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年夏季在酷暑来临之际,特别是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时间一长,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中暑死亡。因此,夏季加强对鸡中暑的预防,发生中暑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鸡中暑的发病特点①蛋鸡中暑多发于超过32℃的通风  相似文献   

2.
鸡中暑又称热射病,是夏季禽类的常发病,尤其在高温天气,会引起鸡更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结合病情诊断、发病原因讨论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无汗腺,羽毛丰厚,散热困难,高温季节最易发生热应激(也就是热射病或中暑),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芯 《当代农业》2010,(16):41-41
一、由于温差变化较大,要注意畜禽的防暑和保温工作,注意畜舍的通风换气。白天高温,家畜(禽)容易引起中暑,特别对于奶牛、鸡、鸭等对热较为敏感的畜禽,防暑工作更不应放松。  相似文献   

5.
中暑,又称热应激,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鸡无汗腺,怕炎热,鸡体内热量的散发几乎完成靠增加呼吸次数来进行,在高温、湿度大的情况下,家禽极易发生中暑。病情发生急  相似文献   

6.
张芯 《农家致富》2010,(16):41-41
一、由于温差变化较大,要注意畜禽的防暑和保温工作,注意畜舍的通风换气。白天高温,家畜(禽)容易引起中暑,特别对于奶牛、鸡、鸭等对热较为敏感的畜禽,防暑工作更不应放松。  相似文献   

7.
鸡因遭受强烈的太阳辐射或高温刺激,都会导致中暑。鸡中暑后,通常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量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增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5℃以上。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死亡。一、  相似文献   

8.
禽无汗腺,深部体温高,羽毛有绝热作用,实践证明,鸡群在18℃~23℃时的料肉比、料蛋比经济效益最好。夏季高温,如果通风不良,容易引起鸡的热应激,即鸡的中暑症,导致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改变,进而影响鸡的生长率、产蛋率、饮料利用率及抗病力,甚至造成窒息死亡,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里笔者就预防热应激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张口呼吸、张开和下垂两翅进行散热,以调节体温。在炎热高温季节,如果湿度大,饮水不足,鸡舍通风不良或通风方式不正确,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极易引发中暑。种鸡,特别是肉种鸡对高温的耐受性较低,中暑后看上去体格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往往最先死亡。在蛋鸡高产鸡群,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成年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当外界温  相似文献   

10.
<正>猪中暑病多发于高温、高湿、闷热时节,轻者生长发育受阻、养殖成本增加;重者病猪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中暑病例,病情多急而危重,养殖场(户)一定要引起充分重视,千万别轻视防控。1.发病原因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1~24℃。当外界温度超过35℃,持续高温、高湿和闷热环境,即可引起中暑。中暑病为热射病和日射病的合称。在高温、高湿和闷热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  相似文献   

12.
<正> 中暑是指鸡只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而导致家禽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症状。由于山地鸡放养在山坡上觅食和活动,其运动多,受日照的时间长、强度大,因而在夏季和初秋鸡群中暑现象时有发生,连续高温天气尤为严重,故预防山地鸡中暑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鸡对湿度变化敏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鸡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为宜;湿度过大(高于75%),会加重高温对鸡的影响,使呼吸降温受阻,不利于鸡体散热,造成鸡体蓄热过多而使体温上升,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那么,如何降低鸡舍空气湿  相似文献   

14.
,鸡对湿度变化敏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鸡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为宜;湿度过大(高于75%),会加重高温对鸡的影响,使其呼吸降温受阻,不利于鸡体散热,造成鸡体蓄热过多而使体温上升,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那么,如何降低鸡舍空气湿度呢?1、及时清除粪便鸡粪含水  相似文献   

15.
鸡对湿度变化敏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鸡舍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0%为宜.湿度过大(高于75%),会加重高温对鸡的影响,使呼吸降温受阻,不利于鸡体散热,造成鸡体蓄热过多而使体温上升,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鸡舍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6.
<正>鸡热衰竭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临床症状呼吸急促,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喘息。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翅膀张开下垂,羽毛蓬乱;采食量  相似文献   

17.
鸡只中暑,是指鸡只在高温和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下,由于体温调节障碍而造成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总称。鸡无汗腺,其水分的蒸发和热能的调节主要是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鸡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其它家畜更为敏感。实验表明,成年鸡在20℃~25℃环境温度区间内可获得理想的生长表现。而当温度超过28℃时,鸡只即会出现生理或精神上的不良反应;在达到32℃以上或遇强阳光辐射时则极易出现鸡群中暑现象,轻者影响生长和产量,重者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虚脱,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鸡中暑又称热衰竭,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鸡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变化的综合性病理反应。此病的发病机理较为简单,主要是由于鸡舍温度高且降温措施跟不上,通风不良、密度大导致热邪由表入里,内热无法外泄,热毒积于心胸,若缺水还会出现热耗津液。根据病情的轻重临床上常分为两种,伤暑和中暑,轻者为伤暑,重者为中暑。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1,(6)
正犬中暑是指犬处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因热量在体内大量蓄积,造成汗腺功能衰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神经症状和多器官衰竭情况的疾病。1引起犬中暑的原因犬中暑是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核心体温上升引起,主要原因有:长时间在阳光下直射,环境湿度较高,通风不良,犬饮水不足,警犬、导盲犬等工作犬劳役过度,造成热量蓄积,从而引发疾病。幼犬、老年犬和工作犬为易感动物。  相似文献   

20.
⒈鸡中暑发病原因:天气持续高温,鸡舍举架不高,防暑降温设施差,缺乏通风,造成舍内积聚热量散发障碍,使舍内温度高;饲养密度过大,鸡群释放热量多,使舍温升高;不及时清粪,鸡粪堆积后,使舍内氨气浓度增大,湿度增高,在高温、高湿情况下,鸡的散热发生障碍;饮水不足;饲料中能量偏高,造成鸡体过胖,体内脂肪蓄积太多。⒉鸡中暑表现症状与病理变化: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心跳增进。当周围温度超过32℃时,出现间歇性张口伸颈为特征的热喘息,两翅抬起,羽毛蓬乱。鸡冠和颜面先鲜红后发绀,有的苍白,饮水量上升,食欲下降。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病鸡站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