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渭北旱作苹果园4种覆盖模式(秸秆覆盖、锯末覆盖、森林土覆盖、清耕对照)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及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同时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覆盖处理下土壤细菌16S rRNA拷贝数均显著高于清耕;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之和占57.12%~74.72%;α变形菌纲、Subgroup_6、β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为优势菌纲,相对丰度之和占33.39%~43.15%。α多样性分析表明覆盖能够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分析表明各覆盖处理较对照细菌群落系统发育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覆盖有助于提高果实百果质量及糖度,其中秸秆覆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5年生‘烟富10’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均改变了土壤温度,增加了果实发育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以药渣覆盖更为显著。药渣覆盖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在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分别增加了27.7%、32.1%、34.3%,速效磷增加了19.6%、53.8%、81.9%,速效钾增加了19.1%、35.0%、167.4%。对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发现,两种覆盖均可增加土壤细菌α多样性,药渣覆盖的效果更好,且两种覆盖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更为相近,明显与对照不同。在细菌群落分布方面,地布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44.7%、65.7%和79.7%;药渣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15.5%、54.5%。综上,药渣覆盖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水热情况,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海南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蔬菜轮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通过设置水稻-水稻(SS)、水稻-青瓜(SQ)和水稻-黄秋葵(SH)3个处理,经持续2年的田间试验,采用Illumina平台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比较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差异,分析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测序共获得347 544条读数,平均长度436bp,计16 094个OTUs。SS处理土壤含有的OTUs最多,分别较SQ和SH处理高出7.8%和9.4%。2)3个处理土壤细菌丰富度无显著(P0.05)差异,水稻-青瓜轮作(SQ)会降低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细菌优势度。3)水稻-蔬菜轮作使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升高,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增加了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热微菌纲(Thermomicrob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和纤线杆菌纲(Ktedo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4)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土壤电导率(EC)和有效磷含量(AP)正相关,与C/N负相关;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C/N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OM)和碱解氮(AHN)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可降解膜覆盖对小型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地区设施小型西瓜栽培使用的可降解覆盖材料,以黑色塑料地膜、黑色无纺布地膜(可降解)以及银色反光布地膜(可降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小型西瓜生育期、长势、根系活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材料对西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黑色无纺布地膜覆盖处理下西瓜植株雌花开放较集中,根系活力、果实品质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且可在6个月内降解。从效益、省工、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北京地区早春大棚吊蔓栽培小型西瓜,建议选用黑色无纺布作为地膜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碱性含腐植酸改良营养液对海南露地酸化土壤理化性质及樱桃番茄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露地酸化土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区试验,设置复合肥和改良营养液处理,定期测定土壤pH值、养分含量等理化指标,并在樱桃番茄收获期测定土壤团粒结构、果实性状及其营养品质。果实收获期,改良营养液和复合肥处理的土壤pH分别为5.71和5.05;改良营养液处理的耕层土壤团聚体含量(0.25 mm)、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复合肥处理,速效钾和电导率低于复合肥处理;改良营养液处理的‘黄星‘’美莎’和‘千禧’果实营养品质优于或相当于复合肥处理。结果表明,改良营养液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提高果实品质可协调进行,可以推广到露地酸化土壤改良和替代复合肥用于樱桃番茄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黑色地膜覆盖、无色透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西瓜生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覆盖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栽培的西瓜。并对不同处理进行了经济核算,覆盖黑色地膜栽培的西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7.
黑色地膜覆盖西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色地膜覆盖、无色透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西瓜生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覆盖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栽培的西瓜。并对不同处理进行了经济核算,覆盖黑色地膜栽培的西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果园微气候条件对南疆‘灰枣’坐果及枣果品质的影响。【方法】2014在库尔勒‘灰枣’果园设置树体阴阳面、遮阳、喷水及地表覆盖物等果园微气候处理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空气及土壤的温湿度变化状况对‘灰枣’果实坐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灰枣’园中温湿度的均值为土壤大于空气,而温湿度的差值则是空气显著大于土壤。地膜覆盖处理下土壤温湿度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及对照,能够有效提高坐果率;遮阳处理使空气温湿度有所降低,对枣果纵横径和蛋白质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秸秆覆盖给枣树土壤提供了一个温湿度均较为适宜的微环境,使果实中糖、蛋白质、可滴定酸、类黄酮、花青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增加;设定时间段内,每隔1 h对树体进行一次喷水处理空气湿度为所有空气处理中最高,有利于可滴定酸的积累。【结论】果园微气候因子处理对南疆‘灰枣’坐果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其中遮阳、每隔1 h喷水、秸秆和地膜覆盖对‘灰枣’坐果和品质的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985年在天津市东郊崔家码头,西郊小沙沃、南郊双港、北郊北仑、塘沽新城等五试验点进行了覆盖银灰反光地膜、普通透明地膜,不盖膜的三个处理的对比试验。每点试验地1.5亩,共7.5亩。一、增产增收五个点结果一致。使用地膜覆盖都增产、增收,而以银灰反光地膜尤为显著。使用银灰反光地膜,增产  相似文献   

10.
