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煮虾。将原料虾拣除杂鱼及杂质,漂洗干净。根据各地习惯,有三种煮虾方法:①盐水煮虾。每50kg原料虾用清水60~75kg,视原料的新鲜程度、加工季节、天气情况,加食盐8%~10%,最多15%,然后在锅内煮沸,打清泡沫,再将鲜虾倒人,搅拌2~3次,经10~15分钟后捞出沥干。②淡水煮虾。锅内  相似文献   

2.
周元春 《农家致富》2004,(16):39-40
藕田养殖.鱼(虾、蟹)藕互补.不失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办法。去年我镇百亩藕鱼共生情况调查表明.每亩平均可产藕2100公斤、鱼90公斤、养虾亩产46公斤.每亩创产值6000元.盈利3800元.藕鱼共生养殖比未养殖藕地亩多收7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一、原料处理虾米的原料有白虾、桃红虾、红虾、水虾、钩虾等.原料虾拣除杂鱼及其它杂质,以海水及湖水漂洗干净.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法提取南极磷虾粉中虾青素的条件,并以虾青素为评价指标,探讨不同蒸煮方式对南极磷虾粉品质的影响,确定南极磷虾最佳蒸煮方式及工艺参数。[方法]以南极磷虾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虾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在不同蒸煮温度、时间条件下,直接水煮、隔水蒸煮、100℃水煮-直接水煮和100℃水煮-隔水蒸煮4种方式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虾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溶剂,浸提时间6 h、浸提温度50℃、料液比1∶20(g/m L);直接水煮、隔水蒸煮2种单一蒸煮方式在蒸煮温度70℃、蒸煮时间9 min时,所得虾粉的虾青素含量都达到最大值,且直接水煮的效果更好,虾青素含量达到221. 58μg/g;与单一方式蒸煮相比,组合方式蒸煮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更小,南极磷虾的最佳组合方式是100℃水煮-直接水煮,蒸煮参数为第1次100℃直接水煮30 s,第2次50℃直接水煮9 min,最终得到虾粉的虾青素含量为253.16μg/g。[结论]该研究为南极磷虾粉生产中蒸煮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豆不耐贮藏,贮藏过程中易发芽,产生有毒的龙葵素而影响食用;若将土豆加工成土豆干后,贮藏时间可长达2~3年不变质霉烂,因而便于外销和长期供应,大大提高了土豆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其加工技术要点是:1.选择原料选择个大、饱满、表面光滑、无芽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土豆为原料,过小的土豆出干率低,不宜选用。2.清洗去皮先用清水冲洗净土豆表面的泥沙及杂质,用竹片刮去外皮;如量大,可将土豆装入带眼的箩筐内,筐眼大小以不漏土豆为宜,数量以半筐为度,然后将筐置于盛有水的水池中,搓擦并不断翻动,直至  相似文献   

6.
李晖 《农技服务》1999,(7):37-38
<正> (一)腌糖蒜 原料:嫩大蒜头50公斤、白糖10公斤、食盐5公斤、醋12.5公斤。 制法:将嫩大蒜摘净。将白糖、盐和醋一起溶化入缸,放入大蒜,每天轻轻搅动1~2次,连续2~5天,40天后即可食用。大蒜呈乳白色,味道酸甜不辣。 (二)腌大蒜头 原料:大蒜10公斤、食盐1.5公斤、水2.5公斤。 制法:将鲜蒜头剪茎削根,剥去  相似文献   

7.
养鱼科技户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放鱼种,不仅提高成活率,还可促进早春生产,年增收入30%以上。其新技术是: 一、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若新建高标准池更好。二、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1)干法(留水深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左右,或用含氯30%漂白粉4公斤左右。(2)带水(留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或用含氯30%漂白粉12~13公斤。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加水溶化,均匀泼洒。清塘7~10天后,方可放鱼。  相似文献   

8.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域用 2- 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 4- 5公斤,打碎成浆液,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3、水辣蓼按鱼每 50公斤用水辣蓼加铁苋菜 1公斤混合加水 5公斤煎煮 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 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 4、马鞭草每 100公斤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 0.5公斤,加适量水煮 30分钟,煎汁拌米糠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 5- 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5、乌桕每万尾鱼用乌桕叶干粉 250克加水浸泡 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 3- 6天。可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相似文献   

9.
正稻渔共生是以水田稻作为基础,在水田中养殖鱼、虾、鳅、蟹、鳖等水产和鸭(禽)等动物,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肥、气及各类生物资源,通过水稻和水(禽)产动物既共生共育又互利互补而形成的种养生态模式。"稻-鱼""稻-鱼-鸭""稻-虾""稻-鳖""稻-蛙-菜""稻-鳅""稻-鱼-菇""稻-鱼-萍""稻-鱼-萍-鸭"等种养模式是最大限度利用稻田空间的主体复合种养模式,水稻扎根稻田泥土中,鱼、虾、鳖、鳅、蟹生长在水中,鸭、萍在水面  相似文献   

