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油能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珍品,深爱人们青睐。由于林蛙自然成活率低,回捕数量少,满足不了人们需要,急待人工养殖增殖,现将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1992年林蛙减产和今后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庆 《水产科学》1994,13(1):46-46
浅谈1992年林蛙减产和今后采取的措施曾宪庆(辽宁凤城县渔政管理站118100)实践证明,养殖林蛙确实是一项很好的致富之路。如凤城县杨木乡养蛙专业户伊文春从1990年起养殖林蛙几年来共收入20多万元,每年净收入2万元左右。所以近几年来,人工养殖林蛙得...  相似文献   

3.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林蛙的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  相似文献   

4.
林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它以其专门摄取昆虫类的活性饵料而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蛙肉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蛙油能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养殖珍品,深受人们青昧。由于近年来的私补滥捞和林业资源的破坏,使林蛙的捕捉数量剧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县水产总站组织专门科研小组,于2003年春协助太平沟林场小北沟张兴昌发挥地缘优势,利用广茂的森林资源,在其承包的山林沟段人工辅助繁育增加林蛙种群数量,发展林蛙养殖,现将养殖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林蛙的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  相似文献   

6.
<正> 林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为蝌蚪,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在水中越冬和繁殖。因此,人工养殖林蛙受到水条件的限制。笼养林蛙可以没有池塘,没有水流条件,只要提供幼蛙、笼子和一些必要的工具就可养殖。  相似文献   

7.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林蛙的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畅,使林蛙  相似文献   

8.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其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畅,使林蛙养  相似文献   

9.
<正> 1 庭院养林蛙的意义 庭院养殖林蛙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广面积大,乡村、城镇千家万户均可养殖,不需山、林、河流条件,既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又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乡村、城镇人烟密集、夏秋季蚊蝇极为丰富,养蛙后能消灭大量的蚊蝇和附近农田、果园的虫害,为人畜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车轶 《科学养鱼》2001,(1):16-17
中国林蛙是我国著名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属国家保护动物,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滋补健身极品。用雌性中国林蛙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近年来一直在国内外药材市场畅销,而且价格昂贵,供不应求。一 中国林蛙已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关于濒危物种的等级标准,中国林蛙被列为易危物种。开展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们在…  相似文献   

11.
东北林蛙是著名的经济蛙种,其输卵管是名贵的药材——林蛙油。林蛙养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蛙疾病防治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差别。东北林蛙在水中发育,变态后在陆地生活,是变温动物,生活环境复杂,条件要求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林蛙的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畅,使林蛙养殖业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曲折.林蛙的陆地阶段的养殖是林蛙养殖的关键,养殖中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林蛙陆地阶段的养殖.本文依据养殖者多年的经验的总结和养殖研究中技术的积累而成,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林蛙现代养殖雏形最早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90年代后林蛙全人工养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尤其以吉林长白山为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全国南北各地有养殖,近几年北蛙南移在上海、深圳等地已有养殖成功的先例。林蛙养殖目前已在东北几个省形成较大的规模,成为林蛙的主要产区之一,形成了林蛙圈舍全人工养殖、林蛙封山沟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和棘胸蛙是我国山区常见的野生经济蛙类,营养价值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并针对其养殖开发,资源利用提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轶 《科学养鱼》2001,(3):14-15
四、中国林蛙性别控制   中国林蛙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雌性的输卵管上,因此在生产中如何提高雌性个体的比例就显得非常重要。自然条件下南方春季繁殖期水温相对比较高,繁殖期水温偏高导致后代雄性个体比例偏高。因此在南方进行中国林蛙养殖雌性诱变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雌性诱变是根据中国林蛙的生长发育规律,利用生物手段调整中国林蛙生殖腺分化方向,从而提高雌性个体比例。   中国林蛙属于无尾两栖类,其性腺为分化型。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温度和性激素对其性腺的分化和发育有着显著的诱导作用。   目前中国林蛙雌性诱变的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方的气候特点和中国林蛙南移后的生物学特性,对在南方进行中国林蛙的集约化养殖的场地选建、养殖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林蛙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饲养 ,与林区野外封沟养殖和生态围栏养殖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林蛙人工养殖需要有较大的成本投入和高质量管理水平。就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们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资料。1 中国林蛙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林蛙品种是提高商品蛙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林蛙的养殖效益和林蛙种群的发展。目前 ,人工养殖的林蛙种蛙 ,多采集于山林野生林蛙。有些地区的林蛙虽然个体较大 ,但产油量却较低 ,这种类型的林蛙仅适合于培养成肉蛙类型 ,不适合大规模人工饲养。但也有些林蛙个体中等大小 ,但产油量…  相似文献   

18.
在蛙卵孵化完成后,蝌蚪的养殖就开始了,蝌蚪养殖是林蛙养殖的基础,这个阶段决定着林蛙雌性的比例,雌性的比例关系养殖的效益.蝌蚪的体重大小也关系变态蛙的体重和体质以及幼蛙的进食,蝌蚪养殖养殖效果的决定了林蛙下一阶段的效果.密度、水质、饵料、种源、水温、管理是影响蝌蚪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南移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轶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6):262-264
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俗称哈士蟆 ,主产地东北 ,是我国著名的药用、食用经济蛙种。用雌蛙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 ,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等功效。 5 0年代 ,上海水产大学赵振寰提出在南方进行中国林蛙养殖的设想 ,多年来已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 ,苏州大学水产学院获苏州市科委资助 ,在苏州市郊区进行了中国林蛙南移养殖试验 ,并取得了成功。一、繁殖繁殖技术是中国林蛙南移养殖的关键技术。人工繁殖中国林蛙 ,通常产卵率和孵化率比较低。一般在 3月上旬 ,水温上升…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21,(1):85-85
为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联合发布的将"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列入水生动物管理"的有关决定,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林蛙产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日前,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组织的"黑龙江省林蛙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所本部召开。会议围绕林蛙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黑龙江省林蛙产业现状、林蛙生态保护和健康养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