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根域加温对塑料大棚内红地球葡萄休眠期至萌芽期生理特性及芽萌发的影响,试验以五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域加温处理,设置(20±2)℃(以下简称T20℃)和对照(CK)2个温度梯度,观测芽体萌发进程、测定休眠期至萌芽期葡萄一年生枝条和10、20、30 cm 3个深度根系的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大棚促早栽培通过根域加温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约9.9℃,T20℃处理比对照提早6 d解除休眠。休眠期葡萄枝条和根系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升高;升温管理后,T20℃处理下根系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迅速下降,CK处理Pro和MDA含量下降缓慢,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2种处理下,枝条内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且T20℃处理根系和枝条各个生理指标均低于CK。适当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型抑制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2.
以二年生设施早露蟠桃为试材,研究了休眠期地温对早露蟠桃花芽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3种地温处理,I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12月10日20℃、处理IOD活性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低温累积量的增加不断上升,常温处理(CK)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5℃、处理次之,20℃处理最低;在休眠解除前常温处理(CK)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20℃和15℃处理,但休眠解除后常温处理(CK)蛋白质含量却显著低于20℃和15℃处理:开花前3种地温处理I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均降至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塑料大棚内葡萄Vitis vinifera促成栽培中萌芽期根区土壤加温对树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Red Globe’为试材,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简称T25)和(20±1)℃/(15±1)℃(昼/夜)(简称T20)和对照(ck)等3个温度梯度,探讨它们对土壤温度、葡萄物候期、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T25和T20处理下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比ck高13.1℃和8.4℃;萌芽期分别比对照提早26,20 d,始花期提早27,21 d,成熟期提早18,10 d;新梢长度和粗度、单株果穗数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质量分数增加,酸质量分数降低,果实品质提高;果穗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萌芽期适当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抑制性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果实品质改善,提早上市。图3表5参13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低温条件下南果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提高其抗寒性提供依据.以南果梨嫁接苗为试材,考察在自然低温和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枝条、根系、根颈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自然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南果梨枝条、根系和根颈韧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8.64%)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33mg·g-1)最高,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910μg·g-1).枝条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人工低温处理比CK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除-15℃处理外,人工低温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比CK高,随着人工低温处理温度的降低.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桃树花芽越冬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变化与花芽休眠的关系。【方法】以‘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 L.var.densa Makino cv.Zhonghuashoutao)为试材,分析比较越冬过程中8个时期花芽休眠状态和细胞内含物变化。【结果】‘中华寿桃’花芽在内休眠期间SOD活性呈现逐渐上升,随着内休眠解除,活性降低;POD活性在内休眠阶段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内休眠维持和解除过程中,CAT活性逐渐降低,而Vc出现几次较大的波动;内休眠阶段H_2O_2含量和产生速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内休眠解除过程中维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而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总氨基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越冬休眠期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中华寿桃’花芽可能在感受低温反应后,抗氧化代谢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细胞内含物发生变化,可能对其内休眠维持和解除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温度对温室早露蟠桃休眠期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休眠期15℃土壤温度处理根系内IOD活性保持较低水平;15℃处理根系内SOD活性变化幅度大而CK处理变化平稳;12月30日前,15℃处理和CK根系内P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12月30日后,15℃处理POD活性迅速降低,而CK保持较高的POD活性.