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人工湿地在帽石沟小流域污水净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去除了污水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在该湿地现阶段的运行中,以磷的去除率为最高,达到25%  相似文献   

2.
以东莞生态产业园内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系统内反硝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单元在高温期和低温期的污水净化能力,探讨了系统建成运行3年后,2013—2015年在固定水力负荷下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3年,净化能力保持稳定;相对于低温期,系统在高温期的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反硝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各单元的污水处理能力不同,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反硝化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表面流人工湿地相对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各项水质指标值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当重视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人工湿地作为一项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因其投资低、效率高、操作简单、具有生态效益等优点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处理工艺的类型和净化污水的机制.同时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景观化人工湿地设计角度出发,将水处理工艺与园林造景紧密结合起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流入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部分溪水流入表面流人工湿地,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降解作用进行水质净化。在净化乡镇河道水质的同时,普及环保观念,为乡镇居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观光游玩的好去处。通过阅读查阅一系列文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潜流和表流人工湿地设计以及相应的植物选择、搭配。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净化污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的构造、特点,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人工湿地是一种正在不断进行研究、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水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用于污水的处理.对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等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0%,对总氮(TN)也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湿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湿地植物群落对不同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指导人工湿地、湖滨带等的构建。结果表明有植物群落的人工湿地对COD、TP、TN和NH-N的去除率(56%70%、78%61%、88%47%、90%97%)明显高于无植物群落的空白对照(33%28%、38%31%、20%4%、35%4%)。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下植物群落的净化能力有差别,总体来看低浓度生活污水(20%污水)的整体去除效果要比较高浓度生活污水(50%污水)的整体去除效果要好,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主要在于对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的设计,归纳了湿地类型、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对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概况,对目前取得较好净化效果的工程实例与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优缺点。基于农村污水来源以及特点,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探究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人工湿地对TN、TP去除率为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可达90.7%,TP的去除率可达86.39%。从处理效果、建设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方面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适合应用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基质好氧微生物数量下行池大于上行池;基质上层好氧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中下层基质;人工湿地基质中酶活性下行池大于上行池;基质上层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大于中下层基质;不同时间的基质酶活性不同.基质上层区域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有效的净化空间.由于人工湿地下行池基质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大于上行池,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下行池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孙鹤洲  刘骅  田甜  王煜钧  王若凡 《绿色科技》2022,(2):156-158,163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且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兼具生态效应的环境治理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湿地基质作为湿地系统的关键是当下研究的重点.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工湿地基质的分类及各种基质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此作为湿地基质选择的参考.通过分析当前人工湿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地域差别、处理对象、研...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定义。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减缓自然灾害、净化环境、精神文化、教学科研等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服务,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意义,并以浙江富阳鹿山滨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手段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沿岸湿地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伟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100-103
环渤海沿岸湿地对于净化入海前的水质、代替大坝拦蓄洪水、减少暴雨损失、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环渤海沿岸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等问题.应不断建立、完善湿地的基本资料库,恢复重建被破坏的湿地,并采取科教宣传、制定相关法律等措施保护受到威胁的湿地,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以人工湿地为构建单元建设城市生态公园,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公园构建的总的指导思想、构建的主要原则及设计路线,并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多重效益。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因具有较多优点,在我国将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弊端,指出了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特别适合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 1a的实验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的排放使红树林湿地系统的水体DO值下降 ,BOD5和CODMn值升高 ,TN、TP 增高。排污对红树林植物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生长 (包括树高、茎径和生物量的年增长量以及年净生产力 )有促进作用 ,同时使秋茄、桐花树的年凋落物量增加而白骨壤的年凋落物量减少。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排水主要指雨雪水,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雨雪水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需经处理再排放。城市道路排水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水系统,现根据肇源县大广工业集中区一期道路雨污排水配套工程实例探讨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城市排水体制以及昆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昆明市主城二环路内庭院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主要对主城二环路范围内须采取工程措施,实现雨、污水主管网的全覆盖,庭院排水管网完全雨污分流并对应接入市政雨污水管网。并介绍了在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工程改造后的建议和措施。即要完善城市排水法规与管理条例,还要加强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