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1日,北京市42990名管护人员全部上岗护林,标志着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的山区生态林补偿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首都林业实现了从造林向营林方向的重大转变。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对于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山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淇书记七进山区乡村进行调研并指示,要研究解决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保护生态、养山就业,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大决…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就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实现林业正的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财政支付能力的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北京市按照“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建管结合”的方针,从2004年4月开始,建立了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每年拿出1.92亿元进行补助,用于保护912万亩生态林管护,并使山区4万多农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一、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做法(一)明确补偿标准北京市生态补偿主要是补偿经区划界定的山区集体所有的生态林,总面积为60.8万公顷,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管护,分中幼林、成林、灌…  相似文献   

3.
护林员风采     
《绿化与生活》2009,(6):F0003-F0003
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目前北京市山区有4.6万多名生态林管护员上岗务林。这一重大惠民政策的实行.不仅促进了山区部分劳动力就业,也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尤其是护林防火工作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实施已将近七年。目前,门头沟区共有151.49万亩集体林纳入了山区生态林补偿范围,占全区总面积的69%,其中中幼林面积45.38万亩、成林面积8.53万亩、灌木林面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实施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进程,加快贯彻落实步伐,2004年10月12日,北京市林业局、市农委联合召开了区县落实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工作会议,在听取各有关区县工作情况汇报后,就下一步落实工作提出要求:1、各区县要加快步伐,推进落实,确保本月完成落实工作。2、在落实中,要从实际出发,把工作部署到乡镇,及时加强沟通联系,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密云县山区生态林管护工作在林木抚育、护林防火、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成绩显著,巩固了山区绿化成果,有效推进了林业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密云县纳入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生态林面积181.003万亩,其中中幼林111.881万亩、成林10.049万亩,灌木林59.073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但关于生态林管护员的现状还不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林补偿政策的不断完善。文章选取昌平、房山、怀柔和延庆4个区县14个乡镇39个村庄,调查生态林管护员的选用条件、组织管理机构以及管护报酬情况。结果表明:生态林管护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初中学历以下的管护员占86.4%。乡政府是实施生态林管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行政村为具体的实施单位。生态林管护员的年均报酬为5 331.80~9 213.24元,同一区县的不同行政村生态林管护员的年报酬也有一定的差距。生态林管护员报酬占林业总收入的55.59%~75.15%,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均数为23.56%~29.70%。多元化促进生态林管护员增收,重视山区劳动力结构改善是生态林补偿需要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对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与完善生态林补偿管理制度、提高生态林补偿标准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福建省在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方面的新思路、新突破:拓宽渠道,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落实主体,建立责权制相统一的生态林管护机制;科学合理开展生态林限制性利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林区生态林的保护建设一直都是福建省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问题,实行生态林补偿机制有利于生态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目前补偿机制的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阐述了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的方针及原则,以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有效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促进上游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推进林区建设和农民增收进程,结合其对林区农民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林业》2005,3(1):i001-i002
据北京青年报黄建华报道:北京市42990名农民变成了生态管护员,1.92亿元投入生态林保护,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山区生态林补偿,同时,这也标志着首都林业实现了从造林向营林方向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苏家坨镇七王坟村的村民李大姐每天坚持到她管理的责任地块,进行林木的管护工作.每月按时领取管护费,给她的家庭带来了稳定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李大姐一样.目前海淀区共有7036位农民通过实施生态林补偿机制,走上务林岗位。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让海淀的林木茂盛了,农民就业了,增收了,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福音。长期以来,海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工作,提出建设生态海淀的战略构想,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日,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工作全面展开,开始对920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财政补助。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六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以上,同时解决了大量山区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山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时值十一五收官、十二五起步之际,笔者走访了北京市最北的乡——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探访了那里的生态管护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京城大地,万物生机勃勃。2005年的春天,对于京郊山区来说,更加充满希望。4万多名山区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态林管护员,每月工资400元。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山区农民实现了养山就业。几十年没有解决的林业管护资金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管护员补偿机制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1日,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工作全面展开,开始对60.80万hm2生态公益林进行财政补助。三年的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木覆盖率达到51%以上,同时解决了大量山区剩余劳动力,使山区农民纯收入增加了350元左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管护员管理机制不完善、补偿金过低、"鸡肋"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加强管护员责任,规范和完善补偿金管理、提高补偿金标准,专款专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生态林管护员的现状和特点北京市施行生态林补偿机制以来,无论从农民自身和农村经济发展角度来讲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在京郊延庆县  相似文献   

17.
2004———转折之年2004年是北京市绿化美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出台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林业绿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并实施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标志着林业建设由造林为主向营林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完善了林业重点工程的补助政策,建立了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建设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制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掀开了首都绿化美化跨越发展的新篇章。2004年,是北京绿化林业建设的大事之…  相似文献   

18.
怎样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在理念上、机制体制上、措施手段上进一步创新、深化和完善,使大兴区绿化美化建设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最近,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针对大兴区实际,就如何巩固、发展、提高现有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平,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促进大兴区绿化美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林业是一项区域性林业,是大林业经营方针在城市及其郊区的应用。城市林业的发展应以森林的生态环境利用为首要战略。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文红  李建华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6):73-75,82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功能。森林资源是进行森林旅游开发的主体。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必然带来对森林资源的威胁。在森林旅游区,加强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生态林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养山富民工程,必须实施森林资源利用补偿机制。我们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模式、措施的建立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完善森林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