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李良 《食用菌》1993,15(1):33-34
木屑袋栽香菇,在栽培过程中常因杂菌污染造成减产或失收,使栽培者遭受严重经济损失。为此,笔者三年来对香菇杂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在实验室进行药剂筛选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周伟坚 《食用菌》2000,22(6):41-41
在袋栽香菇培菌和出菇过程中,菌棒腐烂常常可见。因此,如何减少菌棒腐烂,提高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 发生原因11 袋栽香菇的培养基是木屑加麸皮或米糠,这些培养料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既可作袋栽香菇的营养源,也很适合其他微生物如绿霉、黄曲霉、木霉、根霉和细菌等杂菌生长,特别是老菇场还堆放着废培养料,这些都会成为杂菌的原始发生源。杂菌的发生并吸引喜食腐植质的菇蚊、菇蝇和跳虫等害虫,带杂菌孢子的害虫扩大传播到培菌健壮的菇棒,形成杂菌和害虫交叉危害菌棒。12 菌棒生长环境不良,在高…  相似文献   

3.
袋栽香菇杂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各地正大力发展袋栽香菇生产,然而由于杂菌的污染问题,给香菇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我校袋栽香菇污染率也曾达到90%以上,造成过成批报废。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我们采用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时间涂抹接种后的袋表,以杀死或抑制表面的杂菌孢子,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4)
以小辣椒秸秆为主料袋栽香菇。配方试验结果,供试配方4(辣椒秸秆屑75%,栎木屑15%,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20%)与配方5(辣椒秸秆屑70%,栎木屑20%,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19%)栽培香菇,在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子实体产量、品质等性状与纯栎木屑栽培香菇无差异,且抗杂菌污染性状优于纯栎木屑料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技术性强,特别是防杂菌污染这一关不易掌握,大面积生产一旦受污染,其经济损失将不堪设想。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调查资料,就导致袋栽香菇杂菌污染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君伟  陈作毅 《食用菌》2001,23(1):17-17
竹屑营养成分与木屑相似,是栽培香菇的好原料,竹子自然繁殖,生长快,质地坚硬,利用竹加工厂的下脚料来栽培香菇,对缓解菌林矛盾、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竹屑难免含有尖刺状物,易刺破菌袋,原香菇熟料栽培工艺,培养料装袋后需经高温湿热灭菌,因破袋造成污染率高,而使竹屑无法被利用作香菇的培养料。笔者应用生料灵拌入竹屑、麸皮培养料中,杀灭培养料中的各种杂菌,接入香菇菌丝后,在适温范围内,菌丝生长良好,正常转色、出菇。1 袋 栽①菌株:香菇Cr04,福建三明真菌所提供。②配方:竹屑79%,麸皮20%,石…  相似文献   

