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的年龄与生长的关系。【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的采样观察,运用经典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性状。【结果】开都河长身高原鳅,年龄均值为3.06±0.11+,年龄结构不符合正态分布,优势年龄个体2+;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3 3L2.809 4(R2=0.745 9);体长和肠长的关系式为: LI=0.730 L -2.74(R2=0.981 8);长身高原鳅渐进体长L∞=23.75 cm,生产系数k=0.64,W∞=97.42 g,t 0 = - 0.70,ti=9.14+ ;种群总体(n=139)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 = 23.75 (1-e-0.64 (t + 0.7)) 和Wt= 97.42 (1-e-0.64 (t + 0.7))2.809 4。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27.20±1.80和K=0.88±0.26。【结论】塔里木河流域开都河长身高原鳅属于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结果]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14/年.叶尔羌高原鳅的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138/年和0.285/年,该种群目前开发不合理.叶尔羌高原鳅属于r-选择生活类型鱼类.在生态资源管理中,叶尔羌高原鳅最大持续渔获物MSY=0.000122,捕捞努力量FMSY=0.006 85.[结论l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大个体鱼类数量锐减,繁殖潜力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型化趋势明显,种群资源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方法】2015~2016年,采样观察对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2.80±0.286+,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1+;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87 2L2.506(R2=0.878);体长和肠长的关系式为: LI =3.091 3 L-50.588(R2=0.795 5);上游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69.57 cm,生产系数k=0.12,W∞=3 610.79 g,t0 = - 0.65,ti=1.65+ ;种群总体(n=40)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 = 69.58 (1-e-0.12 (t + 0.65)) 和Wt = 3 610.79 (1-e-0.12 (t + 0.65))2.506。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12.38±1.69)和K=(72.71±1.62)。【结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属于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叶尔羌高原鳅在高盐碱水域环境的摄食和生长,本研究通过鱼类生物学和渔业资源调查等研究方法,对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阿拉尔周边排碱渠和台南河等3个不同水域的叶尔羌高原鳅样本237尾、水生生物和水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口裂较大,下口位,有高原鳅属鱼类类似的摄食器官和肠道,体肠比约为1,杂食性偏肉型;3个不同水域水质和水生生物差异较大,叶尔羌高原鳅适口饵料缺乏,摄食强度明显降低,抢食现象严重,残食现象明显,成活率差,生长性状不稳定。研究表明: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应对不同水域,摄食形态未发生改变,但其食物组成有所变化,长期的适应中摄食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鱼苗培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塔里木河流域阿拉尔河段叶尔羌高原鳅天然捕捞的鱼苗,进行了为期45d的室内人工培育试验,并就其体重、体长以及成活率,病害等做了一些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人工养殖下,叶尔羌高原鳅鱼苗体重分布范围1-8g之间,体长分布范围2-6 cm,成活率33.3%。期间,有70%鱼苗感染小瓜虫,烂尾病,水霉病,试验中用4%食盐水+4ppm的福尔马林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盐碱胁迫下机体耐受和行为变化。【方法】以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生态急性毒理学试验方法,限定低温环境(13±0.5)℃,测定不同盐、碱浓度下高原鳅属鱼类耐受和喜好程度,分析低温环境中盐、碱胁迫对塔里木河水系特有叶尔羌高原鳅毒性影响。【结果】p H 6.5~7.5、温度(13±0.5)℃下,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0870‰、15.2560‰、14.1960‰、13.2990‰、12.9180‰,安全值为4.1676‰;叶尔羌高原鳅12、24、48、72、96 h时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1590、9.9776、9.5076、8.6485、4.5220 g·L~(-1),安全值为2.7179 g·L~(-1)。对于盐碱胁迫下,叶尔羌高原鳅行为喜好程度则表现出4‰为主要盐度喜好停留区,而3~4 g·L~(-1)则为碱度喜好的范围值,行为特点相类似。研究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下盐碱毒性耐受有所减缓,行为喜好表现有所不同,塔里木河水的盐碱化严重抑制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发育,造成其资源锐减。【结论】本研究旨在为叶尔羌高原鳅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开都河新疆裸重唇鱼的系统生物学。【方法】 2017~2019年通过采集开都河新疆裸重唇鱼,运用经典生物学方法,观测其分类形态、分析年龄与生长,研究生物学特性。【结果】 开都河新疆裸重唇鱼,形态特征与其他水系差异小,体背色泽差异较大;年龄范围1~8+,均值为5.08±0.17+,不符合正态分布,个体优势年龄6+;体长和体重均值分别为(16.76±5.66) cm和(71.56±5.66) g,不符合正态分布;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51 9L2.466 5(R2=0.932 7),属异速生长;体长与其他性状成直线相关;新疆裸重唇鱼渐进体长L∞=37.72 cm,生长系数k=0.133 8,W∞=375.77 g,t 0 = - 1.75,ti=7.03+ ;种群总体(n=139)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 = 37.72 (1-e-0.133 8 (t + 1.75))和Wt =375.77 (1-e-0.133 8 (t + 1.75))2.466 5。