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花卉盆景》2008,(3):40-41
我是一个石匠。 一个大半辈子没有离开过石头的人,我愈来愈相信这个世界如果失去岩石,一切都无从谈起。习惯了它的沉默冷峻和坚硬强悍,忽然看到它与绿色生命相依为伴,那别样的温柔多情,不由得使我感动,以致有厮守今生之念。树石有缘,人也有缘。  相似文献   

2.
这株小常春藤很幸运,它遇上了我——一个爱并珍惜生命的人;我也很幸运,遇见了它——虽低贱却气韵不凡的精灵。它因我而得以重生,我因它而懂得一个道理,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尊重这份美丽,你会收获心灵的安宁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花也许是有灵的。没能留住金银花逝云的生命,我却让它换一种方式将"生命"延续了。学校买了一棵金银花盆景,主干虬曲有力,树冠争让有度,很是好看,但长势太弱,第一年枝端只开了几朵花长了几簇新叶。第二年长势更弱,后翻盆发现树根伤残很重,虽精心管理仍没挽救回来。我将树皮小心剥掉,稍加修剪,放置欣赏。2011年冬,有位老师买来很多柚子,每  相似文献   

4.
居家说起“闲话”,我有一个有趣的生活故事总有说给大家听的欲望。下面说来,想它“闲”中不乏“意义”的真善美。那年入冬,自制了一盆“上水石”盆景。看那一尺高的奇特石头,底部只有一寸座落水中,却能把底部的水份吸上“山顶”,真可谓“山多高,水多高”,给绿色的生命创造了一个生长的“基地”。只可惜,当时已是冬季,能利用“基地”种些什么,培养它适时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我想到了耐寒的麦子。虽然播种季节已过,但我还是在“山  相似文献   

5.
风兰附瓶     
当你爱上一种花,你就会生出很多智慧,想出很多办法。瞧,用塑料瓶养出的风兰,是不是可以和用高档窗口养出的风兰媲美啊?循着风兰的香,我认识了它。我一向喜欢艳丽的草花,比如重瓣大岩桐。但美中不足的是它虽美而无香。为弥补这一不足,我寻寻觅觅,到处搜罗香花,终于发现了一个目标——风兰。  相似文献   

6.
我与盆景     
我与盆景的初次相识,时间:1978年;地点:湖北沙市。那年我得了鼻咽癌,在武汉同济医院放疗化疗,弄得头上一根毛也没有。出院后有段散淡的日子,一天走到市委花房,看了好些玫瑰、茶花、海棠;突然一盆五针松撞入眼帘至今记得那虬曲的干、苍劲的枝、青翠的叶,面对那盆树,刚出院的我,不由不想到生命的曲折与坚韧。  相似文献   

7.
芥草,一种生命期为42d左右的普通植物。如果它那由淀粉控制的“大脑”被切断,它将失去平衡感,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昙花之舞     
那盆昙花养了整整6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 我想我对它已是失掉希望和耐心了。 时常想起6年前那个辉煌的夏夜,邻家那株高大壮硕的绿色植物,几乎在一瞬间变得银妆素裹,像一位羞涩的新娘披上了圣浩的婚纱——从它宽大颀长的叶片上,同时开出了十几朵雪白的昙花,它们像是从神秘  相似文献   

9.
播种生石花     
当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孕育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总能唤起人对造化神奇的祟拜。很多人欣赏这个过程胜过欣赏花,这就是播种的魔力。来欣赏一下生石花从种子到小苗的奇妙过程吧。生石花,可是多浆植物中颇为奇特的一类。然而养了10多年之后,它的花在我看来已经平淡无奇——审美疲劳了。唯独不厌倦的是播种,也许是因为享受了一个耕耘与收获的奇妙过程吧。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播种经验。  相似文献   

10.
思路花语     
我家窗前的花架上,满是郁郁葱葱的花儿草儿,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与月光下那一盆盆充满了灵性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5日当惊悉吾师王泽农教授不幸仙逝的噩耗,万分悲痛。泽师是我在1953年安徽大学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时导师,我也是他在解放后的第一个助教,在他的严格指导、培养下成长,是他为我考虑进修计划,是他为我创造多种条件藉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泽师的关心下使我与茶叶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等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一直在他主持的教研室工作30多a,得到他的教晦之多,永生难忘。泽师的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敬爱的老师;茶业科技教育界失去一位当代泰斗,一位身教言传,积极培养学科青年的一代宗师,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为发…  相似文献   