表明在桃树芽休眠期,15℃土壤温度处理比CK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露地杏金太阳、凯特为试材,研究了休眠期杏树花芽的一些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休眠期,两品种花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平缓,淀粉含量在休眠期呈缓慢上升趋势;自然休眠解除期可溶性糖含量迅速上升,淀粉含量迅速下降;两品种POD活性在休眠期变化平缓,休眠解除期POD酶活性迅速上升;H2O2含量在休眠期大体呈上升趋势,休眠解除期H2O2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缩短葡萄休眠期,促使葡萄提早成熟,为吐鲁番设施葡萄促进早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设置休眠时间为14、20、27和33 d四个处理,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通过适宜的温度调控,定期观察比较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采用增温措施,可以满足葡萄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的萌芽有影响,休眠14 d比CK提前39 d萌芽,成熟期较CK提前3d,可溶性固形物与CK呈极显著差异,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不同增温措施,适当控制休眠时间让葡萄提早萌芽,并且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前结果并成熟,为吐鲁番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休眠期欧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休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休眠期欧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休眠的关系,以休眠期欧李1年生基生枝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韧皮部、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休眠阶段欧李韧皮部和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淀粉,二者比值最高可达4.77,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蔗糖,其次是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自然休眠期芽中检查不到果糖含量,但在被迫休眠期和芽萌动期迅速增加,至芽萌动期质量分数达2.05%;休眠期韧皮部和芽中酶活性变化与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大于其他酶的活性,在自然休眠期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迅速降低至自然休眠解除时达最低值,降低幅度分别为芽94.18%、韧皮部84.78%;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粉酶活性。综上,欧李休眠期贮藏的碳水化合物以可溶性糖为主;蔗糖含量变化及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降低与自然休眠解除关系明显;果糖含量变化与芽的被迫休眠和芽的萌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修剪方法对催芽处理前后富士苹果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含量的影响,为完善苹果修剪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幼苗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在解除休眠到萌芽期,于离体条件下对枝条进行短截处理(短截1/2、短截1/3),以不短截处理为对照,将按要求处理后的一年生枝带回试验室,将枝条下部剪平,直立放在盛有500mL水的瓷盘里,置于GZX型光照培养箱(25℃(白天)/20℃(晚上)、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中进行催芽处理,在处理后第0,3,6,9,12天取样,测定枝条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短截处理对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富士苹果一年生枝条不同部位可溶性糖、淀粉、总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明显分布梯度,表现为从一年生枝顶部向下,对照枝条木质部的可溶性糖含量由93.9mg/g逐渐降到61.9mg/g,淀粉含量从72.6mg/g逐渐降到37.7mg/g,总糖含量从166.5mg/g逐渐降到99.6mg/g。催芽处理前(处理0d)木质部可溶性糖、淀粉及总糖含量高于韧皮部。催芽处理后,木质部碳、氮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与韧皮部相比,木质部平均可溶性糖、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38.1%,31.6%和15.4%,平均淀粉含量增加了17.4%;而韧皮部以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短截处理未改变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的分布梯度,不同处理枝条对应部位碳、氮营养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对整个枝条平均水平而言,短截降低了枝条内的平均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总糖含量,整个试验过程中短截处理枝条木质部以上营养物质的含量总体低于对照枝条。【结论】短截未改变苹果一年生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梯度,表现为从枝条顶部向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和Vitis vinifera×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 L.var.nectarina M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眠期升高,深休眠期保持较高水平,休眠解除前后迅速下降;需冷量高的葡萄芽H2O2含量明显高于需冷量低的油桃.葡萄和油桃芽体CAT活性在休眠初期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又升高;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反,且葡萄CAT和POD活性水平在整个自然休眠期皆明显低于油桃;两种果树芽体SOD活性在初休眠期缓慢升高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休眠后期下降.葡萄呼吸速率在休眠初期出现高峰值,油桃则延迟到深休眠期才出现高峰值,且都在自然休眠解除前后再次回升.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深休眠期后,15%和20%的石灰氮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葡萄枝条中下部芽的ABA的含量,提高GA与IAA的含量.18%NH4NO3处理对枝条下部芽的IAA含量提高作用不显著,但显著降低ABA含量,提高GA含量.15%和20%的石灰氮及18%NH4NO3处理后都能促进淀粉降解,使枝条中下部芽积累高浓度的可溶性糖,有利于中下部芽的萌发,并使芽提早萌发7 d左右.100和150 mg/L GA3处理枝条各部分芽的ABA含量显著下降,GA、IAA的含量显著提高,且上中部芽的内源激素变化比下部芽更显著,上中部芽的淀粉含量显著低于下部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下部芽,最终导致芽的萌发不整齐.  相似文献   

13.
对山葡萄、贝达、北醇、无核白、奥迪亚无核、京可晶这6个葡萄品种的1年生休眠枝条进行不同低温胁迫,测定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并用恢复生长法测定枝条扦插生根率,分析其理化指标变化趋势,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曲线模型,拟合其半至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各葡萄枝条SOD、POD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扦插枝条生根率呈下降趋势;供试材料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山葡萄贝达北醇无核白奥迪亚无核京可晶。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和Vitis vinifera&#215;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 L.var.nectarina M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眠期升高,深休眠期保持较高水平,休眠解除前后迅速下降;需冷量高的葡萄芽H2O2含量明显高于需冷量低的油桃.葡萄和油桃芽体CAT活性在休眠初期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又升高;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反,且葡萄CAT和POD活性水平在整个自然休眠期皆明显低于油桃;两种果树芽体SOD活性在初休眠期缓慢升高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休眠后期下降.葡萄呼吸速率在休眠初期出现高峰值,油桃则延迟到深休眠期才出现高峰值,且都在自然休眠解除前后再次回升.  相似文献   

15.