10.
金玲 《农村百事通》2010,(10):119-119
冻煮有头琵琶虾的加工品质条件品质新鲜,虾肉丰满,带籽,色泽正常,无异味。工艺流程原料→冲洗→挑选→水煮→冷却→分选→装盒→速冻→包装→冷藏操作要点1.挑选:冲洗干净的原料虾,按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海洋中新的捕捞对象和用大网目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的可能性,我们结合大连市科委下达的“远东拟沙丁鱼的开发和利用刀科研项目,为135(增压为185)马力机船设计和装配了二顶大网目(1000毫米和6400毫米)变水层拖网,进行了海洋捕捞的初步研究和试验,前后共投网9次,捕鱼599公斤,平均每网产量85.6公斤。渔获品种计有青鱼、鳀鱼,鲅鱼、沙丁鱼、鲐鱼、鸟鱼、马面纯、香梭、廷巴、鲳鱼、银针、蟹、虾等十余种。  相似文献   

12.
一、虾米的加工方法 1.原料处理 虾米的原料有白虾、桃红虾、红虾、水虾、钩虾等。将原料中的杂鱼和其他杂质剔除干净.用海水或湖水漂洗干净.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不同水煮时间对药用植物(以根茎为药用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高良姜等17种药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30、 60和90 min水煮时间水煮液中活性成分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法、抗脂质过氧化物法和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性能,并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所测试的17种药用植物中,水煮60 min的桔梗水煮液总多酚含量和水煮30 min高良姜水煮液总黄酮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299.94±6.85)mg GAE/g和(387.73±34.73)mg QE/g;水煮30 min的人参水煮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和水煮60 min的高良姜水煮液还原力最大,其值分别为(215.81±7.61)μmol VC/g和(333.86±3.85)μmol VC/g;然而水煮时间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最强的姜黄水煮液(277.32±0.25)μmol VC/g影响差异不显著。显然,水煮时间对所测试的药用植物水煮液的活性物质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的影响因药用植物种类而异。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高良姜等17种药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罗非鱼市场价格表现疲软,粤西加工厂原料鱼主流报价为5.8~5.9元/公斤、内销市场收购价为7.6~7.8元/公斤;海南加工厂收购价为5.6~7.6元/公斤;广西南宁内销市场收购价(规格0.6公斤以上/尾)近郊为9.0元/公斤、远郊为8.6元/公斤;福建内销市场收购价为8.0~8.4元/公斤(规格0.65公斤以上/尾);云南内销市场收购价为9~11元/公斤(规格0.55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5.
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综合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厘米,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到1∶2.5以上。池塘冻晒1个月后,上水4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50公斤化水全池泼浇,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16.
一、原料:水50公斤,食盐10公斤,白砂糖2公斤,红糖1.5公斤,食用酒精0.5公斤,桂皮、丁香、陈皮、甘草、大料(八角)、味精各50克。  相似文献   

17.
一、原料:水50公斤,食盐10公斤,白砂糖2公斤,红糖1.5公斤,食用酒精0.5公斤,桂皮、丁香、陈皮、甘草、大料(八角)、味精各50克。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制饴糖 1.原料:玉米粉10公斤(粒度为80-100目),水125公斤,1万单位的淀粉酶0.5公斤(可用3.5公斤~5公斤大麦芽浆代替),食用氯化钙100克。 2.设备工具:铁锅、缸、滤布、浓度计(市售品)。  相似文献   

19.
一、原料:选用新鲜带鱼,去头尾,内脏,用清水洗净,取其净肉50%左右。上等淀粉。 二、配料:淀粉45公斤、鱼肉5公斤、味精1公斤、砂糖1.65公斤、精盐1.15公斤、香料水(用桂皮0.25公斤、甘草0.25公斤、八角0.25公斤熬汁)1公斤。另用淀粉5公斤加水19公斤(打浆用)。 三、原料调配:味精用水化开加入。淀粉打浆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大冈镇戴伙村是"盐城市三高农业示范园区稻田养殖示范区".稻田立体种养项目从1997年开始,准备分三年实施完成,经过两年的生产示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示范区共有面积约33.3公顷(500亩),1998年10月经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检查验收:平均每667米2(1亩)产稻458公斤、蟹27.5公斤、鱼56.6公斤、虾6.2公斤,稻田纯收入1728.24元,稻田养殖比单作水稻收入高3.19倍.现将大冈镇三高农业示范园区稻田养殖示范区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