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树多倍体品种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阳”猕猴桃是内果皮为红色的二倍体品种,味道鲜美,但果实较小、抗性较差。本研究通过系统筛选发现,采用0.05%秋水仙素诱导处理“红阳”猕猴桃无菌的叶柄愈伤组织4 h,变异率达20%,诱变效果最好;经植株再生,在25株植株中获得1株四倍体植株和4株混倍体植株。观测分析发现,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长度增加了9.19%,叶片宽度增加了13.66%,叶柄粗度增加了25.71%,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18.31%,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6.60%。  相似文献   

2.
以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Fisch.)和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的鳞片和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诱导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以浸泡和混培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多倍体诱导。以形态学观测、根尖染色体计数、气孔观测对多倍体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获得了19株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和6株兰州百合四倍体植株,最佳处理方式为0.1%秋水仙素浸泡胚性愈伤组织24 h。使用ISSR对经体细胞胚发生的二倍体和多倍体再生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发现两种百合二倍体植株遗传较稳定,而多倍体植株均发生遗传变异,其中细叶百合和兰州百合遗传变异率分别为15.48%和9.75%。  相似文献   

3.
切花非洲菊多倍体诱变初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非洲菊‘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 (2n=2x=50) 品种为供试材料, 采用秋水仙素对其组培丛生芽进行离体诱导, 成功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0.02%、0.05%、0.10%和24、36、48 h。试验结果表明, 以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诱导效果最佳, ‘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的丛生芽变异率分别为16%和10%。总体上看, 非洲菊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较低。经气孔鉴定、染色体计数和形态学观察, 变异材料染色体数加倍(2n=4x=100) 。与二倍体相比, 变异材料气孔面积增大, 花序变大, 叶色变深, 叶尖变钝圆, 叶片质感变厚, 花梗直径变粗, 花梗基部花青素着色变深。最终分别获得稳定的‘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多倍体植株200余株和300余株。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渝粉109为试验材料,在建立番茄植株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带绿芽生长点的子叶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结果表明:以0.2%秋水仙素处理48 h效果最佳。对番茄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形态、生理指标比较分析发现:四倍体植株长势强,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番茄叶片中叶绿素总量、POD活性、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二倍体,MDA含量低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核桃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岭’核桃种子、1a生‘绿岭’核桃实生苗的新梢、5a生采穗圃的‘绿岭’核桃新梢为试材,通过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不同时间的处理对核桃进行多倍体诱导,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幼苗茎尖浸润法、新梢掐茎尖浸润法、种仁浸泡法、胚浸泡法、刺激隐芽法、刺激腋芽法处理后变异率均为0%,幼苗掐茎尖浸润法处理后,1.0%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8d的30株幼苗中有4株变异,变异率为13.3%。对叶片明显变大、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皱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表明,1株是四倍体,3株是混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宜的火龙果多倍体诱导技术体系,以期解决火龙果品种单一、遗传相对狭窄的问题。【方法】以2个主栽的火龙果品种‘大红’和‘白水晶’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渍法和混培法进行多倍体的诱导,比较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组合后代变异率和死亡率。【结果】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诱导率和死亡率增加;5 g·L~(-1)秋水仙素浸渍萌动种子24~48 h和50 mg·L~(-1)秋水仙素在培养基中与无菌苗共培养3~5 d多倍体诱导效率较高且死亡率适中,混培法30 d表型变异率高于浸渍法,死亡率低于浸渍法。变异株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分别为对照的81%和115%,变异株染色体数目包括2n=2X=22,2n=4X=44,2n=6X=66等几种不同类型,此外还存在非整倍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5 g·L~(-1)秋水仙素浸渍萌动种子24 h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效率最高;50 mg·L~(-1)秋水仙素在培养基中与无菌苗共培养5 d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效率最高,混培法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效率高于浸渍法。【结论】50 mg·L~(-1)秋水仙素与无菌苗混培养5 d能提高火龙果多倍体诱导效率,火龙果混培法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效率高于浸渍法,无菌苗与50 mg·L~(-1)秋水仙素混培5 d是火龙果多倍体诱导的最佳组合,本实验为火龙果多倍体新种质创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大蒜品种六瓣红鳞茎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大蒜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并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愈伤组织四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处理浓度递增而升高,随处理时间递增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染色体畸变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200%,处理时间为18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36.36%,可以作为最适诱导体系。经秋水仙素诱导后的愈伤组织成功再生出试管苗并获得试管鳞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选育梨(Pyrus communis L.)突破性品种提供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梨品种‘丰产’及其衍生的系列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试材,对其在试管内及移出试管外在田间生长的自根苗植株的表型变异进行了观测。【结果】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茎粗、节间短;四倍体的叶色比二倍体深,厚度比二倍体大;多倍体和二倍体的叶形指数差异显著,叶缘差异明显。不同倍性无性系的叶缘变异表现多样性,有全缘变异,也有锐锯齿变异。试管繁殖条件下,混倍体叶片形状不一,有大量畸形叶片产生,而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很少观察到畸形叶片产生。移栽入田间生长后,相对于二倍体,多倍体植株的株高显著变矮、节间长显著变短、地面以上30 cm处的树干直径显著变小。混倍体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差,没有获得在试管外正常生长的植株。【结论】相同环境条件下,梨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衍生的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对照生长慢,且株高明显矮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9.
刺梨四倍体诱导及其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刺梨为试材,利用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诱导刺梨多倍体,并对四倍体与二倍体进行ISSR分析。结果表明:刺梨诱导芽分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mg/L+IAA0.1mg/L,诱导率达到100%,增殖系数4.4以上。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8h诱导率最高,纯合体诱导率为24.5%。四倍体与二倍体ISSR结果显示扩增条带差异明显,表明诱导加倍过程中四倍体发生了基因组变异。  相似文献   

