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铃薯栽培面积较大地区,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采用窑窖进行贮藏,而薯窖在5月份至9月份基本闲置,可以利用这一空档时期在连片的窑窖中生产金针菇,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子窖贮,具有管理方便,安全保险等诸多好处,但在贮种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选好窖贮种窖址要选择在地势高燥,土质坚实,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院内房前。 2.建好窖在水稻种子人窖前2—3天挖建成贮种窑。建窖过早窖壁易坍塌或开裂,过晚窖内过湿。一般挖成长方形或圆形窖均可,但不易过宽过深。窑挖好后,窑壁四周和窖底要围垫上草帘子。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中稚广的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及LK99为研究对象,在贮藏过程中定期对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粗蛋白含量及龙葵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贮藏期内,随着窖温先高中低后高的变化趋势,块茎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粗淀粉、V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龙葵碱含量变化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用户实时掌握和控制马铃薯贮藏的环境信息,解决窖内环境检测不方便及环境调控不及时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马铃薯贮藏环境远程调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监控环境因素为马铃薯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主要控制设备为马铃薯窖内的风机、加热器等设备。系统分为受控终端、网络通信和用户终端3个部分,其中受控终端为马铃薯窖内的控制系统和相关设备,网络通信通过GPRS实现,用户终端为PC和Android操作系统。该系统研究和实现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贮藏环境远程智能监控,以期达到实时掌握和控制马铃薯窖内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贮藏能够有效地解决鲜薯上市时间集中、销售期短、无序竞争、压级压价等问题,达到提高鲜薯销售价格,均衡上市,稳定市场的目的。本文基于马铃薯贮藏窖投资小、建窖技术简单,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推广使用的优势,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介绍了冷凉山区马铃薯贮藏窖建造及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旨在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贮藏保鲜和持续健康发展,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旱作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山区农民增加收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21年,陕西省宁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巴山镇石坝子村开展了3个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参试品种为鄂薯14号、鄂薯4号、希森6号.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适合在宁强种植.为保证产量,建议将种植密度调整至4000株/亩测试其丰产性,同时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防控.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8月份舂玉米收获 后,下茬栽培秋马铃薯,可实现堵 淡增收。秋马铃薯一般每667 m2产 量1000-1200 kg,收入1000元 左右。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连用早熟品种 选用早熟、高产、商品性好的脱 毒马铃薯品种,如克新4号、东农303、 鲁引1号等。严格去杂,每667 m2备 种125-150kg。 2.种薯催芽  相似文献   

8.
孙秀梅 《中国蔬菜》2006,1(4):46-47
近年来,随着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深加工后的产品价值比鲜薯要高20倍以上。黑龙江省是马铃薯栽培大省,栽培面积多年来一直在27万hm^2以上,住马铃薯冬季贮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冻窖、发芽、烂窖、萎蔫、黑心等现象,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贮藏经验总结出其发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磊 《烟台果树》1998,(4):42-42
我地许多果农利用半地下式贮藏窖进行苹果贮藏已多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的果农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贮藏窖与器械的消毒 1.贮藏窑的消毒 半地下式贮藏窖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窖内的清扫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菌的残存量。一般可用硫磺熏蒸,每m~3容积用10g硫磺加锯末搅匀,点燃发烟后密闭两天,再打开窖门和排气孔通风换气。也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省以马铃薯产业为突破口,从破解"种强销弱"入手,采取搭平台、发专列、办展会、建窖储、上加工、送服务、广宣传等综合手段抓营销,走出一条市场牵动、窖储拉动、加工推动的全产业链经营的产业发展之路。提前谋划找市场。2013年1月,分别在福建福州市、广东广州市举办了"黑龙江省-福建省"马铃薯产销对  相似文献   

11.
任炳余 《北方果树》1992,(3):47-47,26
笔者自1987年以来,逐渐摸索出一套土法贮葡萄技术,一般可贮至翌春三、四月份。既调节了市场供应,又增加了产值。现将贮藏方法与经济效益介绍如下。一、建立永久性贮藏窖贮藏窖长7米,宽3米,高2米。窖内壁用砖砌墙,宽24厘米(不沟缝)。窖盖为钢筋混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陕西西乡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西乡县柳树镇丰东村二组开展了6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希森6号产量最高,早大白(CK)产量次之,中薯5号居第3位,3个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商品薯率介于90.8%~94.4%之间,均可在西乡推广种植.希森3号、华颂34号和华颂7...  相似文献   

13.
贮藏马铃薯种薯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贮藏前的处理 1.马铃薯贮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时应阴干,不能见直射光,以防块茎变绿。2.伤皮的马铃薯应促其木栓化。具体方法是:将种薯放在15—20℃、温度85—90%的暗室中5—7天,待其伤口木栓化时再入窖。  相似文献   

14.
在荒漠区生态条件下,马铃薯种薯储藏用多功能日光温室以种薯储藏为主要功能,同时兼具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或蔬菜育苗、种植等功能,有效地平衡了常规马铃薯种薯贮藏窖建造成本高和非储藏季节闲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马铃薯生产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约占65%,多与其他农作物间套作;以鲜销为主,销售时期为5月中下旬至7月。当地主栽的优势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郑商薯10号、商马铃薯1号、商马铃薯2号、中薯3号等。  相似文献   

16.
山西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干旱缺水使得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1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盆栽抗旱性鉴定,分析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株高胁迫指数和叶片失水率与抗旱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指标。并依据此,从引进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薯19号、晋薯24号、晋薯16号和同薯29号等4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春马铃薯收获后贮藏期间的发芽问题,笔者从美国戴科·奥托凯姆公司(DECCO)引进了马铃薯抑芽剂(CIPC),进行了春马铃薯贮藏保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抑芽效果。1 品种选择和收获冀中南地区春季种植马铃薯,应选择早熟品种,如郑薯5号、津引薯8号等,生育期在80~90d(天)。于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6月中下旬收获。收获前10d(天)停止浇水,以免因高温高湿造成田间烂薯。收获应在上午11:00前、下午3:00以后进行,要轻装、轻运、轻卸,避免创伤表皮,摔裂薯块。2 场所选择和贮藏选择干净、通风、凉爽、干燥的半地下窖或室内进行贮…  相似文献   

18.
增施磷钾对马铃薯提质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矿质元素通过参与促进同化物的合成、转运和分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重要作用[1].同薯8号每生产Ⅰ t鲜薯吸收N、P、K分别为4.38 kg、0.79 kg、6.55 kg,其中以钾吸收量最大[2].丽水市是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栽培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由于偏施氮肥,磷、钾肥施用量少,至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制约了马铃薯生产.本试验通过对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为马铃薯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建窖:窖为东西向。挖宽一点三至二米,深零点三至零点五米,长十米的窖坑,四周打零点五米高、零点二米厚的土墙。窖底中央东西向挖深和宽各零点三米的通风沟,两头通到墙外,通风沟上架小木棍和铺稻草。窖底平铺十厘米厚的湿土。窖内南北墙每隔一点三米挖一个通风孔。2.入窖:大雪至冬至芹菜开始收获,防止嫩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果蔬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贮藏保鲜工作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拨出专款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科学研究和贮藏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传统贮藏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应用 用地沟和窑窖贮藏果蔬在我国民间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传统贮藏方式由于过去设计不合理和缺乏科学管理、贮藏效果极差。近几年建造的果蔬贮藏窑窖,设计有通风换气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外界自然低温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