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又称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新梢、枝蔓、叶片和花蕾等部位,被病菌侵染的植株一年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理学特性。该病的防治需根据品种、建园时间等的不同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巢式PCR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溃疡病是严重危害猕猴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检测技术是该细菌性病害防控体系的关键,笔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简述了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 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菌的特异性基因cytC为检测靶标,以番茄溃疡病病菌等8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株.根据检测靶标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引物cytC-170能特异性检测出番茄溃疡病病菌,检测灵敏度高达5×105 copy/μL,环引物的加成将试验进程缩短为33.06 min,使整个反应控制在50 min内.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视,非常适用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快速检测方法、致病力差异、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从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2个方面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应用于染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10μM引物浓度、58℃退火温度为最适条件;优化后的方法能检测出猕猴桃溃疡病染病枝条,特异性较高,稳定性较好。优化后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猕猴桃栽培中溃疡病菌的快速准确检验。  相似文献   

8.
将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flaccumfaciens)16S rD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依据此序列设计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对所收集的样品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重复性好等优点,只有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产生荧光,其他细菌没有荧光产生. 检测的灵敏度为105 CFU/mL的细菌悬浮液,相对灵敏度为106 CFU/mL.  相似文献   

9.
根据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subsp.stewartii)IT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和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其PCR检测的灵敏度为612 pg/μL.因此PCR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生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西兰是世界猕猴桃第三大生产国,第一大出口国,然而2010年11月起新西兰发生的细菌性溃疡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正在对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介绍新西兰溃疡病的发生现状,其中包括:溃疡病对新西兰猕猴桃的危害、病菌发生的症状及特点和新西兰对溃疡病的应对措施,分析并提出了新西兰溃疡病影响较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省35个县市41种农林作物的调查、鉴定,发现有29种细菌病害。其中,严重影响生产的有稻白叶枯病、青枯病、软腐病。根癌病、猕猴桃溃疡病等,属于检疫性病害有番茄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甘薯瘟病、日本樱花根癌病,其中除柑桔溃疡病外,均属首次发生。同时,猕猴桃溃疡病也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和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并研究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侵染循环、传播途径和发病因素。结果表明,该细菌在许多理化特性上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细菌有相同之处,但在形态特征上与溃疡病病原细菌有着明显的差异,该病的病原细菌应该为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猕猴桃溃疡病的症状及病害循环,综述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原菌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农业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的主要病害之一,给猕猴桃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作者在总结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地区猕猴桃生产种植情况,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郑州地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与其它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和一条具有稳定点突变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除烟草青枯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外,还对其它属细菌菌株进行了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它细菌都没有荧光产生。从而证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病害的快速诊断和口岸检验检疫应用。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溃疡病是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细菌性病害,由于致病菌潜伏期不表现病症,常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期。为实现猕猴桃溃疡病田间无症带菌状态的早期诊断,本研究对田间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优化,并采集田间无症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病健交界处组织用金氏B培养液浸泡8 h可获得质量较高的PCR模板;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φ=10%的甘油能显著增强扩增效果;当检测无症带菌样本时,浸提液中加入Na2SO3,26 ℃浸泡8 h有利于降低PCR反应中抑制物的干扰;进一步优化PCR反应中模板DNA的添加量;无症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在猕猴桃孕蕾至开花期的新生枝条中溃疡病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可达91.8%。本试验优化后的PCR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有助于及早发现无症带菌的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对尽早有针对性实施田间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溃疡病为细菌性病害,是好气性细菌。近距离传播,主要靠风雨,灌溉水,昆虫,人为农事作业等,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苗,枝条。该病菌腐性强,耐低温。在高温(致死温度不超过50℃)和强光直射下,易受到抑制,衰败或死亡。主要从伤口侵入。如猕猴桃采果后的果梗,冬剪后的剪,锯口,树体受冻害部位的芽眼及枝干皮层裂缝,人为的机械损伤等都是该病菌入侵的窗口。由于该病害隐蔽性强,一般在侵染未流出菌脓前,很难发现,而一旦发现有菌脓流出,危害已经扩展蔓延。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因此,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要切实抓好预防工作,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和发现,详细介绍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以及致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的特征、分类和起源,分析了其可能的致病机理并总结了猕猴桃的抗病性研究。基于目前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和相关研究发现,展望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措施,提出采取预防致病菌传入、增强树势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ii)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检测方法。【方法】以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stS-glmS基因序列作为靶标序列,设计、合成荧光RAA检测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灵敏性测定、特异性验证;使用建立的荧光RAA检测方法检测玉米模拟样本和玉米真实样本,参照标准SN/T 1375-2004方法同步复核,评估荧光RAA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荧光RAA检测方法。该方法反应快速,在39℃条件下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反应,特异性好,且灵敏度为280 fg/μL;利用该方法检测6份模拟样本结果阳性,24份真实样本结果呈阴性,与参照标准SN/T 1375-2004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荧光RAA检测方法,可用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20.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已用于基层植物检验检疫中的疑似样品检测诊断。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根据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中一段保守序列设计LAMP引物,建立了柑橘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该LAMP检测方法只对柑橘溃疡病菌DNA和柑橘溃疡病病斑总DNA进行扩增,而对非靶标菌DNA和非靶标病斑总DNA不发生扩增,特异性与PCR一致。该LAMP检测方法最低可检出100 pg的纯柑橘溃疡病菌DNA和最低每微升4个细菌,灵敏度均比PCR高了1 250倍。LAMP检测法能很好地区分症状极易混淆的柑橘溃疡病和疮痂病。该试验建立的柑橘溃疡病菌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和特异等优点,可在条件相对简陋的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