10.
以黑芥为材料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药液处理黑芥籽苗生长点24 ~ 72 h均可诱导获得多倍体植株,其中处理48 h的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株率达73.33%。四倍体黑芥长势良好,叶片和花变大,叶柄变短,叶色和花色变深,开花期较二倍体晚2 ~ 3 d。四倍体黑芥能正常开花散粉,但结籽率较低,仅为13.83%。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冬枣和酸枣四倍体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王娜  刘孟军  代丽  秦子禹 《园艺学报》2005,32(6):1008-1012
 以冬枣和酸枣组培苗丛芽为材料, 研究了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与时间组合、多倍体的特征及其纯化技术。结果表明: 秋水仙素处理的最佳组合为50 mg·L - 1秋水仙素处理40 d,诱导酸枣和冬枣染色体加倍的频率分别达36.37%和26.67%。嵌合体经3~4次继代分离得到了纯化, 并对纯化后的变异株进行了增殖和生根。变异株根尖染色体数加倍(2n = 4x = 48) , 叶片增厚,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明显发达, 茎尖LⅠ、LⅡ和LⅢ层细胞均显著变大, 充分表明获得的变异株为同质四倍体。同质四倍体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增大, 叶色浓绿, 叶缘锯齿增大, 保卫细胞增大, 气孔密度降低。变异株在诱导期间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变圆、节间变短的暂时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衢州香橙(Citrus junos ‘Quzhou xiangcheng’)二倍体实生后代中发掘多倍体,希望获得一批四倍体新种质。【方法】秋季采摘衢州香橙果实,剥取种子并播种,种子萌发后,根据多倍体特征进行形态初选,筛选疑似四倍体植株,并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对疑似四倍体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最后对鉴定的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的形态、气孔和叶片解剖结构等特性进行评价。【结果】从衢州香橙400株实生群体中初步筛选出疑似四倍体植株13株,经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最终鉴定获得衢州香橙四倍体3株,筛选成功率为23.08%,群体四倍体自然发生率为0.75%。与二倍体衢州香橙相比,四倍体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明显,主根粗、侧根少,叶片浓绿,叶较宽,气孔增大。四倍体的叶形指数、油腺点密度、气孔密度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显著小于二倍体,而叶片总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和叶片组织紧密度均显著大于二倍体。【结论】首次鉴定获得了衢州香橙的四倍体植株,并评价了其形态及解剖特性,为柑橘多倍体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杜仲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杜仲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药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及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和DNA相对含量测定的倍性鉴定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药液浓度,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诱变率因处理的药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除0.05%处理48 h外,其它浓度(0.1%,0.2%,0.4%)均以处理12 h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在43.3%~63.3%, 最佳处理组合为0.1%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12 h, 变异株率和四倍体株率分别为63.3%和36.7%。在获得的148个变异株中,染色体计数表明47株植株为四倍体(2n=4x=68),占31.76%;染色体计数结果进一步被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多倍体特征,叶片变厚,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叶绿体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白掌为天南星科(Araceae)白鹤芋属(Spathiphyllum)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试验以不同白掌品种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多倍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多倍体诱导率不同,其中Spathiphyllum‘Bright’诱导率最高,达67%;Spathiphyllum‘Coddy color’最低,为10%;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和Spathiphyllum‘Parrish’分别为38%和30%;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Spathiphyllum‘Coddy color’、Spathiphyllum‘Bright’、Spathiphyllum‘Parrish’4个品种分别获得2株、1株、2株、3株纯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5.
金冠苹果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然授粉的‘金冠’苹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成熟胚离体诱导四倍体技术和嵌合体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完整胚在0.5%秋水仙素+1%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暗处理48 h,然后接种在MS+TDZ 1.0 mg·L-1+IB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的再生培养基中,变异率高达10.6%。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试管苗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增大,叶形指数趋小化,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增大。经压片法鉴定茎尖染色体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表明多数变异植株为同质四倍体。利用叶片离体再生器官技术,从诱导获得的嵌合体植株中分离出同质突变体。  相似文献   