以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对照)酿酒葡萄‘赤霞珠’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果表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两种模式下果表的主要真菌和细菌分别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比>90%以上)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避雨栽培减少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的定殖,降低了诱导果实腐烂且产生毒素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丰度;且避雨条件更适合于固氮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的生长。此外,避雨处理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的丰度普遍高于露天对照。NMDS分析与Welch’s t检测表明,避雨栽培引起了转色期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差异(胁强系数stress <0.1且P <0.05)。避雨栽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引起果实腐烂的微生物群的生长,有助于对葡萄健康生长和葡萄酒品质有益的微生物在果实表面定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具有防水透气、导热性低、高反射率和低辐射率等特点的特卫强(Tyvek)白色无纺布,在重庆地区柑桔中熟品种椪柑Citrus reticulata‘Ponkan’、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Newhall’和晚熟品种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Tarocco’的果实发育中后期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地面覆盖处理[全覆盖、半覆盖和不覆盖(对照)],并在覆盖后不同时期测定树冠上部和下部果实的内外品质。结果表明,地面覆盖主要通过降低果面色泽指数b值,使综合色泽指数a/b值升高,从而对纽荷尔脐橙和塔罗科血橙有促进着色的作用,对椪柑的作用稍逊;此外,对树冠下部果实着色的改善程度大于上部果实。地面覆盖通过促进果实降酸,有促进果实成熟和改善果实风味的作用。半覆盖存在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风险,建议生产上采用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鸭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物(紫花苜蓿、高羊茅、早熟禾、麦秸、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对盆栽梨树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均能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其中以覆盖麦秸保水效果最好;透明地膜覆盖增温效果最为明显,年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3.40℃,紫花苜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年平均土壤温度比对照低0.68℃。透明地膜覆盖温度日较差最大,达到5.30℃,而高羊茅覆盖土壤温度日较差仅为1.67℃。至于对土壤质地的影响,麦秸覆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降低了8.82%,总孔隙度增加了9.09%;高羊茅覆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最多,增量达到26.80%;紫花苜蓿覆盖对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28.89%和106.21%;速效钾含量则以高羊茅覆盖最高,为244.96mg/kg;高羊茅覆盖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加效果最明显,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6.03%、30.30%和7.99%;不同覆盖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紫花苜蓿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增幅达到32.84%,早熟禾处理有利于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增幅为21.97%,高羊茅处理同对照相比,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了56.00%,效果最好;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则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目(Microascales)、散囊菌目(Onygen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Blrii41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和爪甲团囊菌科(Onygen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降低了具有致病潜力的假霉样真菌属(Pseudallescheria)、Kernia和Wardomyces的相对丰度;但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塑料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各地采用地膜覆盖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所于1981—1984年,在苹果树上试用银灰地膜覆盖技术,以观察对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现将试验结果简结如下。一、试材与方法试验地设在所内试验园。试材为4年生玫瑰红。株行距1.5×2米。采用天津市塑料研究所研制生产的0.05毫米的银灰薄膜。处理区18株,对照区10株。覆盖前,测定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并调查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rhizomyces)、孢子丝菌属(Sporothrix)、粪壳菌属(Sordaria)相对丰度减少,小被孢霉(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两个病原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说明连作改变了百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降低,真菌多样性升高,病原菌相对丰度增加,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16.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为试材,以地膜覆盖、秸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3个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减少土壤水分消耗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减少46.72mm。地膜+秸秆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酶活性较高,而地膜覆盖处理酶活性为最低值。番茄收获后,地膜+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低。地膜+秸秆覆盖对株高与对照接近,但能明显增加茎粗。番茄单株产量比较:地膜+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对照,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13.99%、7.77%和1.96%。地膜+秸秆覆盖处理对我国北方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1974~1977年,在苏联普斯科夫地区乌克兰农学院的教学试验农场,进行了地膜覆盖和塑料小棚在草莓上的应用试验.供试品种为??和??,栽植距离70×20厘米.试验处理:1.不覆盖(对照);2.土壤覆盖透明薄膜;3.土壤覆盖黑色薄膜;4.土壤覆盖透明薄膜+塑料小棚;5.土壤覆盖黑色薄膜+塑料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杨梅枝条堆肥发酵过程中养分、腐殖质组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碳氮比分别为30∶1、60∶1,90∶1进行杨梅枝条堆肥发酵试验,测定各处理养分和腐殖质组分,对细菌群落采用细菌16S rRNA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比较细菌相对丰度,分析细菌群落Alpha和Beta多样性,及堆肥养分因子与细菌群落相关性。结果表明,杨梅枝条堆料处理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碳氮比增加而减少,有机质和胡敏素含量随碳氮比增加而增加;全氮、全钾、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增加,有机质和胡敏素含量则显著减少(p<0.05);碳氮比与有机质、全氮和胡敏素呈极显著相关。3个处理的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随碳氮比增加而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随碳氮比增加而减少;在高温阶段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阶段。不同碳氮比处理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碳氮比对枝条堆体细菌群落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全氮、有机质和温度也对枝条堆体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堆体细菌群落结构与碳氮比、全氮和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碳氮比对杨梅枝条...  相似文献   

20.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用150 mmol·L-1 NaCl模拟盐胁迫,通过添加体积比为300、600倍和900倍的腐殖酸进行处理,研究了腐殖酸对盐胁迫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探索腐殖酸对盐胁迫下温室黄瓜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腐殖酸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和全氮含量,而降低了pH。在细菌群落结构方面,各处理间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T1和T2中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CK,而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相反,细菌在属水平上组成变化并不明显。在真菌群落结构方面,T1和T2中OTU数量和Shannon指数与CK差异均不显著,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CK,腐殖酸还提高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T1、T2和T3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分别较CK高28.07%、26.48%和6.41%,降低了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已知菌属的变化中,毛壳菌属和枝顶孢属的相对丰度升高,根生壶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RDA冗余分析表明速效钾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而有机质、速效磷和pH则对真菌群落结构起到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