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施氮条件下烤烟品种云烟87不同叶位碳氮积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探索氮肥运筹对烤烟不同叶位碳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总氮含量随叶位降低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B处理在低叶位总氮含量显著高于A处理,而高叶位则相反。A、B处理叶位1至叶位7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叶位,在叶位8至叶位16之间碳含量随着叶位降低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A、B处理碳氮比以中部叶位最高,其次为下部叶位,上部叶位最低;上部叶A、B处理的碳氮比随叶位降低而显著升高,中部叶之间差异不大,下部叶位则随着叶位降低而降低;B处理上部叶位及靠近上二棚中部叶位碳氮比显著高于A处理,下部叶位及靠近下部叶中部叶变化则与之相反。由此可见,B处理各个叶位总氮、总碳和碳氮比A处理更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2.
云南烤烟几个品质指标部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认识不同部位烟叶的品质特点,对曲靖烤烟种植区的云烟85烤烟样品,分析了其中糖酸比、氮碱比、施木克值和糖碱比等几个与品质有关的指标。下部叶和中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糖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糖酸比下部叶与中、上部叶都有相关性;下、中、上3个部位的氮碱比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下部叶与中部叶的氮碱比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中部叶与上部叶的施木克值存在显著差异,下部叶施木克值与中部叶施木克值存在极显著相关;上部叶糖碱比与中部叶糖碱比、下部叶糖碱比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相关。部位是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云南烟叶总氮含量的特征情况,本文对2004年至2008年全省12个烤烟种植区的12947个烤烟烟叶样品中的总氮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上、中部位烟叶样品的总氮含量绝大部分在1.5%~2.5%,下部烟叶样品的总氮含量绝大部分在1.0%~2.0%;总氮含量的平均值上部为2.17%、中部为1.85%、下部1.63%.部位间烟叶总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各部位烟叶样本总氮含量在州市间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州市间总氮含量总体是文山州较高,大理州、丽江市和楚雄州相对较低,差异达显著水平.云南4个主栽品种上部烟叶的总氮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中部烟叶红大的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云烟87显著低于云烟85和K326,云烟85和K326差异不显著;下部叶K326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云烟87、云烟85和红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3个部位的烟叶各颜色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始烘烤至42℃变化最为显著,但上部叶各颜色值变化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滞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总酚含量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还原糖和色素类物质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较好;中部叶还原糖含量与L*值和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和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下部叶和中部叶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中部叶叶绿素b含量与b*值和C*值呈显著相关,与a*值和H值呈极显著相关;上部叶叶绿素类物质含量只与a*值和H值极显著相关;下部叶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和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叶的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只有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尹乐  杜从中 《北京农业》2011,(3):156-158
以云烟85为材料,对湖南省郴州市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差异分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叶片发生的初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迅速上升,部位间规律有较明显的差异。下部烟叶积累淀粉的主要时期是30~50d叶龄,在40d叶龄以前下部烟叶的淀粉的积累速度大于分解速度,烟叶中淀粉的积累速度小于分解速度。中部烟叶除了第8~10叶位的烟叶在30~50d叶龄时淀粉积累强度小于降解强度,其淀粉的积累强度基本上一直高于降解速度,最高时期是70~80d叶龄。上部烟叶在30d叶龄以前积累的淀粉量较少,30d叶龄以后,淀粉的积累迅速上升。对发育过程中烟叶的淀粉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龄和部位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糖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96个烟叶样品糖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36%和17.34%,变幅分别为15.82%~35.87%和14.02%~27.76%。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海拔高度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  相似文献   

7.
不同打顶和采收期对烟叶烟碱含量等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8.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7-29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 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 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 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相似文献   