16.
以‘月光’枣为试材,研究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在枣树上的多倍体诱变效果,包括二甲戊乐灵浓度、作用时间、施用时期对愈伤组织形成、芽再生及多倍体诱变的影响等。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明显抑制了枣愈伤组织生长和芽再生,且随着浓度(0.01%~0.1%)的升高,出愈率和单枝截面出芽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作用时间(12~48 h)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芽再生能力影响的差异不明显;随着施用时期(6~10 d)的推移,单枝截面出芽数增多,截枝处理10 d后施用二甲戊乐灵的出愈率、单枝截面出芽数均最高;优化后的条件下,即二甲戊乐灵浓度0.025%~0.05%,作用时间24~48 h,施用时期为愈伤组织诱导(施用4.0 mg/L TDZ+2.0 mg/L AgNO_3,12~14 h)6~10 d后,获得了80个再生芽,成功诱变出3个四倍体再生芽;与秋水仙素相比,二甲戊乐灵诱导的出芽时期晚10 d左右,出芽总数较低,但其诱导的芽变异率为3.57%,较秋水仙素诱导的高659.57%。  相似文献   

17.
秋石斛同源四倍体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秀兰  安东 《园艺学报》2009,36(8):1239-1242
 为了创制秋石斛同源四倍体新种质, 以秋石斛同株异花授粉种子为材料, 用组织培养方法,通过种子非共生萌发与原球茎诱导, 在原球茎发育的原胚期, 以低浓度混合诱变剂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用0.01%秋水仙素+ 5 mg·L - 1氨磺灵处理8~10 d, 四倍体(2n = 4X = 76) 诱变率达90%以上, 未发现嵌合体。与二倍体对照比较, 四倍体植株粗壮, 叶色深绿, 叶片宽厚。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处理离体叶片获得皇家嘎拉苹果四倍体植株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采用皇家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离体新梢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长时间处理(5 d)诱导四倍体的效率。结果表明,以不定芽再生培养基附加25 mg/L秋水仙素效果最好,最高在36.7%的叶片外植体上获得了四倍体植株。高浓度(75~200 mg/L)秋水仙素处理严重抑制组织的再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出诱变植株的细胞核DNA含量比对照高出一倍,确定了植株为四倍体。四倍体植株不仅在遗传上而且在外观形态上也明显区别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已移栽于大田,并进行了嫁接育苗和大树高接。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处理离体叶片获得皇家嘎拉苹果四倍体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皇家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离体新梢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长时间处理(5d)诱导四倍本的效率。结果表明,以不定芽再生培养基附加25mg/L秋水仙素效果最好,最高在36.7%的叶片外植体上获得了四倍体植株。高浓度(75-200mg/L)秋水仙素处理严重抑制组织的再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出诱变植株的细胞核DNA含量比对照高出一倍,确定了植株为四倍体。四倍体植株不仅在遗传上而且在外观形态上也明显区别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已移栽于大田,并进行了嫁接育苗和大树高接。  相似文献   

20.
以芦笋“达宝利”露白种子为试材,秋水仙素(添加2%DMSO)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作为诱导因子,设计多个梯度的正交实验,研究秋水仙素对芦笋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芦笋多倍体诱导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秋水仙素处理组合为0.15%的秋水仙素(添加2%DMSO)处理16h,诱导率高达28.33%;经鉴定发现二倍体芦笋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而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0条;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芦笋植株粗壮、叶片长度和直径增加,气孔细胞密度减少,气孔细胞体积增大,叶绿体数目和叶绿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