12.
<正>几年前,我买了一盆珠兰,回来不久就开花了,那一穗穗粟粒一样的小花由青转黄,散发出幽兰般醉人的芳香。我将塑料盆换成紫砂盆,放在南面阳台上。约一个多月后,我发现有些不对劲儿,部分叶片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出现了褪绿的病斑,有水渍状出现,没几天叶片就变黑坏死,进而影响到枝条。短短十多天,一盆青枝绿叶、招人喜爱的珠兰就变成衰颓的残枝败叶,真叫人心痛。我把它从盆中倒出,发现它的肉质根状茎也已变黑——第一次栽培以失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我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粒盆栽石榴种子,种下以后的两年中,一直在一个很小的瓦盆里生长。因为石榴很容易成活,也没有细心地照顾它,就那么随意地种着。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处看到了《中国花卉盆景》,信手翻开,里面多彩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我,朋友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送给了我。回到家我反复地读、看,才知道以前所了解的只是皮毛,才开始懂得什么是盆景,并认识了很多种花,使我大开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盆景不仅是一种有生命的艺术,而且是一门活的自然科学:它不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而且还能多方面地给人以生理补益。如果忽视这一点,把石玩、根雕、泥塑、微雕和一切无生命的工艺品,都硬性纳入盆景范畸(不是说充当配件),则必使中国盆景失却它本身的意义和光彩,失去既得的“民心”,失去最广阔、最有前景的销售市场,从而无形中降低了盆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当今的人类可以说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生物世界,一个是技术世界。几千万年以来,人类在进化中始终与绿色世界相依为命,在绿色世界中人们十分协调地学会了如何生存和繁衍。然而社会的发展,又使人们逐步地在脱离绿色世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囚禁在自制的痛苦栅栏中——使呆滞的物质世界不断  相似文献   

15.
相信很多花友都种过米兰.它那黄黄的小花.淡淡的幽香,郁郁葱葱的绿叶,使无数花迷为之倾倒。但除南方无霜冻地区以外,米兰的露地越冬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个羊蹄甲枯桩。由于长期风吹日晒、蚁啮虫蛀,整个根坯显得苍劲古拙,盘根错节。我顿时被它那优美的造型深深吸引住:这不是一个难得的群龙形象吗?  相似文献   

17.
品种资源的保藏,是做好品种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保存具有生命的品种资源,有繁殖更新和贮藏保存两种办法。由于品种资源的数量很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花大量人力与土地去代代种植。采用代代种植的办法,还会因天然杂交和人为的机械混杂,失去原有种性。因此,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以便长期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  相似文献   

18.
行天下     
一滴爱的泪珠永恒的泰姬陵
  有人说:去印度,一定要去阿格拉看泰姬陵。没有看过泰姬陵,就不能算是真正到过印度。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泰姬玛哈陵是‘一滴爱的泪珠’,沙·贾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财富和荣耀,都会随光阴流逝,只有这一颗泪珠,泰姬玛哈陵,在岁月长河的流淌里,光彩夺目,永远,永远。但凡惊天动地的爱情,都是凄美的。那传说,那爱恋,抛开历史渊源,想当然的当它纯粹的,纯粹的就像是一个童话。1650年,泰姬陵建成,是世界奇迹之一。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去年春天,对于爱花的我来说,有一个小小的欢乐。那就是我自繁自育的一株盆栽桃树,终于在第4年春天孕育了点点花蕾。我精心呵护,一切都按我预想的那样,直至盆桃开花。  相似文献   

20.
南方的初夏,虽是早晨,可一丝凉风也没有。我赶回学校,汗涔涔地坐在办公桌前,等着铃响去上课。婷婷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束茉莉花,那淡淡的清香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她说:“黄老师,从今天起我不能再回校上课了,妈妈说让我跟她和爸爸到美国去。我说我不去,妈妈说不行;我说等毕业了再去,她说那也不行。”婷婷已是高三学生了,还有两个月就毕业。我看着她,不知说什么好,那双闪着泪光的大眼睛更显得美丽动人。她把手里的茉莉花递给我,“这,给您!是我在家里的花园种的,快种六年了。我天天放学后给它浇水,松土,除草,我要把它带到美国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