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蟹稻共生模式应用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了稻蟹互利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稻米以及消费者喜食的河蟹,对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稻蟹共作模式,提高了水稻种植的附加值,实现了"一地两用、蟹稻共赢"。  相似文献   

2.
“稻蟹共作”生产模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蟹共作"模式是稻养蟹、蟹养稻,稻与蟹互利互惠,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既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又提高了稻谷的品质;以机插水稻为主的农垦系统,在不降低机械作业效率的同时,利用进水渠作为河蟹暂养池和投料区,旨在研究机插稻田河蟹的除草效果,探索河蟹的饲养数量和投放规格,最终获得产量及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完善机插稻田里稻蟹共作模式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蟹共作水稻产量形成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蟹共作是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本文以同期播种的水稻为对照,对稻蟹共作产量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粒结构"二增二减",单产水平降低,但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并且对其配套技术进行细致研究,稻蟹共作效益稳定,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阐述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其次从多个方面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生态效应及"双刃性"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优化稻虾共作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综合效益高引起了政府和我国农民的重视,解决了目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深度分析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以便能够合理规范的应用于实际农业中,由此探讨出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安全优质高效的稻渔共作生产技术规范、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技术,设立3种种养模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组为稻蟹共作(rice-crab co-culture, RC)和稻虾蟹共作(rice-crayfish-crab co-culture, RCC)模式,对照组为精养蟹(intensive crab, IC)模式。通过对比精养蟹、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模式下的氮磷平衡、氮磷利用、浮游生物生物量与多样性及生态经济效益来探寻最佳的稻田养蟹模式。结果显示,3种种养模式底质氮磷含量均有增加,精养模式最为显著(P<0.05);精养、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模式中氮平衡均表现为盈余,其盈余量逐减,分别为1 030.92、364.37、188.75 kg/hm2,氮利用率逐增,分别为16.47%、48.98%、65.71%;磷平衡也均表现为盈余,精养、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的磷盈余量分别为171.35、81.67、76.96 kg/hm2,磷利用率逐增,分别为7.61%、18.22%、24.29%;与精养、稻蟹共作模式相比,稻虾蟹共作模式中浮游动植物种类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稻蟹共作模式碳足迹大小及其构成特征,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分析了盘锦市稻蟹共作模式与传统水稻单作模式碳足迹。结果表明,稻蟹共作模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 397.92 kg CO2-eq/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3.84 kgCO2-eq/kg、单位产值碳足迹为0.92 kgCO2-eq/元;水稻单作模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3 378.02 kgCO2-eq/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8.61 kgCO2-eq/kg、单位产值碳足迹为12.30 kgCO2-eq/元。对于稻蟹共作和水稻单作模式来说,直接碳排放中的CH4排放是碳足迹的主要贡献因素,间接碳排放中化肥和饲料的投入影响较大。因此,通过采取减少农资物品投入、缩短淹田时间、加强技术培训等方式可减少碳足迹,促进稻蟹共作模式低碳、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调查长江下游地区稻渔共作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不同稻渔共作生态模式下中华绒螯蟹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蟹苗放养主要以1龄蟹种与Ⅴ期幼蟹为主,体重绝对生长曲线均呈"S"形,1龄蟹种体重随体宽的增加呈指数式生长;1龄蟹种与Ⅴ期幼蟹的环境适应期分别约为1个月、2个月,增重最快期分别为9月、8月;河蟹放养规格不同时,其日增重与体重的增加随放养规格的提高而提高,Ⅴ期幼蟹的回捕率与产量比1龄蟹种分别高17.58%、13.20%;栽培植物为常优1号水稻时,Ⅴ期幼蟹的回捕率与商品蟹规格最高,分别为58.2%、72.5 g/只。蟹产量以种植水草为高;稻渔(蟹)共作各模式的纯收入差异显著,以"常优1号 1龄蟹种"模式为最高,达2.507万元/hm2。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探索"鱼稻"、"鸭稻"、"蛙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方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种既能达到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又具有现代农业优质高效特点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达到了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策扩散理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政策创新扩散路径进行分析。"稻虾共作"模式政策创新的扩散包括两个阶段:缓慢扩散期(2000-2012年)和快速扩散期(2013-至今)。该政策扩散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吸纳推广路径和同级区域水平扩散路径。同时,各地在采纳该政策中根据自身禀赋条件对该政策进行了改良,出现了"稻虾共作"模式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10.
稻蟹共作系统对稻田水体丝状藻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蟹共作稻田,采集放养不同密度幼蟹(60 ind/m2,低密度,T1;90 ind/m2,中密度,T2;120 ind/m2,高密度,T3)的稻蟹共作稻田和常规稻田(不放蟹,CK)的丝状藻类,测其干重量,研究稻蟹共作对稻田丝状藻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养蟹田丝状藻类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常规稻田(P0.05),说明幼蟹对稻田丝状藻类的生物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6月17日,CK与T1的丝状藻类干重明显高于另两个处理(P0.05),而T3明显低于其他处理(P0.01);7月17日各处理丝状藻类的生物量均达到试验阶段的最大值,并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3T2T1CK,P0.05;T3、T2T1CK,P0.01);8月15日,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T3CK,T2CK,T1CK,P0.01;T2T1,P0.05)。根据本实验结果,稻蟹共作稻田大眼幼体的适宜放养密度为90 ind/m2,研究结果可为稻田生物防治丝状藻类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稻蟹共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