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白灵6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氮源适应性,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丝生长指数均表现为添加有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添加无机氮源的培养基;且有机氮源以添加蛋白胨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最好,菌丝浓密、颜色浓白、生长指数达19.82,是实际生产中氮源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秀珍菇的工厂化生产水平,试验测定了不同碳源及氮源条件下秀珍菇的菌落直径、菌丝长势等,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秀珍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这4种不同的碳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秀珍菇的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在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皿中第12天时秀珍菇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53、39.98、35.63、31.46mm;在以尿素、蛋白胨、酵母粉和硫酸铵这4种不同的氮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秀珍菇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酵母粉培养基,以尿素与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皿菌落长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绣球菌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绣球菌菌丝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9种碳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34 mm/d,以乳糖为碳源时,菌丝洁白、浓密。综合分析,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其次为葡萄糖和麦芽糖。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野生白灵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菌丝培养阶段pH值、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C/N)对野生白灵菇菌丝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6.5~7.5条件下,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培养温度为24~26℃较利于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白灵菇菌丝培养良好的碳源为蔗糖、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浸膏;培养基中,C/N为20∶1时,菌丝生长速度相对最快。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对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较优的条件为温度24℃、pH值6.5、碳氮比21∶1,此条件下白灵菇菌落直径为58.13 mm,菌丝生长速度为4.79 mm/d,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斑病菌对碳氮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小斑病菌对6种碳源、5种氮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麦芽糖、葡萄糖、淀粉、乳糖、甘露醇、蔗糖均可被玉米小斑病菌利用;其中淀粉、麦芽糖作为碳源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大,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小,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以硫酸铵、硝酸钾、蛋白胨、氯化铵、尿素作为氮源时,氯化铵、蛋白胨最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尿素最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0种碳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碳源有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28,2.76和2.04。在20种氮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氮源有牛肉膏、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6.432,5.440和5.436;钉子菇对复合氮源利用效果较好,对无机氮和氨基酸类氮源利用效果较差。【结论】钉子菇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葡萄糖等10种碳源和组氨酸等11种氮源营养对大豆炭疽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甘油、山梨醇、麦芽糖、半乳糖、淀粉和甘露醇等9种供试碳源均可被病原菌利用,但病原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葡萄糖作碳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果糖作碳源时菌丝干重最大.乳糖作碳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慢,菌丝干重最小,说明病原菌对乳糖的利用率低.组氨酸、苏氨酸、胱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硝酸钾、亚硝酸钠、精氨酸和蛋白胨等9种氮源均可被病原菌利用,综合考察平板菌丝生长速率与液体培养菌丝干重两个指标,以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硝酸钾为病菌菌丝生长的较好氮源.硫酸铵和氯化铵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武  丁克坚  王坤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95-96,124
本文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氮源对水稻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20℃-37℃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25d后测得其菌落直径最大,低温和高温均抑制菌丝生长.在pH5-9范围的Pk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7.蔗糖作碳源时,该病菌在Pk平板上生长最快,菌落直径达到3.65cm,其余按菌落直径按大小依次为麦芽糖、葡萄糖、淀粉.氮源以硝酸钙时菌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0d后测得其菌落直径为3.17cm,以醋酸氨为氮源的培养基其菌落直径为1.92cm,不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1.
棉柴代替棉籽皮栽培平菇和白灵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的成本,以平菇品种双抗黑平8、白灵菇品种ACCC50869为试材,选用棉籽皮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用一定比例的棉柴替代棉籽皮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棉柴比例对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培养中,处理Ⅱ(棉紫替代比例为30.70%)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8.31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1.578),为最佳培养料配方;白灵菇培养中,以处理Ⅱ(棉柴替代比例为25.83%)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1.35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4.62),为最佳培养料配方。在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中当棉柴与棉籽皮比例均为2∶1时,培养效果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并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12.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白灵菇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与白灵菇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参数间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得出了提取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8 h,液固比52.5倍,提取温度95℃.在此条件下,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得率可以达到6.39%.  相似文献   

13.
为找出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谷物颗粒培养基,为白灵菇菌丝体的培养、提取与白灵菇栽培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在微生物实验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白灵1号与白灵801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与白灵801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供试白灵1号菌株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适白灵801生长的是不脱壳大麦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小麦、荞麦、高粱米培养基;通过对比,在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荞麦外)白灵1号菌丝生长指数较高,在不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大黄米外)白灵801菌丝生长指数较高。综合各项因素,不论脱壳与否,高粱、小麦、大麦培养基相对适合白灵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姚太梅  李明  李守勉  田景华  于兰芳  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14-1414,1446
[目的]探究温度和pH值对白灵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pH值(4.5、5.0、5.56、.0、6.5、7.0、7.5、8.0)的培养基,并将相同pH值的培养基分成6组,分别置于温度(以2.5℃为梯度)为17.5、20.02、2.52、5.0、27.5、30.0℃的恒温箱中培养,同一温度设5次重复。待菌丝恢复生长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隔24 h测量1次,连续测3次,计算菌丝日平均生长速率。[结果]供试菌株在17.5~3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0℃;菌丝在培养基pH值4.5~8.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6.5。[结论]该研究为白灵菇栽培和菌丝体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筛选及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1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配方4为白灵菇工厂化栽培最适培养料配方;适当提高白灵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白灵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小米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后熟时间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以及菇蕾分化时间、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阿魏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是一种特有的食药两用珍稀真菌,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以白阿魏侧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通气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2℃~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生长pH值为5.0~8.0,最适pH值是7.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优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栽培种的培养条件,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更适合的栽培菌种。本试验选择16种不同来源的杏鲍菇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杏鲍菇母种的菌丝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 这3个品种的杏鲍菇菌丝均匀,浓密,长势好;平均生长速率快,达0.77 cm/d,极显著高于其他菌种;菌丝生长指数最大,达到3.86。因此,从菌丝生长特性方面考虑,4号(‘农杏6号’)、8号(‘杏鲍菇79号’)、15号(‘奥坤’)可作为杏鲍菇栽培时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的条件,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0 r.min-125℃培养条件下,白灵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4%、米糠5%、KH2PO40.3%、MgSO40.1%、VB110 mg.L-1,最佳装液量为7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20%,初始pH为7~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白灵菇液体培养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接种量、碳源、氮源、初始pH和装液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魏菇的液体制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种自制的简易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阿魏菇液体制种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阿魏菇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菌丝生物量有明显差异,蔗糖(碳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一定量的蛋白胨(氮源)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少量的K+和Mg2+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它们对阿魏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优培养基为:3.00%蔗糖+0.50%蛋白胨+0.10%KH2PO4+0.05%MgSO4。用该培养基在自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阿魏菇液体培养,10 d后菌丝生物量达到25 g/L。空气流速在0.08~0.12 m3/h有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且形成的菌丝球大小均一。栽培实验表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生产的液体菌种可以正常出菇。[结论]阿魏菇液体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制种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实现阿魏菇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通过白灵菇菌丝在含臭阿魏和香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探讨了两种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及两种阿魏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THZ]含两种阿魏提取物的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臭阿魏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提取物浓度为24 g/L,菌丝平均长速为0.55 cm/d,香阿魏为18 g/L,日平均生长量达到0.65 cm,常规PDA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量只有0.21 cm,香阿魏比臭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WTB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