7.
周善森 《食用菌》1992,14(2):9-10
近年来,香菇木屑袋栽生产发展较快,但由于选用菌株比较混乱,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或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木屑袋栽的优良菌株,1988年县科委下达了香菇品种筛选课题,笔者将从引进的香菇菌株中选出十个木屑袋栽常用菌株,进行袋栽试验生产性能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2年开始将木屑装于塑料筒袋中试栽香菇并获得初步成功后,几年来继续探索、遍访、考察福建省宁德、三明、南平、泉州等地市的香菇袋栽主产区,并与全国各地到三明真菌所咨询的栽培者交流、讨论,概括总结了当前香菇袋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与各地同行商榷。(一)菌丝生长不良菌筒培养基接上香菇菌种后,发现菌丝恢复迟绥、生长蔓延的速度明显偏慢,由于菌丝生长不旺盛、稀薄,不能很快占领培养料而形成优势,杂菌乘机而入,故经常造成菌筒成功率很低。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9.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柏林  陈存玲 《食用菌》2001,23(6):22-23
香菇滋味鲜美 ,香气沁脾 ,而且营养丰富 ,因此被人们誉为菇中上品。为了能让干旱地区的人们吃上质嫩、味美的鲜香菇 ,我们在大庆林甸利用当地原料经过三年驯化试栽 ,终于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 栽培季节 常规袋栽香菇都选择当地平均气温不超过 2 4℃时的夏季接种 ,此时杂菌繁殖力强 ,极易污染 ,因此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而新法地栽香菇是采用开放式接种 ,开放式接种要求环境气温较低 ,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地栽香菇播期应选在早春日平均气温 0~ 10℃ ,此时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 ,接种不易感染 ,污染率低。根据当…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生产,接种是个关键,它必须在相对无菌的空间,通过无菌的工具,将纯的香菇菌种接入彻底灭菌的料袋,并从各方面杜绝杂菌的侵入。但从目前香菇菌袋总的污染情况来看,接种污染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发展新区有些菇农缺乏有杂菌的意识,无菌操作不严,常导致大批菌袋污染,损失惨重。现将香菇袋栽接种污染的表现与原因剖析如下:1环境污染在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破旧房屋内接种,环境中的杂菌基数过大;接种间不进行认真整修,达到不密闭的基本要求,虽用消毒药剂进行过多次熏蒸,仍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个别菇农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闽东地区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代料袋栽香菇生产的良好基地.近年来,袋栽香菇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杂菌病害的种类及数量也增多,危害也加重.福建宁德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室对该地区香菇的杂菌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防治方法做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14.
袋栽香菇过程中,一个极为严重的“致命伤”是菌袋受杂菌污染的问题。武汉市有一个农场,接种10万袋,杂菌污染7万袋,损失4万多元。湖南省有一个县,接种30万袋,菌袋成品率仅有70%。菌袋污染,增加了成本,而且直接影响香菇产量和经济效益。因而成为栽培户的一大威胁,也是科研部门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实践经验,要根绝菌袋污染源,关键措施在“十防”。一、原辅料防变质:原辅料霉烂变质,容易孳生杂菌。  相似文献   

15.
百万袋香菇室内不封口接种成功简报范传林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植保站(353500)钱友安福建省松溪县食用菌开发公司(353500)自从1986年古田新刨木屑袋栽香菇成功之后,胶布(或石腊)封口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其作用是防止杂菌感染,提高接种成功率。但是也...  相似文献   

16.
香菇袋料野外栽培速生高产新技术,在全国各地迅速全面推开了。在推广这一新栽法过程中,有一个“致命伤”就是杂菌污染的难题。据反映,有的地区污染率很高。为了使全国各地避免杂菌污染而损失,我们总结了福建省古田县大甲乡食用菌专业户李在智,1985年种植9000多袋香菇,污染率只占3%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阮毅  翁赐和 《食用菌》1994,16(1):36-36
袋料栽培香菇比段木栽培产量高几倍,但袋栽香菇突出的问题是易受杂菌污染,这给菇农在经济上带来很大的损失.我场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攻关,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杂菌污染的措施.香菇的杂茵主要有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是由高温高湿、培养料发酵变质pH值调节不当所引起的.细菌、酵母菌喜微碱性,丝状真菌喜微酸性,杂茵孢子通常在24小时内萌发,10天内完成整个生活史.链孢霉是最易污染的霉菌之一,生长极快,传播力很强,若管理不当,5天左右整个菌室一片桔黄,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根据杂菌在栽培中的主要污染情况,应采取以下  相似文献   

18.
徐州地区每年都要从桑园剪下大批桑枝条,为香菇栽培提供了好原料.然而,本区香菇栽培起步晚,农民缺乏种香菇经验,致使大批桑枝条未能充分利用.笔者于1997年春,以本区桑木屑为原料,代料栽培香菇1500袋,成功率90%,转化率110%以上,初步探讨了在本区春栽香菇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前,袋栽香菇大多采用木屑菌种。木屑菌种由于用量大,接种不便,接种后菌种易衰退、老化等特点,影响了袋栽香菇的发展。笔者自1995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枝条种在袋栽香菇中的运用,经1997年大面积使用后,发现该种具有许多优点,现将枝条种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熊飞 《食用菌》2017,(5):53-54
<正>湖北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较快。竹山袋栽香菇,以春栽和秋栽为主,其中春栽主要以鲜菇上市,秋栽以干菇销售为主,部分干菇经香菇加工企业分级包装后,出口至东南亚各国。此外,有少量夏菇栽培。春栽与秋栽相比,众多菇农反映春栽成功把握较大,秋栽菌袋污染率高,成品率低,风险较大。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主要原因是,春栽香菇多在12月到翌年3月接种,此时温度较低,杂菌与害虫都不太活跃,发菌期间环境温度、湿度可由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