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黄桃果实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以4种不同采收期的锦绣黄桃为试验原料,对果实感官品质、质地、色差、微观结构、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黄桃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不同。I期(7月25日采摘)到III期(8月8日采摘),随采收时间的推迟,黄桃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果胶、可溶性蛋白、VC含量逐步积累上升,但可滴定酸、原果胶含量逐步下降。I期和Ⅱ期(8月1日采摘)采收的果实硬度较高,微观组织结构紧密,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V期(8月15日采摘)采收果实已过熟,果实软化,组织结构疏松,口感甜软,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II期(8月8日采摘)采收果实营养、感官品质最佳,为黄桃鲜食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为湖南炎陵锦绣黄桃的鲜食适期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选择合理的采收期和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对苹果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但对呼吸高峰的峰值影响明显;早期采收的果实硬度较大,但失重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晚采果实;适宜采收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小。用于鲜食的果实可在10月22左右采收,此时果肉硬度为10.01 kg/cm2,固酸比为29.16,口感酸甜。用于长期贮藏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1日左右,低温贮藏150 d后果实硬度≥8.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7%。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夏橙品质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夏橙品系品质性状的选择效率,为夏橙的品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北宜昌秭归地区9个夏橙品系为材料,分析其物理特性(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果皮厚、果皮颜色、果汁颜色、水分)和化学特性指标(果实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理特性中单果重、果实硬度、果皮厚的变异系数较大,果汁颜色、果性指数变异系数较小;化学特性中果实纤维、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系间变异系数较大。9种品种间单果重、硬度和果实纤维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变化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这16项指标反映的夏橙品质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37%),并且各性状的贡献率集中。不同品种夏橙品质差异为夏橙品质选择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并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夏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丰收560、京采8号、Cap、Saopolo和Jua 5个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采收时期,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品种番茄及采收时期的品质差异性,以期为番茄品质分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性,其中Saopolo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8.92%、7.35%、0.66%和4.57 mg/g,均显著高于除Jua外的其他品种;丰收560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最低,分别为3.64%、2.04%;不同采收时期的番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VC含量和a*值等果实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L*值、硬度和感官品质等差异较小。综上,在番茄品质分级时,可将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L*值、硬度和感官品质作为分级指标,以减少采收时期对品质分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及贮藏保鲜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论述了桃果实在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特点和贮藏保鲜技术情况。详细论述了桃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变化、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VC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了桃果实在采前、贮前和采后的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预冷温度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以‘京采8号’番茄为研究对象,选取红熟中期的果实,采用冷库预冷方式,分别在8、10、12、23 ℃(常温)下预冷24 h,预冷后置于10 ℃下贮藏,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以及色泽、硬度、感官品质、失重率和腐烂率等指标,确定适宜的预冷温度。结果表明:番茄适宜的预冷温度为10 ℃,其次是12 ℃,在贮藏过程中二者均可以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延缓果皮转色、果实硬度下降及感官品质劣变,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8 ℃预冷的效果较差,贮藏过程中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腐烂率较高;23 ℃(常温)预冷效果与不预冷直接贮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分析广东省主要鲜食橄榄果实质构特性的差异,探讨鲜食橄榄果实质地评价的量化参数,验证感官评价质地的有效性。采用质构刺穿试验法对7个优质鲜食橄榄品种果肉质构参数和2种水肥管理方式不同成熟期的‘香甜榄’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果肉的各质构参数变异系数为12.57%~23.95%,差异性显著,与感官评价一致;果皮强度与果皮脆性和果皮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果皮破裂深度与果肉硬度呈显著负相关。采用本次试验栽培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橄榄完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6%、可滴定酸3.5%、单宁54.9%、果皮强度12.7%、果皮脆性23.5%,降低粗纤维10%、果皮韧性13.7%。果实质地品质参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果皮强度、果实硬度和纤维指数可作为质地参数量化区分不同品种间的差别,并明确果皮强度、果实硬度分别小于2300、1600 g和纤维指数大于10,为鲜食橄榄果肉质地品质较好的数值范围。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质构刺穿试验法量化评价鲜食橄榄果实质地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6种不同处理方式对五叶草莓进行保鲜处理,以蒸馏水处理组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五叶草莓果实感官性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处理组五叶草莓果实保鲜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2%柠檬酸+3%CaCl2处理、1%壳聚糖处理和2%柠檬酸+2%VC 3种处理组的五叶草莓果实感官性状维持最好,且1%壳聚糖处理组还在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损失及丙二醛产生等方面显著优于上述两种处理组.综合各项指标考虑,五叶草莓采用1%壳聚糖处理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期可延长至6d左右,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草莓的贮藏品质,寻求适合草莓的贮藏条件,将新鲜草莓分别置于常温阴凉(20 ℃)、冷藏库(0 ℃和-3 ℃)条件下贮藏7 d,每天测定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同时监测失重率、腐烂指数和感官品质,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草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冷藏库0 ℃贮藏草莓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高于冷库-3 ℃和常温20 ℃贮藏的草莓,0 ℃贮藏7 d的草莓可滴定酸和VC含量分别为0.58%、29.8 mg/100 g;贮藏7 d时,-3 ℃贮藏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0 ℃和20 ℃处理,失重率和腐烂指数最低,分别为8.41%、8%、9.93;贮藏期间,0 ℃和-3 ℃贮藏草莓的感官品质均较好,优于20 ℃贮藏的草莓。综上可得,冷藏库0 ℃和-3 ℃贮藏草莓的品质优于常温20 ℃贮藏的草莓;冷藏库-3~0 ℃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草莓的品质,且避免草莓冻害。该研究可为草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贵州柑橘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涛  罗怿  李金强  李文云 《种子》2017,(10):110-112
以贵州不同区域主栽脐橙类、椪柑及柚类柑橘成熟期果实为试材,对各柑橘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皮颜色、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脐橙类果实、椪柑及柚类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在罗甸地区均高于其他区域,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其他区域;椪柑在全省不同区域生理品质变异系数不大;柚类中琯溪蜜柚果实单果重最大,具较高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其他品种合适.  相似文献   