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7.85±1.03和K=1.70±0.84。【结论】 开都河新疆裸重唇鱼栖息于上游段,喜冷水,外形色泽不同,年龄组成较大,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较稳定,拐点年龄较大,生长缓慢,资源锐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生物学研究.[方法]2008 ~2010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采样观察,进行有关生物学的测定分析.[结果]发现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形态特征有所不同,群体特征也体现出不同点;尤其是体长和体重,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河段所表现的关系不一样;沙雅段:体长和体重为Y=0.062 8X2.327 2,R2=0.7564;体长和空壳重的关系式为:y=0.047 3 X24039,R2=0.814 5,其中n=151;体长和体高线性相关:Y=0.117 7 X+0.713 6,R2=0.228 6;体长和头长的关系式为:Y=0.270 6 X-0.2462,R2=0.692 6;体长和尾柄长关系为:Y=0.202 1 X-0.352 8,R2=0.382 7;体长和吻长的关系:Y=0.106X-0.054 8,R2=0.44;体长与口裂长宽的关系为:Y长=0.087 3 X-0.035 5,R2=0.382 5、Y宽 =0.091 4X +0.016 4,R2=0.4325;体长与胸、腹、臀长关系为:Y胸 =0.18 X-0.178 7,R2=0.252 9、Y腹=-0.04X+2.247 7,R2=0.0049、Y臂 =0.072 4 X+0.546 4,R2=0.042 6;体长与内外须及颌须的关系式为:Y内=0.058 2X+0.2,R2=0.097 3、Y外 =0.056 9 X+0.218 6,R2 =0.215 7、Y颌须=0.036 1 X+0.542 1,R2=0.029;丰满度系数为K=(W/L3)×100,K=1.400 61.[结论]塔里木河沙雅段叶尔羌高原鳅异速生长不明显,生长较为稳定,小型化严重,捕捞强度过大,资源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9.
叶尔羌高原鳅,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而分布于疏勒河、弱水(包括嘎顺诺尔、索果诺尔)水系的,则为其亚种——河西叶尔羌高原鳅。1998-2007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人员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地观察和研究。特对叶尔羌高原鳅引种试验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初步探讨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本实验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其他鱼类资料和前期所做的预实验结果相互结合设置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孵化率最高;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盐度4‰孵化率最高;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溶氧12mg/L孵化率最高。初步探究叶尔羌高原鳅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孵化水体温度为18℃、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同时为保护和开发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高原鳅的分类及其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于2014—2015年在塔里木河上游采集2种高原鳅属鱼类,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有关生物学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隆额高原鳅和长身高原鳅的外形特征差异不明显,均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斑点和花纹,隆额高原鳅体长为(16.05±3.19)cm,雌雄间体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为(28.66±6.60)g,为匀速生长。长身高原鳅体长为(10.23±2.21)cm,体重为(13.57±5.02)g,雌雄个体间体重差异显著(P0.05),为异速生长。隆额高原鳅生物学性状中体长与体重和尾柄长与体重的关系相近,尾柄长可作为关键选育因子指标。2种高原鳅生活的适宜水温为8~22℃,食性均为杂食偏肉,3—7月为繁殖期,绝对怀卵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碱度和体质量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呼吸和排泄等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度和体质量对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和排氮率有显著影响(P0.05)。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随盐度增加先升后降,盐度5g·L~(-1)有峰值;叶尔羌高原鳅排氮率则与之相反,盐度20 g·L~(-1)时排氮率0.084 mg·(g·h)~(-1)。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随碱度先升后降,当碱度1.922 mmol·L~(-1)到达峰值;叶尔羌高原鳅排氮率则与耗氧率变化趋势相似。叶尔羌高原鳅的耗氧率和排氮率随体质量的增大在不同盐、碱度下不同。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排氮率随盐、碱度的增大而降低,分别在盐度5 g·L~(-1)和碱度11.922mmol·L~(-1)时该鱼耗氧率/排氮率随体质量增大。研究显示,盐、碱度和体质量对渗透调节起到重要作用,使得呼吸和排泄表现明显不同,当水体盐度5 g·L~(-1)和碱度11.922 mmol·L~(-1)时叶尔羌高原鳅呼吸和排泄表现正常,可能与Na+/K+-ATP活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人工养殖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量和主要消化酶的昼夜节律。在水温恒定(20±0.5)℃条件下,观察叶尔羌高原鳅在08:00、11:00、14:00、17:00、20:00、23:00、02:00和05:00时的摄食情况,并计算其摄食量;测定昼夜演替下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20:00至次日02:00区间内摄食较多,其中摄食峰值出现在23:00;昼夜变化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23:00,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高值出现在02:00;4种消化酶活性最低值均为14:00。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属于日伏夜食型,夜间设置定时投喂,可促进叶尔羌高原鳅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4.
