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酿酒用小麦的产量,促进桐梓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贵农麦31和贵农29为材料,比较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农麦31播期为10月17日时,成熟期为5月16日;产量最高,为460.04 kg/667m2;株高较高,为77.40 cm;穗长最长,为10.38 cm;有效穗数为17.26万穗/667m2,穗实粒数为45.3粒/穗;千粒重为62.6 g。贵农29播期为10月24日时,成熟期为5月22日;产量最高,为486.83 kg/667m2;基本苗数、最高苗数、主茎叶片数均最多,分别为7.37万株/667m2、23.77万株/667m2、4.68片/株;株高为84.84 cm;穗长最长,为10.38 cm;有效穗数为18.56万穗/667m2,穗实粒数为46.8粒/穗;千粒重57.8 g。因此,在桐梓县种植贵农麦31的推荐播期为10月17日,种植贵农29的推荐播期为10月24日。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其叶片中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便分析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调查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的越冬率,并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叶片中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播期对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在8月16日、8月23日、8月30日、9月6日4个不同播期处理中,播期1和播期2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播期3和4的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这与其越冬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适期早播可提高冬油菜的越冬率,而播期影响冬油菜的越冬率主要是不同播期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3.
静宁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静宁10号为指示品种,在静宁县山旱区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播期试验。结果表明,9月29日播种的冬小麦综合性状较好,折合产量最高,为6 344.4 kg/hm^2,较当地传统播期10月13日播种增产1 583.3 kg/hm^2,增产率33.25%;10月8日播种折合产量6 138.9 kg/hm^2,较当地传统播期播种增产28.94%。建议静宁县山旱区种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静宁10号的适宜播期以10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播期对小麦新品种‘泰科麦31'干物质积累转运、叶面积指数、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结构的影响,于2019—2021年小麦生长季进行‘泰科麦31'不同播期试验。设置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和10月30日4个播期,依次记作SD1、SD2、SD3和SD4,测定不同播期下‘泰科麦31'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结构。系统分析了‘泰科麦31'不同播量对其干物质积累转运、叶面积指数、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D2处理下‘泰科麦31'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中拔节到开花阶段和开花到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在SD2处理下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为SD2>SD1>SD3>SD4;在越冬期和返青期,播期对‘泰科麦31'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的趋势为SD1>SD2>SD3>SD4,但在返青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为SD2>SD3>SD1>SD4;15~25 d是‘泰科麦31'籽粒灌浆的快增期,在25 d时籽粒灌浆速率达到最高,25~30 d是‘泰科麦31'籽粒灌浆的缓增期,SD4的籽粒灌浆的增长要明显高于其他播期;SD2处理下‘泰科麦31'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可知,SD2产量最高的原因得益于SD2处理下的穗数最高。  相似文献   

5.
选用9个冬油菜品种进行引种和栽培试验,连续两年对9个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越冬率和产量测定,对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品种进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和陇油8号在榆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667秆产量可达到158~169kg。播期试验表明,8月15日至8月25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高,8月20日播种越冬率最高(92.3%),8月15日之前播种随播期提前,越冬率下降;8月25日之后播种,随播期推迟越冬率下降,9月3日播种越冬率和产量下降明显。密度试验表明:密度50000株·667m-2时越冬率最高(91.3%),密度大于50000株·667m-2后,随密度增加越冬率降低;密度小于50000株·667m-2时,随密度下降越冬率降低。结论:榆林地区种植冬油菜可以安全越冬,并取得高产,适宜榆林地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为陇油6号和陇油7号,最适播种期在8月20日左右,最佳播种密度为50000株·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6.
春松花菜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露地栽种条件下,从10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不同播期的松花菜均能实现花球正常生长,其生育期随播种期推后而逐渐变短;在漫长的冬季育苗及田间生长情况下,松花菜植株尽管存在品种间差异,但均会出现生长点坏死情况,部分品种出现毛花、早花及绝收现象。适宜春松花菜种植的类型生育期宜在75~85 d的品种,如浙091、庆农65日等。  相似文献   

