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羊狂蝇蛆的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蛆绵羊131只,分别按体重0.1,0.2和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进行驱除效果观察,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mg/kg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口服0.1mg/kg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93.9%、驱虫率98.6%。试验证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羊狂蝇蛆驱虫效果明显,临床使用0.2mg/kg体重剂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康肽"即羊胎盘转移因子,应用于犬身上可以提高犬的免疫力。本试验将康肽应用于犬,通过口服高、中、低不同剂量的康肽,进行试验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WBC、Ly、RBC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来观察康肽对犬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条犬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1.0mL/kg),实验组通过口服不同剂量(低剂量:0.5mL/kg,中剂量:1.0mL/kg,高剂量:2.0mL/kg)的康肽来观察其对犬免疫指标的影响。在检测中WBC、LY、RBC由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IgG、lgM、lgA和补体C3、C4分别由IgG、lgM、lgA试剂盒和补体C3、C4试剂盒进行检测。在实验前先测一次各项指标浓度后给实验犬口服不同剂量的康肽,1周后测1次,再给实验犬口服不同剂量的康肽,再过1周后再测1次。2周后,经统计发现口服康肽可以提高犬的免疫力,且浓度越高的康肽试剂,对犬免疫力的提高效果越好。试验结果表明:康肽不仅能提高犬的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WBC、LY、RBC的含量,而且康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口服的剂量越大,各项指标的浓度越高,对犬的免疫增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通过口服、注射两种方式,研究了三肽囊素对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口服和注射一定剂量的三肽囊素均可提高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且效果与三肽囊素剂量有关.在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方面,注射1μg/kg剂量的三肽囊素效果较好,口服30μg/kg剂量组效果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湖羊经布鲁氏菌S2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25亿CFU(正常剂量)、口服免疫100亿CFU(正常剂量)、口服免疫150亿CFU(1.5倍剂量)3种免疫方法,对试验湖羊进行S2疫苗接种。在免疫前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分离血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皮下免疫组在免疫后7 d出现抗体,21 d达到峰值,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400,RBT和SAT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后120 d,RBT、SAT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56%;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240 d。1.5倍剂量口服组免疫后21 d,RBT、SA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83%,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230.9,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150 d。正常剂量口服免疫组在免疫后14 d产生抗体,21 d的抗体阳性率最高,RBT、SA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57%,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156,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120 d。[结论 ]布鲁氏菌S2疫苗皮下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免疫效果,但可能存在免疫副反应;1.5倍剂量口服优于正常剂量口服。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CecropinB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雏鸡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日龄来航蛋雏鸡为试验对象,研究重组抗菌肽CecropinB治疗雏鸡大肠杆菌感染的效果.120只雏鸡分6个组,每组20只,其中不同剂量抗菌肽治疗组又分为口服和肌内注射两个不同的处理,每个处理10只.致死剂量大肠杆菌肌内注射24 h后,肌内注射和口服不同浓度的重组CecropinB抗菌肽,连续治疗5 d.结果表明,重组抗菌肽CecropinB对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高剂量(0.75 mL)口服组的效果最佳,治愈率达到80%,中剂量(0.5 mL)口服组与高剂量肌内注射组治愈率同为70%.中剂量肌内注射组与环丙沙星组效果一致,治愈率达到60%,低剂量抗菌肽治疗组治疗效果不如上述所有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所有组别的雏鸡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用家蚕蛹表达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口服药物。试验评价了猕猴、大鼠和小鼠口服rhGM-CSF毒性情况,包括遗传毒性、单剂量和重复剂量的全身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毒理学试验显示:静脉给药在NIH小鼠中最大耐受剂量为3 300μg/kg,LD50为2 020μg/kg,在SD大鼠中LD50为3 660μg/kg。在猕猴和大鼠的重复剂量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口服rhGM-CSF后,除了雌性SD大鼠的血糖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以及血细胞凝集等都正常。雌性大鼠每天口服剂量为1 250μg/kg时,给药后血糖浓度显著增加(P<0.001),但在恢复期间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微核实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埃姆斯测验法都表明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服用rhGM-CSF均未见遗传毒性,普通的生殖毒性试验和围产期及致畸敏感期的毒性试验均未见异常现象,表明口服rhGM-CSF无明显生殖毒性。临床前毒性试验表明口服超过临床剂量10倍的rhGM-CSF与严重的慢性中毒没有联系,其在药理学有效剂量的范围内是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笔者拟对采用微囊包被技术制备的羊大肠杆菌灭活口服疫苗对大鼠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制备的羊大肠杆菌蜂胶佐剂灭活苗作为芯材,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化口服疫苗。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含菌量为7.52×1011菌·g-1。100只成年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组和微囊包被口服疫苗组(再分为基础剂量、10倍基础剂量和20倍基础剂量三组),免疫后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和本室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并对细胞和黏膜免疫进行检测。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7d各试验组即可产生抗体,免疫后28d时抗体效价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各试验组特异抗体转阳,并持续到28d。口服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注射组无差异(P0.05),且各口服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35d口服试验组特异抗体转为阴性,而注射组可维持到35d;T淋巴细胞转化结果显示,免疫7d后,三个口服剂量组的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注射组(P0.05)。免疫后口服各剂量组的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和注射组,21d后sIgA含量达到高峰。微囊包被口服疫苗能够产生与注射组同样的体液免疫,同时还可以刺激大鼠机体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  相似文献   

8.