叶尔羌高原鳅是重要的冷水性小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叶尔羌高原鳅的生态特性资源分布等,将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和资源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主要消化酶的影响规律。在(20±0.5)℃水温下,将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d,并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时其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脏和幽门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并计算消化道指数。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饥饿状态下消化道组织有所萎缩,肝指数、肠指数、胃指数和幽门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肝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酶活力前期变化不明显,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消化酶均呈下降趋势,在饥饿的第15~第20天下降幅度最大,此后饥饿虽继续加深,但活性下降不明显。说明,饥饿可显著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伊犁河水系特克斯河伊犁裂腹鱼系统生物学特性。【方法】2018~2020年通过采集伊犁河水系特克斯河伊犁裂腹鱼样本,运用经典鱼类生物学方法鉴定其形态特征,分析其年龄与生长等种群性状。【结果】特克斯河伊犁裂腹鱼,形态特征与其他水系裂腹鱼差异小,口下缘无硬质角质;体背细鳞,臀鳞较发达;体背部淡青色,微泛黄,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小个体体侧有斑点。体长均值为(21.56±10.48) cm,不符合正态分布。体重均值为(404.00±483.11) g,不符合正态分布。年龄均值(7.36±3.97)+,不符合正态分布,其中5+为优势年龄个体,占11.40%。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22 L3R2=0.959 4);渐进体长L∞=65.48 cm,生产系数k=0.06,W∞=4716.67 g,t0= 0.09,ti=18.40+;生长方程为:Lt = 65.48(1-e-0.06(t -0.09)) 和Wt = 4 716.67(1-e-0.06(t -0.09)3。伊犁裂腹鱼成熟系数和丰满系数:GSI=(3.54±1.94)和K=(2.34±0.63)。【结论】伊犁河水系特克斯河伊犁裂腹鱼着细鳞,较大型土著鱼类,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匀速生长,适应性较强,水域生态较优,生长周期较长,性状较稳定,拐点年龄大,性成熟周期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饥饿胁迫对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将试验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分别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其血清、肝胰脏和肌肉的总抗氧化酶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叶尔羌高原鳅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为先降低后升高,饥饿第3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饥饿初期无明显变化,试验第10天时各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第20天时均显著高于第0天对照(P﹤0.05)。饥饿可显著影响叶尔羌高原鳅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并导致叶尔羌高原鳅肝胰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养殖环境下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摄食量和主要消化酶的影响。设置水体温度为5、10、15、20、25、30、35和40℃共八个实验组,观察叶尔羌高原鳅的摄食情况并计算其摄食量;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20~35℃区间内摄食较多,其中摄食峰值出现在30℃;不同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随温度的升高,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胃及幽门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肝胰脏和肠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后肠中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0℃,其余部位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25℃;最适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幽门,淀粉酶活性前肠中肠肝胰脏胃后肠幽门,脂肪酶活性中肠前肠后肠肝胰脏胃幽门。研究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消化蛋白的主要部位是前肠和中肠,消化淀粉的主要部位是前肠,消化脂肪的主要部位是中肠。在消化酶呈现出活性的温度范围内,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高原鳅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叶尔羌高原鳅全鱼鲜样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4.04%、4.1%、78.9%和3.94%;共检出17种氨基酸(酸水解时色氨酸被破坏),含量为13.0%,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含量为5.18%,占氨基酸总量的39.85%,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6.84;10中矿物质元素中,钙磷比例为1.3∶1,硒含量丰富,达7.8×10-5%。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且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用土著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龄、2龄和3龄叶尔羌高原鳅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相结合。【结果】1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高、眼径、体长、体宽、须长与1龄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0.694、0.030、0.286、-0.170,差异显著(P0.05)。1龄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高、体宽和须长应对体质量影响颇大,差异显著(P0.05),拟合方程为Y=1.510+0.897X_4-7.377 X_8+0.23 X1+0.32 X_5+0.674 X_6;2龄组,叶尔羌高原鳅头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665、0.551、0.224,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在2年龄组中,头长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P0.05),拟合方程为Y=-0.605+2.487 X_2+1.437 X_4+0.393 X_5;3龄组,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头长、体宽、眼径与其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719、0.604、0.189,差异显著(P0.05),通径系数差异显著(P0.05),体宽和眼径对体质量的影响颇大,差异极为显著(P0.01),拟合方程为Y=-6.640+0.579 X1+1.812 X_2+2.782 X_5+4.573 X_8。【结论】在叶尔羌高原鳅的选育中,在1、2、3龄中采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生物性状指标来进行选择不同的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