7.
对国审小麦品种济麦22号进行生物学栽培试验,采用顺序排列、2次重复试验设计.结果表明:①播期在越冬以前≥0℃积温为558.4~712.1℃,为最佳播种期;②各叶龄期的出叶速度是倒1~4叶需9.6d,冬前叶为5.6d,越冬期为34.7d;③10月1日前播种的在越冬期前出现分蘖高峰;④早播的穗分化时间早,穗分化的历期长,利于大穗形成;⑤从干物质积累看,10月1日之前播种均高于其他各期,平均为1 556.9kg/667m2;⑥灌浆速度以9月24日至10月8日播种的为高,千粒质量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号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播种,因苗管理,可获得理想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马铃薯“丽薯6号”产量与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进行不同播期试验,探讨不同播期对马铃薯丽薯6号产量与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生育期和产量、产值有着显著影响;第5播期(12月25日)产量和产值最高,折合单产达55 313.88 kg/hm2,产值达16.63万元/hm2,产量第2位为第4播期(12月15日)达50 380.30 kg/hm2,产值第2位是第3播期(12月5日)为15.63万元/hm2;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冬作马铃薯丽薯6号最佳播期为12月5-25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宁夏地区桥式塑料大棚叶菜安全越冬的合适播期,以5种半耐寒叶菜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其生育期内环境因子以及叶菜生育特性、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应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各种叶菜的最适宜播期。结果表明:冬季棚内最低气温为-4.4℃(大于5种叶菜生长所需最低温度),宁夏地区桥式大棚内叶菜可越冬,5种叶菜均在第5播期(1月10日)的生育期最短,第1播期(12月1日)部分品质略优于其他播期,但产量和经济效益在第2播期(12月11日)整体较高。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冬季桥式塑料大棚内芫荽、菠菜、油菜、苔菜和苦菊安全越冬的最适播期分别是12月11日、12月11日、12月21日、12月21日和12月11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科尔沁沙地3种2年生紫花苜蓿品种越冬前后根颈非结构碳氮含量对末次刈割时间的响应。【方法】选择3种2年生紫花苜蓿(WL168HQ、WL298HQ、佳盛),在不同时间(2020年8月11日(C1)、8月26日(C2)、9月13日(C3)、9月27日(C4)、10月13日(C5))进行末次刈割,于2020年10月15日(T1)、11月10日(T2)、2021年3月10日(T3)、4月10日(T4)、5月10日(T5)挖根采样,测定3种紫花苜蓿越冬前(T1、T2)和越冬后(T3、T4、T5)根颈中的非结构碳氮含量。【结果】越冬前随时间推移,3种紫花苜蓿不同末次刈割处理根颈淀粉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越冬前11月份和越冬后3月份,WL298HQ品种C2刈割处理根颈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末次刈割处理(P<0.05);越冬前11月份和越冬后4月份,佳盛品种C2刈割处理、WL168HQ品种C3处理根颈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末次刈割处理(P<0.05)。从秋冬到翌年返青,根颈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晚秋时节(T1),3种紫花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西北玉米生态区春、秋季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该区域玉米的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年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3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早熟品种青青700、中熟品种桂单0810和晚熟品种华优168)为试验材料,春播设6个播期处理:2月20日(T1)、2月27日(T2)、3月6日(T3)、3月13日(T4)、3月20日(T5)和3月27日(T6);秋播设5个播期处理:7月28日(T7)、8月4日(T8)、8月11日(T9)、8月18日(T10)和8月25日(T11).分别调查玉米的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随播期推迟,春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缩短,其缩短时间主要体现在播种至抽雄阶段,抽雄至成熟阶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秋播玉米全生育期逐渐延长,其延长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平均延长天数占全生育期延长天数的59.6%.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在春播和秋播中随播期的推迟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春播对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出籽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早、中熟品种的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其最大值均出现在T2处理;对晚熟品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3处理.秋播不同播期对早熟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8~T9处理;对中熟品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均为T8处理;对晚熟品种穗长、百粒重、出籽率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最大值出现在T7~T8处理.[结论]春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早、中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程度大于晚熟品种;秋播玉米随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中熟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较早、晚熟品种强.百粒重是影响春播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出籽率是影响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秋播产量的共同因子.桂西北春播玉米早、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在2月下旬—3月上旬,晚熟品种可略为延迟,但最迟不宜超过3月中旬;秋播玉米的适宜播期在7月下旬—8月初.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艾玛土豆1号适宜本地区的种植时间。【方法】以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艾玛土豆1号脱毒一级种薯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播期对该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马铃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第3播期5月7日(6698. 13 kg)第4播期5月17日(2311. 16 kg)第2播期4月27日(1438. 5 kg)第1播期4月17日(1336. 45 kg)第6播期6月6日(1208. 16 kg)第5播期5月27日(1026. 07 kg)第7播期6月16日(1011. 17 kg)。【结论】在日喀则市自然条件下,艾玛土豆1号最适播期是第3播期,即5月上旬最适宜。  相似文献   

