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媛 《广西林业科学》2013,(2):156-158,177
以Me-TBZ、CBZ和DDAC 3种药剂为主要配方由低向高浓度设3个梯度,分别以蒸馏水、75%酒精做溶剂,配制6种复合配方处理马尾松试材进行防蓝变野外试验,清水处理做对照。结果表明:质量百分比为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0.50%~1.00%、甲基硫菌灵(Me-TBZ)0.05%~0.15%、多菌灵(CBZ)0.05%~0.15%复合试剂对马尾松木材防蓝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18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边材为试材,采用4种杀菌剂、3种变色菌进行室内防蓝变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抑菌效果优于五氯酚钠,可作为五氯酚钠的低毒替代药剂用于木材防蓝变侵袭。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热处理材不具备防霉变效力,且较未热处理材更易发生霉变,为 了其推广应用的健康,需采用技术手段提升其防霉变效力。马尾松热处理木材经抽提后,其霉变防治效 力均未超过 75%;5% 硼化物先预处理木材,再以 180、200、220 ℃分别热处理 1、3、5 h,其获得的最 高霉变防治效力为 41.7%。预处理在一定程度能够增强马尾松热处理材的霉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马尾松、尾叶桉、马占相思和南洋楹4种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KJQ、TRQ、WAQ 3种涂料与防腐剂复配处理木材,研究复配涂料对木材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JQ复配涂料处理对提高马尾松的耐腐性能较其它2种涂料好。经KJQ复配涂料处理后,马尾松、尾叶桉、马占相思和南洋楹木材的耐腐性能由原来的稍耐腐等级提高到强耐腐等级,其中KJQ涂料与DDAC、IPBC和SGB 3种防腐剂活性成分复配后的处理材耐腐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竹木制品的防霉防变色性能,及提高处理药剂的抗流失性,采用多菌灵(CBZ)、多菌灵与三唑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分别处理马尾松试材后,在试材表面涂刷不同的疏水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材中CBZ、三唑化合物的流失性能.结果表明,涂刷疏水剂后,处理材中CBZ、三唑的固着率显著提高,其中水性清漆的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是我国松属树种中地理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南方的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文中从物理力学性能、纤维特性以及渗透性等方面论述了马尾松木材材性特点,介绍了马尾松木材干燥及脱脂处理技术、木材蓝变及其防治方法,总结了马尾松木材在实木利用、人造板生产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马尾松木材加工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木、竹、藤材的变色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木材变色的机理、类型、成分和影响因素, 木材变色的预防和消除以及生物防治等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 综合论述了木材、竹材和藤材的变色防治研究现状,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低毒或无毒、高效、多功能的防变色剂的研制开发仍是木材工业变色防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2)开展色变脱除, 恢复已变色材原有颜色和价值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3)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 污染小, 成本低, 应加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4)通过热处理或光辐射等手段, 诱导木、竹、藤材变色, 进行调色处理, 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5)与木材相比, 竹材、藤材变色的研究落后, 尤其是藤材变色, 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油浴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尺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采用石蜡油和植物油浴热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浴热处理木材中,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都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在低温和浸泡时间短条件下,石蜡油热处理材的ASE优于植物油热处理材的ASE;而在高温或浸泡时间长条件下,植物油热处理材的ASE优于石蜡油热处理材的ASE。  相似文献   

