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动物繁殖在动物种群发展和生命进化的过程中起到群落延续、物种演化、进化变异等至关重要的作用。繁殖是各种生殖细胞的动态变化和互作效应的结果,对生殖细胞动态变化机制进行解析是了解动物繁殖过程的基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群体细胞中以单细胞维度深入解读信息,逐步成为解读细胞类群异质性、关键基因筛选、相关通路表达、细胞互作等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生物学问题的首要选择。目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开始从动物生殖细胞的角度对动物繁殖的相关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以此进一步研究动物繁殖的相关过程。因此,本文主要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相关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广东鹅的繁殖特性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规律特性,探讨解决其就巢问题的技术措施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对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特性(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季节及其繁殖性能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明显地分为繁殖季节(产蛋配种期)和非繁殖季节(停产换羽期),每个季节的长短与起止时间视鹅种不同而异。在种鹅的利用年限内(一般为5-7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相互交替,形成一个个生物产蛋年。一般在繁殖季节内,母鹅有4-5个产蛋周期(俗称“一造”或“一窝蛋”)。母鹅在每造产蛋之后一般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3.
豁眼鹅早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豁眼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耐严寒、适应性强等优点,素有“国宝”鹅之称,特别是在产蛋、繁殖性能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因此,长期以来,豁眼鹅一直做为蛋用型品种进行研究,而对豁眼鹅用作肉仔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对豁眼鹅的早期生长规律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名录》中的鹅地方良种就有26个,其中10个品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遗传资源.近年来,我国养鹅业迅猛发展,饲养量、屠宰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与快速发展的养鹅业相比,我国鹅的良种选育与推广利用工作相对滞后,在鹅业生产中仍以地方品种的直接利用或简单的杂交利用为主,良种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鹅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种质资源、良种选育、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供鹅业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鹅属于季节性繁殖的家禽,产蛋期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而6-9月则为换羽停产的季节。为了弥补市场的空缺,研究人员对种鹅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的繁殖技术,对光照、营养及温度等客观环境进行调控,进而实现种鹅在6-9月也可以产蛋繁殖。所以,要想提高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繁殖,就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白鹅是一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经济性状优等优点,母鹅无就巢性,年产蛋量达60-80个。传统养鹅大多采用自然交配的繁殖方式,公母配种比例为1:3—4,公鹅养殖数量过多是影响养鹅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采用人工授精授精技术能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种鹅的繁殖性能对养鹅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较多,包括品种、使用年限、健康水平、营养水平、环境因素、应激等。要充分掌握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这些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种鹅较高的繁殖力。1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1.1品种不同品种的鹅的繁殖性能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鹅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繁殖性能也存在差异。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19,(19):F0002-F0002
团队简介:科研团队以重庆地方家禽种业创新为出发点,以地方优质鸡、肉鹅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及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解析为主要方向,开展了重庆地方鸡遗传资源挖掘、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工作,鸡肉风味性状基因筛选和功能研究,优质肉鹅专门化品系选育、鹅繁殖及羽色等重要经济(特异)性状基因筛选和功能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据FAO统计,2007年全世界鹅的总屠宰量为6.5亿只,而我国鹅屠宰量就接近6.1亿只,占世界总屠宰量的93.5%.我国也是世界上鹅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名录>中鹅地方良种就有26个,其中10个品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鹅的品种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养鹅历史悠久,大约4500多年前,古埃及的壁画中就发现埃及人填鹅的情景。中国是世界上鹅饲养、驯化最早、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考证,我国饲养鹅的历史大约有3100多年。由于从古到今中国人民就有养鹅、爱鹅、食鹅的习惯,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不同时期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对鹅的选择和利用目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具有不同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地方品种,因此中国具有丰富的鹅资源,分布遍及全国。这些地方品种与国外培育的一些专用品种、品系相比,具有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抗病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旨在利用重测序技术分析狮头鹅基因Indel差异并探讨其产蛋调控通路。本研究选用产蛋量有差异的成年狮头鹅和吉林白鹅母鹅各5只,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对两个品种基因组水平的插入缺失突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350.35 Gb数据,其中Q20与Q30平均值分别为96.74%、92.19%;通过注释分析发现了748 821.2个Indel变异位点。10只试验鹅的Indel位点在编码区(CDS)的分布趋势和数量与参考基因组相似,其中有11 737个Indel位点导致了插入或删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筛选产蛋相关通路,发现在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以及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中分别有15、1、1、1、18个变异基因参与狮头鹅产蛋调控。结果显示,通过Indel位点分析表明,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和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通路均与狮头鹅产蛋有关,并进一步筛选出可能的产蛋相关基因。