丙硫咪唑是常用驱虫药,其特点是广谱、高效、低毒、安全范围大,但其引起羊只中毒剂量,现有资料说法不一。本文从羊只口服丙硫咪唑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中,总结出了羊口服丙硫咪唑中毒剂量和致死剂量,供同行参考。1 发病情况1998年3月3日,王某给278只羊口服丙硫咪唑驱虫,每只羊不论大小,口服丙硫咪唑片15片,计750mg,服药后第3天发现大部分羊精神沉郁,饮食欲废绝,逐渐死亡72只,其中山羊58只,绵羊14只,死亡羊只均为体重10~20kg的小羊,以山羊较多。2 临床症状中毒羊只精神沉郁,呆立,喜卧地,…  相似文献   

9.
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疫苗株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探究了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RV)弱毒疫苗株能否刺激小鼠产生RV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了其不同免疫方式、不同免疫剂量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选取28只体重(20±3)g、35日龄左右的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第1组为低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2组为中等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3组为高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4组为低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5组为中等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6组为高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7组为口服对照组:复合佐剂300μL+SRV9亲本毒株300μL,分别于0、7、14d进行免疫,采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对各免疫组小鼠的血清IgG水平进行检测,免疫期结束后取各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产生了RV抗体IgG;肌内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口服免疫快,但肌内注射免疫会导致小鼠发病死亡;600μL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100、300μL口服免疫组及亲本毒株SRV9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加大口服免疫剂量会使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增加,并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口服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的形态结构较为正常,未发生病变,表明基因重排RV疫苗株口服免疫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本试验结果为研制新型口服疫苗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疫苗株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究了基因重排狂犬病病毒(RV)弱毒疫苗株能否刺激小鼠产生RV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了其不同免疫方式、不同免疫剂量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选取28只体重(20±3)g、35日龄左右的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第1组为低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2组为中等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3组为高剂量口服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4组为低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50μL+病毒液50μL;第5组为中等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150μL+病毒液150μL;第6组为高剂量注射组:复合佐剂300μL+病毒液300μL;第7组为口服对照组:复合佐剂300μL+SRV9亲本毒株300μL,分别于0、7、14d进行免疫,采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对各免疫组小鼠的血清IgG水平进行检测,免疫期结束后取各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产生了RV抗体IgG;肌内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口服免疫快,但肌内注射免疫会导致小鼠发病死亡;600μL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100、300μL口服免疫组及亲本毒株SRV9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加大口服免疫剂量会使口服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增加,并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口服免疫组小鼠的肝脏、肾脏、肺脏、脑组织的形态结构较为正常,未发生病变,表明基因重排RV疫苗株口服免疫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本试验结果为研制新型口服疫苗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证明,王浆确实是一种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很高的营养品和治疗剂。但关于蜂王浆的治疗剂量问题,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每日口服8~50毫克即可收效,也有的学者则认为,在人体内要达到显著的效果,必须用较大的剂量,如90~120毫克。目前一般临床口服剂量为每日100~200毫克。戴逢言同志在“王浆的服用方法” (蜜蜂杂志1984年第  相似文献   

12.
