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湖县抗虫棉棉盲蝽灾变规律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抗虫棉时代棉盲蝽在建湖县的灾变规律,对棉盲蝽综合治理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棉盲蝽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地区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象发生程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滨海县气候变化引起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变化在棉盲蝽象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生育阶段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明显,气候变化总体上是不利于棉盲蝽象发生程度增强的。利用棉盲蝽象发生程度易随气候变化显著增加时段,如: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等进行防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棉盲蝽象危害程度最低以及防治措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目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江苏沿海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分析了棉田棉盲蝽象的为害特点,对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近几年影响棉盲蝽象发生的周围环境详细地研究,分析出了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棉盲蝽象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地棉花重大的致灾害虫棉盲蝽进行了历时17年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11个专题:(1)明确了盐城农区棉盲蝽40多年的演变过程,(2)明确了棉盲蝽新近的暴发机制,(3)明确了多种因子对棉盲蝽种群形成与发展的干扰作用,(4)明确了盐城农区棉盲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5)明确了近年两种棉盲蝽优势种群比例变化的原因,(6)明确了棉盲蝽对不同长势Bt棉幼铃的危害特点,(7)明确了棉田天敌种群的消长与保护利用措施,(8)研制了Bt棉田棉盲蝽防治指标,优化了棉盲蝽防治对策,(9)明确了两种棉盲蝽的转移规律与虫源性质,(10)改进并提高了棉盲蝽测报预警的准确率,(11)在两种棉盲蝽的多食性特点研究方面:一是明确了棉盲蝽在当地的寄主范围、生态区划及发育和产卵趋性,二是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寄主适合度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三是明确了两种棉盲蝽的区域性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枣强县棉盲蝽象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象是棉花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本文针对盲蝽象的发生规律,指出了棉盲蝽象的防治指标及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棉盲蝽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生态环境对棉盲蝽发生的影响,总结了其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棉盲蝽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棉盲蝽在转基因抗虫棉药剂防治与不使用药剂防治上的发生差异,及棉田周边杂草上棉盲蝽发生动态,结果:①不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879头,其中:中黑盲蝽274头,绿盲蝽189头,杂毛合垫盲蝽407头,赣棉淡盲蝽9头,虫种比依次为:31∶22∶46∶1,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②常规防治类型棉田各棉盲蝽百株虫口总发生量为588头,其中:中黑盲蝽371头,绿盲蝽104头,杂毛合垫盲蝽94头,烟盲蝽17头,赣棉淡盲蝽2头,虫种比依次为:63∶18∶16∶3∶0.3,中黑盲蝽为优势种。9月22日~11月2日棉田边盲蝽杂草寄主和虫口发生量:赣棉淡盲蝽杂草寄主有18种,虫口发生量779头,排位第一;绿盲蝽杂草寄主14种,虫口发生量180头,排第二位;异须单突盲蝽杂草寄主5种,虫口发生量104头,排第三位;其他几种棉盲蝽杂草寄主少发生量小,以小飞蓬杂草发生棉盲蝽种类最多,达6种。  相似文献   

8.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的种类及发生特点,指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盲蝽不具抗性,对棉田的用药减少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引起棉盲蝽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25%,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41倍,表明矩阵黄色光具棉盲蝽防治专用性特点和避免误杀其他有益昆虫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专用灯光防治棉盲蝽技术,展开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防治棉盲蝽的方法,即:采用专用黄色光频振式杀虫灯,且每盏灯以间隔10 m距离方阵式悬挂,从7月1日至10月底,每天19:00至翌日6:00,每天定时开关,每1~3 d收1次诱杀袋中棉盲蝽。  相似文献   

13.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容县是湖南省产棉花大县,但自2007年以来,棉花盲蝽象上升成了主要害虫.总结了华容县2007-2009年棉盲蝽象危害情况,叙述了棉盲蝽象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与天敌情况,提出棉盲蝽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8种不同类型农药对转基因抗虫棉上棉盲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表明,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的毒力大于拟除虫菊酯品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和乐斯本防治棉盲蝽的效果较好,具有速效性强,持效期长的特点;其次为辛硫磷、久效磷、马拉硫磷;菊酯类农药的田间防效较低。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防治棉盲蝽的田间施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黑龙港地区抗虫棉的普及推广,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据调查,棉盲蝽象危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去年,隆尧县30%棉田因盲蝽象造成的减产超过一成,有的棉田因忽视了盲蝽象的防治减产高达20%,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棉盲蝽象成为今年夺取棉花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自转基因棉种植以来,棉花上的绿盲蝽虫害逐渐猖獗,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描述了绿盲蝽 的识别特征和为害情况并对现有的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如何综合防治绿盲蝽提出了笔者的 一些看法与主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江苏沿海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重发的原因,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控制措施,以期加强棉盲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浅析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洪利  陆建高 《中国农资》2002,(1):22-22,24
棉盲蝽是棉田内主要害虫之一。2001年棉盲蝽在静海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文介绍了棉盲蝽的为害症状,分析了大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3年棉盲蝽在东至县棉区逐年加重发生,给棉农造成很大损失。介绍了棉盲蝽的种类、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加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控制棉盲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95-95,123
随着五团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牧草面积的增加,棉盲蝽发生危害逐年呈上升趋势,研究牧草盲蝽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是确保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介绍了牧草盲蝽的发生危害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