11.
以水蜜桃为主要原料,采用果冻加工工艺制备果汁果冻。结果表明,采用50%水蜜桃汁、6%白砂糖、0.1%甜味剂蛋白糖FT-50、0.1%的琼脂与0.2%CMC-Na的工艺参数,可制出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宜的水蜜桃果汁果冻。果汁果冻的杀菌方式采取超高温瞬时灭菌,该方法对于VC的保持率达到了65.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的樱桃番茄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吉甜一号和千禧两种樱桃番茄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在4℃贮藏条件下贮藏16 d,定期观察其外观品质,并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以确定最优品种,同时对两种樱桃番茄果实进行气调处理(4%O2+2%CO2)、1-MCP处理和0.25 kJ/m2 UV-C辐照处理,进一步探究更有益于樱桃番茄果实的采后贮藏方式。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吉甜一号比千禧樱桃番茄果实外观品质更优,更有利于贮藏;使用0.25 kJ/m2 UV-C辐照处理能够抑制两种樱桃番茄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蛋白的流失,较好地减少了果实营养物质的消耗;使用1-MCP处理能够保持两种樱桃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效抑制果实中VC含量的降低;经0.25 kJ/m2 UV-C辐照处理和1-MCP处理均能有效保持两种樱桃番茄的品质,而气调处理虽能减少樱桃番茄的乙烯释放量,但不利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不同品种蓝靛果果实品质间的差异,确定了不同蓝靛果的开发利用方向,旨在为蓝靛果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对5个品种的蓝靛果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和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蓝精灵’平均单果重最大,极显著高于‘L32’、‘蓓蕾’和‘L54’,并且‘蓝精灵’的感官综合评价最好;L系3个品种果实较大,但是苦涩味比较重、感官评分最低;但除铁含量之外,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蓝精灵’和‘蓓蕾’;‘蓓蕾’果实指数和果纵径极显著低于其余4个品种,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活性物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并且‘蓓蕾’的风味最好,其感官评分也仅次于‘蓝精灵’。5个蓝靛果品种中,‘蓝精灵’果实大、口感好,最适合鲜食;‘蓓蕾’风味好、矿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高,适合鲜食和加工;蓝靛果L品系矿物质含量高,适合用于开发矿物质饮料。  相似文献   

14.
以久保桃为原料,对桃汁进行冷冻浓缩处理,将处理过程中果汁的发酵变化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冻浓缩方法可以很好地保持果汁的香气和成分,经冷冻浓缩的桃汁糖度提高一倍。用浓缩后的桃汁与加糖处理的桃汁进行发酵对比,两者发酵强度均很高。与果汁加糖相比,冷冻浓缩果汁发酵后的成品酒香气及口感均明显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南瓜籽油的溶剂提取法,分别使用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提取南瓜籽油,确定南瓜籽油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醚,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5 h,南瓜籽的出油率为47.29%.气相色谱分析南瓜籽油表明,南瓜籽油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16.
在(0-0.5)℃、相对湿度(RH)85%~90%(高湿低冷)环境条件下,对北京33号桃果实进行了3个不同处理的贮藏保鲜试验,A组(添加吸收剂高锰酸钾0.05%和纳米银0.2%)、B组(只添加高锰酸钾0.5%)、C组(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组在贮藏保鲜30天内,能有效地抑制乙烯的释放、减缓果肉硬度下降、降低VC损失、保持桃果实的色泽与味道。  相似文献   

17.
Citrus fruit are non-climacteric. However, exposure to exogenous ethylene, e.g., during ethylene degreening, stimulates various ripening-related processes in the peel tissue, such as destruction of the green chlorophyll pigments and accumulation of orange/yellow carotenoids. Nonetheless, it is not yet known whether exogenous ethylene affects internal ripening processes in citrus flesh.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examined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ethylene on taste, aroma, perceived flavor,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various citrus fruit, including ‘Navel’ oranges, ‘Star Ruby’ grapefruit and ‘Satsuma’ mandarins. Exposure to ethylene enhanced peel color break, and respiration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s in all citrus fruit tested. However, ethylene degreening had no effect on juice total soluble solids and acid contents, and had only minor effects on contents and composition of juice aroma volatiles. Moreover, sensory analysis tests revealed that ethylene degreening did not affect the flavor of oranges and grapefruit, but marginally impaired sensory acceptability of mandarins; the latter change could be attributed, at least partially, to storage of the fruit for 5 days at 20 °C. Nevertheless, ethylene degreening did not enhance off-flavor perception or accumulation of off-flavor volatiles, nor had any effect on levels of health promoting compounds such as vitamin C, total phenols and flavonoids, or antioxidant-activity of citrus juice. We conclude that although ethylene affects peel color break, it is probably not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internal ripening processes in citrus fruit and, therefore, does not impair internal fruit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成熟度枣果品种在生长期中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同一时期不同品种枣果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糖含量变化(Y)与生长期(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8702+0.559978X,掌握了枣果的营养变化特点和生长规律,旨在为枣果水溶性多糖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