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栽香菇,是指在春季接种,菌袋经越夏,于秋末冬初出菇的栽培方式。该模式因具有适栽期长,点种时气温较低,接种成品率高而稳;菌丝发菌期长,分解培养料彻底,产量高且菇形圆正;  相似文献   

2.
春栽香菇,是指在春季接种,菌袋经越夏,于秋末冬初出菇的栽培方式。该模式因具有适栽期长,点种时气温较低,接种成品率高而稳;菌丝发菌期长,分解培养料彻底,产量高且菇形圆正;出  相似文献   

3.
两点接菌法     
生产木耳、香菇、双孢蘑菇等原种或栽培种,从接种培养到菌丝长满全瓶,一般都要25~40天,特别是原种生长更慢,同一瓶里不同部位的菌丝其菌龄相差悬殊,活力也各有不同。根据真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点——从接种点向周围呈球状逐步扩大,我们在生产食用菌原种、栽培种时,常常采用“两点法”接种,可使菌丝提早1/3~1/2的时间长满瓶,不仅节约时间和开支,而且菌龄较一致,活力也更强。为了说明事实,我们重新作了“两点法”接种和“一点法”(常规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菌种为新鲜的木耳、香菇、银耳、平菇、紫晶蘑和双孢蘑菇斜面菌种各1~2管和原种各1瓶。木生菌用常规锯屑培养基,紫晶蘑和双孢蘑菇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襄樊市供销社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林民(?)研制的代料栽培香菇接种新方法元月三十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发明提高了成活率,减少了污染,菌丝生长快,可提前一星期收菇,每千袋香菇可降低成本百分之三十。据专家估计,此发明推广后,仅香菇栽培省胶布一项全国每年可节约资金近三千万  相似文献   

5.
秋冬香菇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10月,浙江省各地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对常规秋冬香菇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接种成品率普遍较低。许多菇农通过2~3次翻堆,使原本属于同一批次的菌棒,被分成了几个批次,既延误了生产季节,又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根据当前生产实际,秋冬香菇应特别注意做好管理,避免因季节延误造成生产损失。1分别视菌棒的不同情况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使菌袋的光照、空气和温度均匀,促进发菌平衡。翻堆时结合解套袋口、脱套袋、刺孔通气等措施可加快发菌速度。由于翻堆延误生产季节,应增加菌棒的翻堆次数。菌袋在菌丝培养阶段宜翻堆3~4次。翻堆可以与检查杂菌结合进行,第一次一般在接种后7~10天,以后可隔10~15天进行一次。随着发菌范围扩大,呼吸作用增强,要注意散堆和通风换气,并视天气情况调整堆形,降低堆叠层数。翻堆时不要随意丢弃污染菌棒。对于后期感染杂菌的菌棒,只要香菇菌丝生长尚占优势,就可保留,以减少损失。对于接种孔感染黄曲霉、毛霉、根霉的,只要香菇菌丝萌发良好并深入料内,仍可继续保留,香菇菌丝覆盖这些杂菌后亦能正常出菇。感染菌棒脱袋时,可切去杂菌污染部分,保留有香菇菌丝的部分,用竹签、木签把它们连接起来,再排...  相似文献   

6.
成品率的高低,是袋栽香菇成败的关键.袋料接种多在夏季高温期进行,此时香菇菌丝的生活力相对较低,杂菌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掌握不当,常常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在香菇接种发菌期,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基数,创造一个有利于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繁殖的环境。根据我地菇农的经验,归纳起来要把好七个关。(一)把好季节关接种过早,气温偏高,易污染杂菌,成品率低;接种过迟,脱袋时气温低,不利菌筒转色,影响秋菇的产量。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时开始接种为好。在我区以8月下旬~9月底接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笔者致力于香菇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三选三防三抓好”的高产栽培经验,于1988年指导生产香菇17600袋(计木屑、棉壳、花生膝料共13200公斤),产鲜菇14086公斤,生物效率106.7%。(一)选择适宜季节。要以当地气温能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依据。我县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行菌袋接种为好,这时气温在25—28℃有利菌丝生长,经2个月左右的菌丝培育,11—12月出秋菇,春节前后出冬菇,3—6月出春菇,夏季炎热来临正好结束。(二)选用适当配方。我县棉花、花生种植面积有9000公顷,年有壳秆500万公斤。利用这些壳秆经多  相似文献   

