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林业村”系统工程试点正在我县进行,本文试就“生态林业村”系统工程建设模式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生态林业村”的初步摸式所谓“生态林业村”,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基本原理,以立体林业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自良 《中国林业》2008,(17):48-48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土流失严重、风大沙多、丰旱少雨、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绿化势在必行,县委政府适时提出了“创建森林县城、再现园林新区,构建产业体系、创建绿色家园、促进生态文明”的林业发展目标。但如何科学、合理、稳步地推进绿化工作,亟待我们去思考、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一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林木资源严重匮乏,生态非常脆弱的省区。宁夏自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广大人民,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业职工收入为目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宁夏是一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林木资源严重匮乏,生态非常脆弱的省区。宁夏自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广大人民,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业职工收入为目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林业大国,林业有害生物多且发生重,时刻危害着全国林业资源,在此形势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森林生态资源显得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景观生态学在林业生产生活上的应用,以期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受日本农学家福岗正信的自然农作法启发,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以保持和改善自然环境为前提,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针对赣榆县林业资源的实际现状,提出了全县丘陵山区、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的生态林业发展模式,为全面提高赣榆县林业生产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林业村”,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基本原理,以立体林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村为单位采用系统工程优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人、生物、自然环境与种、养、加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系统工程。生态林业与传统林业不同,它是广义的大林业体系,同时,它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为生产实践服务,它的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协调性、立体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正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素有"塞上江南",是我国北方防沙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修复带"三带"交汇点,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有特殊地位。受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全区长年干旱少雨,降雨线分布由南向北从800mm到50mm递减,86%的地域年均降水量在300mm以下,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多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大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会理县森林资源情况,分析了资源分布、结构特点、存在的短板,明确新时代林业经营发展方向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统领守住生态红线,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法制林业和效益林业”,实现“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国家绿化模范县”,为实现发展目标提出了保护修复、提质增效、融入乡村振兴规划战略及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等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和琅琊两镇充分发挥林业三大效益,在实现政府得绿、社会得益、农民得利方面闯出了一条路子,值得借鉴。理务关、琅琊两镇,提出了“搭建林业平台,构筑绿色银行,建设生态村镇”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林业型特色乡镇为目标,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导,以经营林业为手段,逐步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向林业经济和生态旅游经济为主的新跨越。理务关镇发挥吉利河水库坐落其中的优势,制定了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三年分期规划,将林业建设划分为四大区域:库南河滩地兴建“速生林区”;库北栽植干鲜果,发展“环山经…  相似文献   

11.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江西梅岭国家森林公园道路状况,满足周边居民出行、旅游活动及科学开发湾里自然生态资源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罗梅公路改造升级对森林资源、风景、环境生态等所造成影响,就如何减轻影响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保护与恢复措施,促进森林公园生态及经济效益提升,也对湾里区经济的增长及旅游业发展发挥显著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Shi Jiyan 《林业研究》1990,1(1):99-103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st harvesting and forest ecology. It proposes basing annual cuts and forest operation plans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Harvestablc forest resources arc decreasing and regeneration is slow. The combination of forest harvesting with ecology can be viewed as a solution to the forest harvesting dilemma in China.This paper also makes some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forest operations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4.
经济林多用途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森林资源多样性潜力和多用途利用理论,提出经济林的生态经济型栽培、用材利用和观赏利用等多用途栽培利用技术,拓展了经济林在森林生态、用材林生产和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外延,丰富了经济林的栽培理论。  相似文献   

15.
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新领域,是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文章重点探讨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意义、效益分析和设计路径,提出建设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谭俊  仲莉娜 《森林工程》1995,11(1):8-12
文内给出了国内外对森林发展与自然保护,森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问题的各种观点,指出了这些观点的片面与不足,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哲学原理对森林采运与森林生态的证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兼顾森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灵空山林场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灵空山林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各类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在山西这样一个少林省份,要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南方林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产权管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权制度作为调整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规范,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森林资源产权与森林生态管理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相关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发生了数次变革,对森林生态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21世纪,森林资源经营权利民有化作为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产权设置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基础,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构建有区别的森林资源产权结构模式,以取得生态和经济双赢的产权格局,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围绕着上述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予以论证和分析,以期为南方林区森林资源产权改革研究充实内容。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Asanimportant,internationallyusedmethodofstudyingandunveilingthestructureofanecosystemanditsfunctionalchanginglaws,long-termfixed-observationisanirreplaceableresearchmethodologyofestablishingecosystemobservationsitesontypicallynaturalormanualecosystem-regions,inthelongtermobservinginafixedplacethedynamicchangingpatternsandprocessesoftheecosystemsconstitution,structure,bio-productivity,nutrientscycling,watercyclingandenergyutilization,etc.;undertheinterferenceofnaturalcondition…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温作民 《林业科学》1999,35(6):110-114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中的公益林,具有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排斥性的特征,由此带来的外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将导致生态资源配置的长期低效。只有较好地化解市场失灵,才能有效地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我国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优质与高效。本文通过对森林生态建设中市场失灵的分析,提出了产权结合,科斯定理,生态质量等级价格等对策,以修正市场的部分失灵。并探讨了木材价格变动对生态供给的影响,进而提出当木材价格变动时应适时调整生态质量价格,以保证有效的生态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