13.
以松花菜品种力禾青梗100天为材料,设置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平衡施肥)、T2(平衡施肥+3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平衡施肥+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和T4(平衡施肥+12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松花菜花球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数量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K2,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2~T4处理)有助于提高松花菜花球营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物质的数量与含量。与CK2相比,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P<0.05)提高17.6%;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Ca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14.3%和36.8%。T2、T3、T4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挥发性物质数量分别比CK2增加8、12、13种,酮类物质含量较CK2分别增加3.4、2.9和7.1倍。另外,与CK2相比,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具有青香、果香和花香味的特征性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基于营养品质指标和挥发性物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个处理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T3>T2>T4>CK2>T1>CK1。在本试验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化肥减量30%的平衡施肥方案配施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
选用早熟和中熟粳稻各4份,研究播期[5月5日(T1)、5月11日(T2)、5月17日(T3)、5月23日(T4)、5月29日(T5)、6月4日(T6)、6月10日(T7)、6月16日(T8)、6月22日(T9)、6月28日(T10)]对早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播期下早中稻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基于产量和垩白度,采用GGE双标图对试验材料和播期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黄淮海地区水稻大田种植中适宜水稻类型和播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具有极显著影响。早中熟水稻的播种至抽穗时长总体上均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而生育期的变化因试验材料而异,在T1播期下,早中稻生育期均最长,中稻在T6播期下生育期均最短。茎秆长度、茎秆直径、剑叶长度等在早稻中变幅较大,而单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中稻中变幅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早中熟水稻产量总体均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其中,早稻A1(TH2)、A2(华香粳2号)和A4(金稻272)均在T4下产量最高,分别为5 902.09 kg/hm2、5 569.03 kg/hm2和8 ...  相似文献   

15.
自然降温条件下对兰黑粒小麦进行播期试验,测定其越冬期与抗寒性相关的部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越冬生育进程的推进,3个播期下叶片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先减后增;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从单个取样日期来看,低温前期各指标不同播期间差异不大;低温中后期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播期间表现为T2T3T1,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为T1T3T2,POD活性为T1T2T3。(3)综合各生理指标,本试验条件下10月23日(T2)是兰黑粒小麦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喷施棉花脱叶剂后油菜的最佳适播期,以常规油菜中双1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10月11、14、17、20、23日,分别以T1、T2、T3、T4和T5表示),在T2播期完成时在土壤上喷施棉花脱叶剂及清水(对照),研究喷施棉花脱叶剂对后茬不同播期油菜种子出苗率及幼苗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后,T1和T2播期油菜种子出苗率和幼苗鲜重显著低于对照,T1播期油菜种子发芽势和苗高也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播期油菜出苗率、发芽势以及幼苗性状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播期不同对油菜种子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性状影响显著;T3播期脱叶剂处理和对照的幼苗性状均表现最佳。油菜最佳适播期为T3时期,且在油菜直播后喷施脱叶剂显著影响油菜种子正常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哈尔滨地区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寻求适宜播期,促进玉米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米主栽品种‘宏育29’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T1为4月25日,T2为5月6 日,T3为5月11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T1、T2处理生育期日数延长;T1、T2处理在抽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生长率明显高于T3处理,干物质积累向果实转移量增大,其产量分别增加435.1 kg/hm2和1621.9 kg/hm2;T2处理在3个处理中最优,水热等气候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结论】适宜播期可充分利用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延长玉米生育期日数,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及在籽粒中的分配,提高玉米产量。哈尔滨地区玉米适宜播期为5月4日—5月6日,但适播期应考虑春季土壤水分或春季第一场透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华北平原东南部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徐麦33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9月30日(传统播期)、10月10日、10月20日和10月30日4个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物生长量、土壤含水率及产量的影响不同。不同时期播种冬小麦均能完成完整的生育进程,随播期推迟,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呈加快趋势。分蘖前,冬小麦生长速度依次为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分蘖后,各播期生育进程逐渐趋于一致。迟播会抑制叶面积指数的增长,推迟越久抑制作用越明显,拔节期和乳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均依次为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播期差异对拔节期小麦干物质累积影响最大,10月10日、10月20日和10月30日播种的干物质总量分别较9月30日降低18.6%、37.9%和59.7%;成熟期穗重以10月30日最大,为22.10 g,分别较9月30日、10月10日和10月20日增加2.16 g、1.62 g和1.86...  相似文献   

19.
为了顺应当前气候变化,实现鲁西南地区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以该区小麦主栽品种泰农18(大穗型)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9月27日、10月3日、10月9日、10月15日、10月21日)和播量(基本苗数量120万株/hm~2、240万株/hm~2、360万株/hm~2)对该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高产的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量随播期推迟、播量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单位面积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播量增大而增多;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二者均随播量增大而减少。鲁西南地区泰农18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5日、适宜基本苗数量为240万株/hm~2,其中,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为10月9日播种、基本苗数量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