9.
朱云燕  陈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53-9954
通过对毕节地区不同叶位的122个烤烟叶片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检测,了解毕节烟叶的等级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间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部烟叶的变异度均最大,上部烟叶均最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略高于正常值,中部叶含量均最高,与上、下部烟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个叶位的钾氯比协调,叶位间叶片的叶长、叶宽、单叶重和叶片密度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氯离子外,物理特性指标与部分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于2013~2018年收集重庆市酉阳县云烟87的144个烟叶样品,分析了它们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派生值,采用指数和法评价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比较了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在不同年份间和不同部位间的差异,并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散点图明确了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指标。不同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特征为:下部叶"高糖低氯,糖碱比和钾氯比较高,烟碱含量、钾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和氮碱比适宜";中部叶"高糖低氯,氮碱比偏低,糖碱比略高,钾氯比较高,烟碱含量、钾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适宜";上部叶"高碱低钾低氯,氮碱比和糖碱比偏低,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总氮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钾氯比适宜"。烟叶化学成分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特征为: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在年份之间无显著差异;氯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钾氯比在年份间有显著差异;糖碱比、钾氯比、淀粉含量、氯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两糖比的变异系数最小。烟叶化学成分在不同部位间的变异特征为: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氯含量、淀粉含量、两糖比、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在部位间均有显著差异;总糖含量以中部叶最高,下部叶次之,上部叶最低;烟碱、总氮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还原糖含量、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随叶位升高而降低;氯含量以上部叶最高;两糖比以中部叶最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变异特征为:下部叶和上部叶的协调性得分在年份间有显著差异;中部叶的协调性得分在年份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应从烟碱、还原糖、氯含量这3项指标改进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下部叶和中部叶应"降糖、提碱、补氯",上部叶应"提糖、降碱、补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法和电镜化学法对烤烟品种云烟87主要生长阶段的烟叶组织结构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云烟87不同叶位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海拔高度下不同部位烟叶的厚度和组织比都随叶片的生长发育呈缓慢增长趋势;3个海拔高度处理的下部叶片厚度增加较均匀,而中部叶片和上部叶片厚度为前期增加较缓慢,后期增加较快;3个海拔处理下的成熟期叶片厚度顺序为H1处理H3处理H2处理,不同部位叶片厚度顺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不同部位的叶片组织比从叶长10 cm到定长时呈增大趋势;不同部位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都随叶片的伸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玉溪烟区海拔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析玉溪烟区海拔高度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定点取样的方式研究海拔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海拔高度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海拔高度与上部及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部烟叶总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海拔1728 m处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氧化钾含量并未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3个部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均在海拔1900 m处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氯离子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海拔1728和1900 m处,海拔1313和2200、1532和1900 m处的烟叶氯离子含量基本相当。烟叶协调性方面,3个部位烟叶的两糖差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均在海拔1728 m处;中部及下部烟叶的糖碱比高于上部烟叶,上部和下部烟叶的糖碱比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上部烟叶氮碱比均小于中部及下部,中部及下部烟叶的氮碱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高度对3个部位烟叶的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影响不大。【结论】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大的是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和氮碱比;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小的是氧化钾、氯离子含量及非烟碱氮与总氮的比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影响成熟期烟叶色泽变化的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分析了不同部位烟叶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打顶后中部叶21 d内、上部叶50 d内质体色素含量的降幅较大;打顶后还原糖含量先降低,但中部烟叶打顶28 d后、上部烟叶打顶50 d后又升高;打顶后中部烟叶14 d内、上部叶10 d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先降低后平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叶绿素a以及类胡萝卜素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类胡萝卜素与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含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建立烟叶颜色变化与质体色素及美拉德反应物的对应关系,可以更为客观并科学地确定不同工业企业所需烟叶原料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对7个烤烟品种打顶后不同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的分泌量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表面蔗糖酯总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各叶位烟叶表面蔗糖酯含量差异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以NC89含量最高,其次是云烟85,最低为G80。叶位之间比较发现各品种蔗糖酯总量均呈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蔗糖酯含量差异显著。蔗糖酯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之间呈正相关,与非还原糖和钾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摘除下部鲜烟叶对江西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江西烟区摘除下部烟叶的时间和打叶数量对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养分含量和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打叶时间下,摘除5片叶处理的中部叶和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低于摘除2片叶的处理,氮、烟碱含量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打顶后第1天摘掉下部叶的处理,下部和上部烟叶的氮含量最高,但打叶时间对中部叶氮含量影响较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摘除下部2片叶处理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质量较好,而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叶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烟叶质量。综合中、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2片烟叶的生产模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优。  相似文献   

16.
邵阳主烟区初烤烟化学成分部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邵阳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方法]烟叶样品采自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通过试验测定和计算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结果] 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3产地烟叶总氮、钾和石油醚提物含量的部位特征分别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和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新宁和隆回上部叶与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分别相差2.12%和1.28%。3产区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上,上部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17。3产区烟叶的氯含量均未超标,且相对偏低。3产区下部叶的挥发碱含量稳定性低于中上部。3产区烟叶的糖/碱值和氮/碱值的部位特征均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结论]邵阳市各烟区烟叶的化学成分具有比较明显的部位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江西烟区摘除下部烟叶的时间和打叶数量对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养分含量和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打叶时间下,摘除5片叶处理的中部叶和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低于摘除2片叶的处理,氮、烟碱含量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打顶后第1天摘掉下部叶的处理,下部和上部烟叶的氮含量最高,但打叶时间对中部叶氮含量影响较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摘除下部2片叶处理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质量较好,而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叶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烟叶质量。综合中、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打顶后第1天摘除下部2片烟叶的生产模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优。  相似文献   

18.
云南烤烟不同品种和产区还原糖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1998~2008年全省12个植烟州(市)的19 207个烤烟烟叶样品进行了不同州市和不同主栽品种烟叶中的还原糖分析,并对2004~2008年的12 910个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云南烤烟还原糖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上部叶还原糖含量平均为23.08%,中部叶平均为24.85%,下部叶平均为25.15%;还原糖含量呈增长趋势,近2年来趋于平稳。各州(市)间烤烟相同部位的还原糖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楚雄烤烟的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文山相对较低。云南4个烤烟主栽品种烟叶还原糖含量总体上是云烟87较高,上部叶和中部叶与其它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K326较低,中部叶和下部叶与其它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烟叶中钾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培育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烟叶(K326)为试材,样品烘干磨碎、溶解、过滤、定容后,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钾含量。[结果]一昼夜中烟叶含钾量呈周期性变化,以12:00最高,18:00最低。不同生育阶段的烟叶中钾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植株生长而降低。第1次取样的烟叶钾含量最高,以后各生育阶段逐渐下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部位的烟叶含钾量随叶位升高而降低。钾含量是植株下部叶最高,中部叶较次,上部叶最低。3个部位烟叶的钾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叶不同部位的烟叶含钾量规律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结论]烟叶中的钾含量存在很大规律性,不同位置的烟叶钾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通过对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96个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2)海拔高度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且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3)海拔高度与烟叶总氮呈负相关性,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4)海拔高度与下部叶和中部叶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上部叶钾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且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5)海拔高度与烟叶烟碱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