜城油鸡的体尺及屠宰性能比较。结果显示,雄性珍珠鸡的体尺各性状与雌性珍珠鸡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拜城油鸡的屠宰性能各性状与雌性珍珠鸡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珍珠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拜城油鸡(P0.01)。说明同一品种家禽,因性别不同,在屠宰性能和体尺各性状上可能会存在不同差异;不同品种家禽其屠宰性能和体尺各性状也会存在不同差异。本试验结果显示珍珠鸡的产肉性能优于拜城油鸡。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VE水平对拜城油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VE在拜城油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将480只1日龄拜城油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4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10、50、100、150和200mg/kg维生素E(VE)的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50、100、150和200mg/kgVE组鸡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150和200mg/kgVE组鸡腿肌率显著提高(P0.01);50mg/kg组鸡腹脂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显著低于10、200mg/kgVE组(P0.05),150mg/kg组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mg/kgVE组(P0.05);随着日粮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降低,其中150、200mg/kgVE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反,随着日粮VE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逐渐提高,其中,与对照组相比,150、200mg/kgVE组的T-SOD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添加VE对拜城油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及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拜城油鸡日粮中添加50~150mg/kgVE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疆天山南麓4个地方鸡外貌特征及500日龄产蛋数、孵化率、21周龄体重、体尺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拜城油鸡和阿合奇县地方鸡外貌特征比较接近,和静县地方鸡和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各具独特性;阿合奇县地方鸡500日龄产蛋数最多,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最低,阿合奇县地方鸡、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与拜城油鸡差异显著;4个地方鸡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和静县地方鸡21周龄体重与阿合奇县地方鸡、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差异显著;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胫长和胸宽与其他3个鸡种差异显著,阿合奇县地方鸡胸骨长与塔什库尔干县地方鸡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因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并弥补拜城油鸡内寄生虫科技资料的空白,我们于1982年组织联合调查组,并邀请自治区内一些兽医寄生虫专家和工作者,对拜城县油鸡内寄生虫及春秋动态作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