9.
木材保护药剂SBB处理马尾松材后对木材湿胀性、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材的气干湿胀率与未处理材相比有所增大,(NH4)2HPO4与SBB质量配比对试材湿胀率的影响不明显。质量比为1∶3的(NH4)2HPO4与SBB的混合液以10%浓度处理的试材的体积湿胀率为最小,且该混合液处理的试材阻燃性能最佳。随着药剂处理浓度的增大,处理材顺纹抗压强度增大较明显,处理材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铜防腐剂及百菌清处理3种木材的野外耐久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亮 《木材工业》2006,20(5):11-13
在广东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同剂型的季铵铜(ACQ)、柠檬酸铜(CC)、百菌清(CTL)及铜铬砷(CCA)处理马尾松、湿地松、毛白杨后的野外埋地耐久性能的结果表明:毛白杨防腐处理后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使用,可以用于快速初步评价防腐剂的野外耐久性能;吸药量6.4~8.5 kg/m3时,CTL处理后的木材不宜在与地接触的条件下使用;湿地松的ACQ-B 及 CC防腐、防白蚁效果相当;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6.0~6.8 kg/m3 时,ACQ-B、CC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效果较好,防白蚁的效果尚可;对于马尾松、湿地松,吸药量约10 kg/m3时,ACQ-B、CC、CCA处理的试材埋地6年后,防腐、防白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在~(60)—γ射线对马尾松木材改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马尾松木材的超微结构、纤维素结晶度、自由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木材的结晶度关系到木材的主要力学性质,是研究木材的重要参数;分析木材的超微结构,可以直接了解木材组成上的变化;木材自由基的变化,从纤维素分子结构上可看出辐射对木材结构的影响。这几方面的研究,将有助子对马尾松木材材性的分析。二、材料与方法试验用材样木5株,采自福建南平西芹,为成熟的马尾松茎干,树龄69—82年,总材积10m~3。根据国家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高温高压水作为传热介质,在水热处理温度为140℃,160℃,180℃,200℃,水热处理时间为1 h,3 h,5h的条件下对40年生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木材进行高温热处理,以饱和蒸气提供高压条件,研究马尾松木材在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颜色变化,并分析处理材颜色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马尾松木材颜色从明黄色向深褐色转变,木材明度值降低,总体色差增加;木材总体色差与木材三大素变化呈一定相关性,其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减少而增加。与热处理时间相比,热处理温度对马尾松木材颜色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板材的脱脂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产马尾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用碱性药剂对马导松板进行脱脂处理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温度、浓度,时间以及水与木材体积比对脱脂效果的影响与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马尾松纸浆材制浆性能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种源马尾松纸浆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与纸浆性能。结果表明:福建武平、广西岑溪、广东信宜3个外地种源马尾松木材的α-纤维素含量、纤维长度、长宽比以及纸浆的裂断长、耐破指数均大于闽北当地种源,苯醇抽出物含量低于闽北当地种源;不同种源马尾松木材的纸浆得率十分相近,而广东信宜种源马尾松木材密度高于其他3个种源,其单位体积木材可制得更多的纸浆;马尾松3个外地种源比闽北当地种源更适合用于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15.
蒸汽热处理马尾松木材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本地的马尾松为试材,采用自制的小型热处理木材实验装置进行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实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以及升温速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马尾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经热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与未处理材相比,其顺纹抗压强度下降了1.823%~11.084%,抗弯强度下降了0.259%~34.451%,体积干缩湿胀率也有所降低.经综合分析并考虑到热源损耗及尺寸稳定性,得出马尾松木材的热处理最佳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90℃,热处理时间2h,升温速度15℃/h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择了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敌克松5种药剂进行试验,测定5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樟子松出苗后进行药剂喷施,试验的5种药剂均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敌克松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使用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树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4.8%,多菌灵的防治效果次之,使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2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1.6%。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较低,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效。生产中建议在樟子松出苗后,使用敌克松、多菌灵喷雾进行处理防治樟子松苗木猝倒病。  相似文献   

17.
泡桐材变色类型的确定及变色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德龙  陈玉和 《木材工业》1998,12(2):20-21,32
对泡桐材变色类型的研究表明,泡桐材变色存在着真菌变色。同时从新伐的泡桐木材中分离出两种真菌,经鉴定是链格孢菌和一种根霉菌,这两种真菌可引发泡桐木材变色。  相似文献   

18.
山毛榉的防霉、防变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随着家庭装修业的不断兴起,对木材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山毛榉Fagus因其花纹美丽、材性好、表面光滑等诸多优点而成为家庭装饰的常用木材。目前国内的部分山毛榉材是从俄罗斯、欧洲等国进口,由于山毛榉本身内含物比较多,加之采伐后含水率较高,因此在原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易出现霉变、变色等缺陷。受成都华锦进出口有限公司委托,我们采用不同的防霉剂对山毛榉材进行处理,并进行一系列防霉、防变色试验,拟寻求一种较理想的药剂,以减少山毛榉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培养基:琼脂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要成分为氯化锌、磷酸二氢铵及复合铜盐(硝酸铜+醋酸铜)的三种药剂对马尾松和桉树木材做浸渍处理后再进行短周期加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热处理木材失重率和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木材的失重率和耐腐性能均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氯化锌药剂热处理木材在较高温度下对木材的失重率影响最大,具有明显加速热处理反应的作用;但是在同样的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浸渍氯化锌和复合铜盐的热处理木材耐腐性明显优于未加药剂的热处理木材。三种药剂中,由复合铜盐浸渍处理的木材经190℃热处理后能达到强耐腐等级。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双剂扩散法是把生湿材先浸在一种水溶性防腐剂溶液中,然后再浸在第二种水溶性防脔剂溶液中;当这两种防腐剂扩散进入到木材内的游离水中后,就相互起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对真菌和昆虫有毒性的、基本上不溶于水的、非洗失性的化合物,并能持久存在于木材中。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生湿圆柱材。防腐剂主要扩散进入圆柱材的边材。所需设备比较简单,处理费用较低,操作过程容易,适于在没有压力法防脔设备的地方,对刚采伐的生湿圆柱材进行处理。我们鉴于双剂扩散法的有效性,曾就浙江省所产杉木、马尾松、金钱松、擦树和加拿大白杨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