用石灰氮对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进行催芽试验,对休眠解除过程中芽体内源激素和有机物质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ABA含量降低,IAA含量升高,冬芽逐渐解除休眠而最终萌发;在药剂处理后淀粉酶活性加强,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的速度加快,蛋白质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最后诱导大部分的芽都能萌发。该试验进一步证明了GA3、ZR、IAA和ABA含量可能是引起巨峰葡萄休眠的关键原因,而ABA含量水平是引起巨峰葡萄冬芽休眠的最关键因素。ABA含量低有利于冬芽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弄清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掌握桑树休眠规律及其发育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园正常生长的农桑14号、湖桑32号及处理后可以提早发芽的湖桑32号枝条为材料,封梢后每隔1周取材1次,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桑树发芽与休眠过程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可溶性蛋白及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两个过程中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发芽过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休眠过程;SOD活性降低对桑树冬芽萌发有促进作用,而POD和CAT活性在整个发芽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桑树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与桑树冬芽萌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品种湘烟7号为材料,经4 ℃处理4 d后连续喷施0.01 mg/L表油菜素内酯( EBR、T1)和340 mg/L过氧化氢(H2O2、T2)4 d, 以进行低温处理后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低温处理对照(CK1),以未经低温处理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正常生长对照(CK2),测定烟草幼苗生物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与CK2相比,湘烟7号烟苗经4 ℃低温处理后,根系活力及生物量降低,CAT活性、MDA、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升高,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与CK1相比,喷施EBR和H2O2的烟苗根系活力、根冠比、保护酶活性均明显提高,干物质量分别提高40%、20%,可溶性糖分别增加66.3%、51.3%,MDA含量分别降低37.8%、37.5%;低温处理后转入常温的第8天和第12天,喷施EBR、H2O2的处理与CK2相比,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恢复正常生长温度后,喷施外源EBR和H2O2均能加速烟苗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其中以喷施EBR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辐射剂量对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生根过程中生根性状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海州常山1 a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用不同辐射剂量(15、25、35、45 Gy)~(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降低了插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及生根率,以45 Gy辐射下生根率最低,生根高峰期较对照(CK)延迟60 d。在生根过程中,插穗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剂量辐射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其含量高于CK水平;插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呈现出波动降低和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辐射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CK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趋势;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处理POD、PPO活性总体高于CK,IAAO活性低于CK水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PPO、IAAO活性先升后降。不同辐射剂量会提高插穗内营养物质含量,促进生根相关酶活性,但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生根进程被延缓。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葡萄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对葡萄砧木及栽培品种枝条抗寒性的影响,以1种葡萄砧木及3个葡萄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低温处理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分析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葡萄枝条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均呈现递增趋势,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确定半致死温度-20.7~-36.8℃;SOD和P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得出供试材料抗寒性强弱依次为贝达>无核白>红地球>力扎马特,与葡萄枝条抗寒性关系密切的生理指标为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MDA。试验可为葡萄丰产优质抗寒栽培、种质筛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种设施内环境温度对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和需热量的影响,进而挑选出适宜设施内应用的需热量模型。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动气象站采集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以下简称T25)和(20±1)℃/(15±1)℃(昼/夜)(以下简称T20)和常温处理(日光温室土壤平均温度15℃,塑料大棚土壤平均温度7℃,以下简称CK)3个温度梯度,采用6种需热量模型对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进行估算。(1)在葡萄枝条萌芽前期2种设施内均存在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不协调现象,尤其在塑料大棚中表现更为明显。(2)2种设施内T25处理萌芽前期最短且需热量值最小;T20处理次之;对照萌芽前期最长,需热量值最大。(3)在同一设施内,地温不同需热量值不同,采用6种模型需热量值变化都随地温升高而减少;在不同设施内需热量值不同,相同地温下塑料大棚内需热量值均大于日光温室。(4)通过比较6种需热量模型的变异系数,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的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2种设施内对照的6种需热量值无量纲化后综合比较,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在2种设施内均没有差异。红地球葡萄枝条萌芽前期土壤(25±1)℃较(20±1)℃适宜,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红地球葡萄需热量值越小;以有效积温模型和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设施葡萄需热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