8.
以每袋播种量70 g、50 g和30 g接种,不同播种量对香菇菌袋发菌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接种量,对于菌种块菌丝萌发和菌丝体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对菌袋污染率、菌丝满袋时间和出菇产量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以每袋50 g播种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韦文添 《蔬菜》2007,(12):23-24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和袋栽(熟料栽培)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培养特定菌类的过程。培养材料通常带有许多的微生物,在接种前要求培养基或培养料处于无菌的状态,接种后还要给予一定的生长条件,进入食用菌菌丝的培养期(发菌期)。由于自然界中,微生物广泛存在,且繁殖速度快,在菌种生产过程及袋栽发菌期间,稍有不谨就会造成菌种污染或菌袋污染,从而影响菌种的质量、导致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10.
香菇栽培采用两端接种菌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两端成熟菌袋上打孔的办法比较好.这既可避免中间打孔接种易引起的杂菌污染和封口麻烦的弊病,又可因透气性好,氧气充足,大大缩短了两端接种的成熟时间,并使菌丝洁白、粗壮.  相似文献   

11.
袋栽食用菌一般是加透气塞(如棉塞、稻草把等),待菌丝长满袋后移至出菇室出菇,这样较费工时.经笔者四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点小经验.现介绍给广大食用菌栽培者.装袋、灭菌、接种按常规进行.接种后用尼龙线扎口,待菌丝长到袋的1/5时去掉扎口线,用手捏住袋口轻轻往外拉松,这样发菌速度比对照要快3~5  相似文献   

12.
我市棚式栽培食用菌比较普遍,本文主要介绍棚式栽培金针菇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菌丝迟迟长不满不能解袋出菇 1.1 主要原因 ①菌种用量少。②菌丝长到2/3时,因袋内氧气不足,影响了菌丝的长速。③发菌期培养温度不适或袋料过干、过湿或污染严重,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延长了菌丝生长期。 1.2 处理办法 ①接种量7%~8%增加到10%~12%。②菌丝长到1/3时,把扎口解开,增加向袋供氧气,加速菌丝生长。③发菌期保持菌袋温度19~20℃,保证含水量70%,争取30~35天让菌丝长满袋。④把杂菌污染处理在最佳的状态,一是在拌料时每100kg培养料加入50%的多菌灵0.01%,生石灰2%~3%,石膏1%,充分搅拌均匀;二是进行熟料栽培,把料袋装锅在100℃下灭菌8~10小时;三是把全部接种用具放入接  相似文献   

13.
代料香菇的转色与出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料香菇 (包括花菇、保鲜菇、覆土地栽菇 )的经济效益决定于制袋接种成品率 ,产品质量和产量及市场销路和价格 ,但许多菇农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而影响经济效益 ,不能如愿以偿 ,甚至劳而无功 ,即使成品率较高的也未必有高效益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培菌转色和出菇管理技术。1 培菌转色香菇菌种接入菌袋后 ,其菌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经恢复萌发定植后 ,逐渐向四周培养料蔓延伸长。其生长的速度 ,取决于香菇品种特性 ,温度高低 ,培养料营养优劣、装料的松紧度和培养料的含水量等因素 ,其中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速度最关键因素 ,香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4.
麒麟菇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麒麟菇由香菇和阿魏蘑杂交而来,子实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略大于杏鲍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开伞后有浓郁的海鲜味道,口感不亚于阿魏蘑。为引进食用菌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推进闽清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本中心从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引进麒麟菇母种45支和栽培种5包进行试验推广。现将试验过程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的驯化培育和试验出菇1.1室内试验品种引进后进行母种扩大培育和栽培种扩大繁殖,首批先在室内进行菌种驯化培育和栽培试验,使其适应闽清的气候环境。部分菌袋进行出菇试验,室内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适温是15~25℃。将菌袋放在四层楼顶楼,不用空调降温,约在28~40℃进行耐温试验。经过一个夏天,到了秋末子实体仍可在菌袋上长出,得出该品种与其他菌种相比菌丝较耐高温。1.2出菇试验充分了解菌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抗病虫害能力。以室内试验得出的初步数据,在海拔900m的后佳和海拔800m的下祝高山地区进行试验栽培。菌袋制作时间,下祝乡在4月间,后佳在3月间。下祝乡菇农有栽培白木耳和杏鲍菇的管理技术,对麒麟菇管理技术易于掌握,试验按照菇农习惯用长菌袋(长40cm,宽12cm)制作菌筒(打三个接种孔)。由于这种菌袋容量...  相似文献   

