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亦可通过吸血昆虫或创伤 而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2.
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病。此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兔清水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两季是本病发病高峰期,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可感染,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可引起大批家兔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80%~90%。不仅给养兔户带来巨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又被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常呈现散发流行。巴氏杆菌属于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患病牛的全身各个脏器组织体液分泌物中,致病原主要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传播感染。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条件性因素,通常不会表现出致病能力,当外界环境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价值缺乏等应激因素刺激时,导致牛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为该种致病菌繁殖传播提供条件。牛巴氏杆菌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牧区各个养殖场中普遍存在,对畜牧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河南某兔场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死兔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核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阳性;细菌分离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HN0604株;特异性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结果显示,该细菌为荚膜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株HN0604人工感染兔后,复制出纤维素性化脓...  相似文献   

5.
第一讲 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兔传染性鼻炎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前也称兔败血杆菌病,兔败血巴氏杆菌病。 一、诊断要点 1.本病在秋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可达20%~70%。发病率同卫生状况、兔只抵抗力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力有关。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而传播。  相似文献   

6.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传染病.本病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疾病,因病菌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样的临床症状多以败血症、鼻炎、肺炎和中耳炎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巴氏杆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  相似文献   

8.
由兔场的鼠分离出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该场病兔分离出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血清型,对小白鼠、兔的致病力相同.而在某兔场的灭鼠期间,观察到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明显下降。因此认为鼠很可能是兔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一种健康带菌动物和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败血性传染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的,叫猪肺疫,感染兔的,叫兔巴氏杆菌病,各种畜禽都带菌,传染源广泛。最急性很快死亡,急性死亡率能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从福建省某兔场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病死兔的鼻腔分泌物和肺脏样品中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PM211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2108。将2种分离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兔后,能复制出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变与临床自然发病病例相同的病兔,且能从人工感染试验兔的肺脏样品中回收到相应的攻毒菌株,表明该兔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211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2108对不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但都对氨苄西林、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畜禽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兔群中危害很大,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大批死亡,特别是青年兔感染机率多,给养兔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3.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守龙 《畜牧与兽医》1994,26(4):170-171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崔守龙(安徽省滁县地区畜牧兽医站)1993年2月25日,滁州卫校的实验动物兔突然发病,3天死亡了14只。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认为该病是一起由气温突变为诱因的兔的豆状囊尾蚴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所造成的传染...  相似文献   

14.
试研制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共计16.3万头份。疫苗安检、菌检均合格,效力检验试验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总保护率为100%,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总保护率为84%,疫苗分派山东多家养兔单位应用,反馈信息表明,疫苗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研究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作用。用传统水煎法制备菪可轮蒲水煎液,用HPLC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中龙胆苦苷浓度,并用龙胆苦苷浓度标定复方药物浓度,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建立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测定浓度为0.0232mg/mL的菪可轮蒲水煎液,在感染前和感染后给药方式下,分别给予0.1、0.3、0.5mL药物时对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菪可轮蒲水煎液浓度为0.0464mg/mL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5mm,MIC值为0.0029mg/mL,经病理剖检、细菌镜检、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表明死亡率为75%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体内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且预防组各组和治疗组各组小鼠死亡率依次为58.3%、41.7%、83.3%、66.7%、58.3%和91.7%。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菪可轮蒲水煎液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且其预防作用较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传染病。本病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疾病,因病菌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样的临床症状多以败血症、鼻炎、肺炎和中耳炎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细菌性传染病[1]。由于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主要有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结膜炎、中耳炎、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2]。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高达60%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引起兔大量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病。此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免清水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两季是本病发病高峰期,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年龄的家兔均可感染,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可引起大批家兔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80%~90%。不仅给养兔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巴氏杆菌病多由溶血性或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嗜肺巴氏杆菌的致病性较弱,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偶尔引起动物的呼吸道感染.现将一起较为少见的狐螨病继发急性嗜肺巴氏杆菌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畜禽(如兔、猪、牛、鸡等)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动物之间具有传染性,人亦可能感染。兔的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各种年龄、品种的兔均易感染,2~6月龄兔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原菌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兔排泄物、分泌物中含细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