这些数据将为我们研究狮头鹅繁殖性能提供有效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产蛋前后各期伊犁鹅卵巢转录组文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不同产蛋期伊犁鹅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鉴定出影响鹅卵巢发育的关键基因,为伊犁鹅的繁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处于开产期(KL组)、产蛋期(CL组)及休产期(XL组)的伊犁鹅各4只,屠宰后取其卵巢组织,用于构建卵巢转录组文库。通过新基因挖掘、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注释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与鹅卵泡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随机挑选8个差异表达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伊犁鹅卵巢组织学结果表明,在开产期时,伊犁鹅卵巢表面有大量初级卵泡,而产蛋期卵巢则显示出卵泡的层级性,在休产期卵巢中可观察到卵泡出现向内凹陷、闭锁的现象。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从构建的12个伊犁鹅卵巢cDNA文库中获得有效读数57 811 186~85 328 377条,Q30值均>93.38%,每个样品所产的测序读数于鹅参考基因组上的比对率在82.79%~89.24%。在卵巢中注释的新基因共有1 1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总数为1 642 273~2 425 069个;SNP和插入缺失(InDel)均主要注释于内含子区域;各时期的可变剪切类型主要集中为最后1个外显子可变剪切(TSS)及第1个外显子可变剪切(TTS)。在KL vs CL、XL vs CL及XL vs KL组中分别有337、1 136和5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为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ADRA2A)、表皮蛋白(CP)、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 (GPNMB)及α-1-抗胰蛋白酶样(LOC106033756)。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肽基酪氨酸磷酸化的正调控、细胞黏附及质膜外侧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ECM-受体相互作用及类固醇生物合成等。结合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到与鹅卵巢发育相关的潜在调控因子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整合素β3(ITGB3)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NA-Seq结果准确可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产蛋前后各期伊犁鹅卵巢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到影响伊犁鹅卵巢发育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ECM-受体相互作用、类固醇生物合成等重要通路与BTKPDGFRAITGB3等关键候选基因,为了解鹅卵巢组织调控产蛋性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旨在获取水禽StAR基因的结构和组织表达规律,初步了解其对水禽睾丸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山麻鸭和狮头鹅的下丘脑和睾丸组织为材料,克隆StAR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山麻鸭和狮头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并进一步比较该基因在不同时期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试验克隆获得鸭StAR基因3个转录本(dSTAR-A、dSTAR-B和dSTAR-C),dSTAR-A和dSTAR-B编码序列相同,编码283个氨基酸,而dSTAR-C编码238个氨基酸;获得鹅STAR基因两个转录本(gSTAR-A和gSTAR-B),均编码283个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鸭和鹅StA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禽类的同源性较高,在物种间的保守性高。StAR基因在鸭和鹅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在腹脂、胸肌和腿肌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时期公鹅的睾丸,发现该基因在3岁龄时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1和52日龄(P<0.01),且在成年公鹅繁殖期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休产期(P<0.01)。结果表明,StAR基因可能是鹅睾丸发育所必需的关键基因,并参与成年公鹅繁殖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产蛋性能低和育种进展缓慢是制约狮头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发母鹅个体产蛋量智能记录系统可实施精准选育,提高母鹅产蛋量.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利用915 MHz非接触式无线超高频芯片和EPC Class 1 Gen 2(ISO 18000-6C)超高频...  相似文献   

16.
灰雁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6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徐州睢宁金桥禽业发展有限公司2对繁殖良好的灰雁的繁殖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法分析不同性别灰雁繁殖前中后期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及相同性别的灰雁在繁殖的不同时期的行为差异。结果显示:灰雁在采食、理羽、静立、趴卧、孵化等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节律性。取食行为多发生在上午和下午的中间时段,孵化多在早晨和傍晚,而中午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状态。孵化期内雌雄个体的行为差异很大,灰雁繁殖时期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而且同一性别个体在不同的繁殖阶段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传统池塘养殖和新型戏水池养殖扬州鹅的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探讨两种饲养方式的优劣,以期证明新型戏水池养殖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养殖开产略迟(比戏水池养殖晚4d),但高峰产蛋率达到了43.30%(比戏水池养殖高5%),产蛋率〉35%维持的天数达到了59d,入舍母鹅产蛋数达到58.70个(比戏水池养殖入舍母鹅产蛋数56.24个高2.46个),池塘养殖鹅群产蛋性能更好一些。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池塘养殖(88.97%、89.58%、97.90%)与戏水池养殖(87.92%、87.69%、98.05%)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率、节水、养殖效率等因素,新型戏水池饲养方式可以在鹅养殖业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养鹅业经过20世纪末约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原因除了中国畜牧用地限制、疫病危害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缺乏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主要原因.鹅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优秀公鹅的配种效率,而且可以加快鹅育种的遗传进展.如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鹅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保种和克服配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鹅的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将对养鹅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近几年鹅精液收集、精液保存、精液品质评估和输精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