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州市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情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州市的3个区24个猪场使用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临床使用情况表明,与以前使用的猪O型口蹄疫浓缩苗相比,使用该苗免疫对生猪的应激小、基本无免疫副反应;疫苗质量较稳定,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15天效价较低,首免后30天检测阳性率平均为75.68%,高于部颁标准70%的抗体合格率;二免后15天、30天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平均为90.81%和94.59%,因此经二次免疫后抗体效价才稳定上升,免疫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连云港市规模猪场仔猪口蹄疫疫苗的不同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和免疫方法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地猪场应在50日龄和75日龄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进行免疫注射。在长期疫情清净的地区,可以在阉割的同时,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与猪瘟疫苗联合进行第1次免疫,在首免后第25天用猪口蹄疫浓缩苗1 mL/头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3.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环节。采集某地区乡镇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牛、羊、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福建省目前使用的猪口蹄疫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于2009年对全省9个设区市25个县(市、区)152个养猪场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使用情况和防治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并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59.21%的养殖场对所使用口蹄疫疫苗的总体评价为"好",23.03%的养殖场评价"一般",免疫后1周内猪只出现副反应的养殖场占31.58%,免疫后1周内发生猪只死亡的养殖场占1.3%,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1个月和3个月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9.69%和67.77%。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猪口蹄疫(FMD)、猪瘟(CSF)、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三种重大疫病在百色市最佳的免疫程序,选择两个乡镇,一个乡镇(A)将CSF疫苗和HP-PRRS疫苗释稀后混合在一起作一针注射,FMD疫苗作一针另边注射,简称“321”免疫程序,另一个乡镇(B)先用FMD疫苗和CSF疫苗同时分边免疫注射,间隔15天后再用HP-PRRS疫苗免疫注射一次,简称“332组”免疫程序,分别统计对比两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使用不同免疫程序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抗体产生效果。结果应用“321”免疫程序乡镇(A)同比应用“332组”免疫程序乡镇(B)散养猪及规模养殖猪FMD免疫抗体阳性率及CSF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HP-PRRS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321”免疫程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6个规模养猪场,对其采用的2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具有一定免疫干扰或抑制作用;免疫程序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其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均好;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肌内注射,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可达到70%以上。建议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对生猪进行免疫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且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可同时分点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华亭县对猪口蹄疫实施高密度的免疫接种,通过疫苗免疫使猪群得到有效的保护,对控制疫情起了显著作用。自2011年以来,我县对猪口蹄疫采用猪普通口蹄疫疫苗和MYA98苗免疫注射,普通口蹄疫主要用于散养户的免疫注射,MYA98苗主要用于规模化的养猪场。2011年我县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0万头;2012年春季我县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5万头。为了全面掌握猪普通口蹄疫苗和MYA98苗免疫注射效果,根据上级业务安排,我县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两种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做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或灭活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对40—50日龄健康仔猪进行联合免疫,观察其免疫反应,并经正向间接血凝和ELISA试验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三种疫苗联合免疫,临床上未发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对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的免疫效果无明显的干扰或抑制作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效果有显著的干扰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三种疫苗联合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可进行联合免疫,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应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10.
推广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组合与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同时分点免疫(三苗两点同步免疫)技术,免疫45 d后随机对规模养猪场及部分散养户68头猪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三苗两点同步免疫临床上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免疫后抗体有效保护率均达70%以上,该技术可在基层动物防疫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生产实践中生长猪接种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同一规模猪场、同群母猪在同一个星期内所产的仔猪,保育成功并适应生长舍环境之后,分别进行了8种不同品牌和株型的口蹄疫疫苗免疫试验。通过观察接种后的副反应程度、发病情况及血清抗体监测情况,综合评价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8种不同品牌和株型的口蹄疫疫苗中,有2种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它6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研究猪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等量混合注射后再注射猪口蹄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用这种方式免疫后,猪瘟、猪蓝耳病的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的标准,适用于春秋季集中免疫,而口蹄疫抗体效价则因疫苗不同而差异较大,合成肽苗明显好于O型灭活苗。  相似文献   

13.
<正>生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两针同步"注射法是指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按1∶1∶1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耳根后颈部肌肉内,另外一侧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注射方法。疫苗选择。猪口蹄疫疫苗要求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要求使用脾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本实验在山西省某羊场随机选取羔羊,2009-2012年,使用当年5个厂家生产的口蹄疫疫苗,跟踪观察监测口蹄疫O—AsiaI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消长情况。结果表明:疫苗安全可靠,未有明显的过敏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免疫合格率,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逐年提高,O型与AsiaI型免疫抗体呈现了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的现象。羔羊在免疫后3个月及时检测免疫抗体水平,确定再次免疫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猪口蹄疫,笔者对茂名地区猪口蹄疫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探究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管理和猪群健康等因素,要提高免疫效果,必须提高疫苗质量,确保免疫密度,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免疫操作,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等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取得明显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防制口蹄疫是采用常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但灭活苗免疫后常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免疫效价持续时间不长。我们对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从其免疫原性、安全性、抗体持续性进行了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及检测方法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了解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合理的检测方法,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在某肥育场进行了此次试验。试验猪分3组,分别注射不同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OS/99株灭活疫苗,并采用猪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HI)分别对使用上述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后,用猪0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测不到注射合成肽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效价。免疫猪口蹄疫O型OS/99株灭活疫苗后,用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只有30%;用HI方法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西省长子县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苗免疫效果,2017—2019年在全县14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1343场次的6592份猪血清样品,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7—2019年长子县猪瘟和猪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85%、88.14%,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安顺市近5年家畜口蹄疫免疫效果,采用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及液相阻断 ELISA方法对全市家畜口蹄疫免疫血清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2012、2013年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极显著下降( P<0.01),2012年猪O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及牛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双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极显著下降( P<0.01);羊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双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P<0.01),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比猪O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家畜口蹄疫免疫效果,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2010年-2013年全县家畜免疫血清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猪和羊的抗体合格率略有下降,牛的抗体合格率平稳上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免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一免。2013年在免疫猪和羊口蹄疫疫苗时,同时在另一耳根注射疫苗增效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的抗体合格率比未使用增效剂动物的高;在一免后抗体监测调查还发现,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对群体抗体合格率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认为,使用口蹄疫疫苗应推行二次加强免疫,使用疫苗增效剂对提高免疫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