抽取国内3个药厂1986年生产的丙硫苯咪唑各一批,进行毒性和驱虫效果观察。绵羊口服5、10、15mg/kg剂量,对线虫、绦虫、吸虫及线虫幼虫的驱除效果与以往国内外报道无明显差异;推行冬季驱虫措施口服剂量以10mg/kg为妥;但3个药厂产品最突出的问题是毒性显著增大,绵羊不能耐受100mg/kg剂量。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类病鉴别,并提出了一次口服磺胺脒片的治疗方案,3次/d,在第一次口服时,其剂量应予以增加,然后连续口服1周。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新城疫V4弱毒疫苗口服紧急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观察王庆普王殿礼(辽宁省普兰店市兽医卫生站,116200)崔杰(瓦房店市兽医站)目前鸡新城疫特别是非典型鸡新城疫仍然是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此,笔者选用鸡新城疫V4弱毒疫苗大剂量口服,紧急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党参对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的作用。方法:取小鼠160只,随机均分16组,每4小组为一组实验组,共4组实验组。实验组Ⅰ分别为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试验组分别以5.0g/kg(低剂量)、10.0g/kg(中剂量)、20.0g/kg(高剂量)给小鼠口服党参水煎液和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1次/d,连续给药3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党参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口服党参水煎液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党参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能够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的能力,而水煎液口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NAS制剂的毒性,以小白鼠、雏鸡进行了毒理学试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NAS中草药制剂的LD50为(9.0573±0.0309)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1.8g/kg,0.45s/ks,0.15s/ks)雏鸡连续口服NAS中草药制剂14d,1次/d,未出现中毒症状,而显示出有增重作用,且增重率与药物剂量成正比,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7.
我场种羊脑包虫病,历有发生。近年来,由于养狗增多,脑包虫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严重危害。过去行手术摘出虫体,治愈率仅占50%左右。因此,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了试验性治疗。材料与方法1.病羊:经临床确诊为脑包虫病羊。2.药物:国产吡喹酮、丙硫咪唑。3.剂量与方法:吡喹酮按:50、70、100、150mg/kg 四个剂量,50~70mg/kg 剂量组按1、2、3次,100mg/kg 剂量组按1、2次,150mg/kg 剂量组按1次给药,一律采用肌肉注射。丙硫咪唑按30、40、50mg/kg 三个剂量,每个剂量组又分为口服和肌注两种方法。隔日一次口服,隔两日一次肌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由黄芪、白芍、防风、麦冬组成的中药组方不同剂型和剂量对鸡免疫增强的作用。试验将560只9日龄雏鸡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和6个中药组方组,其中口服溶液剂型和微粉剂型各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试验鸡于10日龄和28日龄免疫新城疫疫苗,中药组方组于10日龄起连续给药10 d,并于20、28、35、42、49日龄测定试验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淋巴细胞酸性-醋酸萘酯酶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清中溶菌酶、气管sIgA和十二指肠s IgA含量。结果显示:口服溶液剂型中剂量组42和49日龄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除28日龄外其他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服溶液剂型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自28日龄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9日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微粉剂型各组(P<0.05);口服溶液剂型中、高剂量组白细胞总数20、28和35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28日龄显著高于微粉剂型高剂量组(P<0.05);微粉剂型和口服溶液剂型中、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19.
根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实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的不同途径——后海穴免疫、口服免疫、肌肉注射免疫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效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后海穴免疫组比口服免疫组和肌肉注射免疫组的HI效价高,差异显著;攻毒保护率高。而且后海穴1/2常规剂量组与口服和肌注常规剂量组的免疫效果相似。表明后海穴能成为新域疫免疫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实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的不同途径-后海穴免疫、口服免疫、肌肉注射免疫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效果。通过实验观察到后海穴免疫组比口服免疫组和肌肉注射免疫组的HI效价高,差异显著;攻毒保护率高。而且后海穴1/2常规剂量组与口服和肌注常规剂量组的免疫效果相似。表明后海穴能成为新城疫免疫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