15.
香菇代料栽培过程中,转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转色失败,则明显减产且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无收。 1 转色失败原因 ①培养料配方中麸皮用量偏多,造成菌丝营养生长过盛。②脱袋时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后菌丝继续营养生长,造成菌丝徒长。③脱袋后气温偏高(25℃以上)造成菌棒表面气生型菌丝徒长。④脱袋后气温偏低(18℃以下),表面气生型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滞。⑤脱袋后菇床内湿度不足或遮阳不够,造成菌棒失水,抑制了菌棒表面气生型菌丝的正常生长。⑥发生病虫害前三种情况往往造成菌棒转色太慢,菌皮过厚,颜色发黑,出菇明显推迟,菇量少个体大,潮次不明  相似文献   

16.
段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正比例的。提高接种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点:密—密接种,增加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大,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侵透段木。段木栽培香菇,菇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段木吸收水份、蒸发水份,干湿交替的水份运动来实现的。接种眼增多,既便段木吸水速…  相似文献   

17.
香菇菌袋接种后菌丝的生长快慢与木屑的质量、配方、装袋的松紧及拌料的干湿等因素密切相关.本试验是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菌龄的香菇栽培种分别接袋后,对菌丝的生长速度进行了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21,(3)
目的:为探索真姬菇液体菌种的最佳接种菌龄。方法:试验采用9种菌龄液体菌种,以培养948 h木屑菌种为对照。结果:9种菌龄的液体菌种接种栽培袋,菌丝长满袋时间比对照快5~11 d,菌龄114 h、138 h、162 h菌种接种后菌丝生长最快,菌丝满袋比对照快11 d;接种菌种菌龄89 h的栽培袋A级菇鲜菇产量最高,为445 g/袋,比对照提高10.7%,品质好。综合考察液体菌种接种后菌丝长速长势,鲜菇产量及品质,确定真姬菇液体菌种菌龄控制在89 h为宜。  相似文献   

19.
李正飞 《食用菌》2008,(1):21-21
1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①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间应注意喷头不要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即是幼小菇营不喷,以防其“肿死”。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防引起细菌性病害。空气湿度大时不喷,菇床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②浸泡法是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1-2潮菇后,如果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到恢复到接近原基时为止。采用浸泡的方法添加营养液,只需在营养液中放入菌袋后压上重物即可,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菌袋失水过多,可以分几次浸泡。③灌穴法主要在菌袋上使用。当菌床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将菌床按10cm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灌配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要覆好土。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中常用麦粒制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原种和栽培种。麦粒菌种具有菌丝粗壮、洁白、接种后萌发快的优点。但如果麦粒煮得过熟或是灭菌时瓶内进了水,麦粒间板结成团,菌丝就难长满瓶,会造成杂菌感染;此外,在接菌龄40~50天的香菇、木耳等麦粒种,即使在接种前消毒严格,培养时间一长感染率也很高。自从贵刊1988年刊载了用稻谷制作食用菌菌种后,我们的实践表明:稻谷菌种具有水分好掌握、不易板结、菌丝生长快、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菌丝稀疏、色淡、接种后萌发慢的缺点。为此,我们探索了稻谷加麦粒制菌种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