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倒笃菜是浙江省建德市农村家家户户自腌的一种传统咸菜,以九头芥为原料腌制而成。以九头芥制作"倒笃菜"有个传说。过去当地人用九头芥腌咸菜,总有一大半烂在坛里,能够食用的只是坛底的一部分,浪费很大。一天晚上,一位老农起夜,不小心把一只咸菜坛子撞翻了,他迷迷糊糊地将坛子底朝上扶了起来。两个月后怪事发生了,这坛倒立的咸菜不但没有烂,反而味道更为鲜美。很快,将坛子倒过来做腌菜的方法广为流传,被称为"倒笃莱"。  相似文献   

2.
倒笃菜是浙江省建德市农村家家户户自腌的一种传统成菜,以九头芥为原料腌制而成。以九头芥制作“倒笃菜”有个传说。过去当地人用九头芥腌咸菜,总有一大半烂在坛里,能够食用的只是坛底的一部分,浪费很大。一天晚上,一位老农起夜,不小心把一只咸菜坛子撞翻了,他迷迷糊糊地将坛子底朝上扶了起来。两个月后怪事发生了,这坛倒立的咸菜不但没有烂,反而味道更为鲜美。很快,将坛子倒过来做腌菜的方法广为流传,被称为“倒笃莱”。  相似文献   

3.
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的发酵.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食品。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食品。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的发酵。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菜、腌菜时的  相似文献   

8.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食品。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菜、腌菜时的盲目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科的101"益生菌种腌制的蔬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食品。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菜、腌菜时的盲目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人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采用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食品。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菜、腌菜时的盲目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科的101"益生菌种腌制的蔬菜色、香、味、形均优,达到存放不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家里腌制咸菜时,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就能避免腌制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亚硝酸盐致癌物。经科学测定,咸菜在开始腌制的两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不高,只是在第4~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开始下降,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咸菜一般时间短的2天之内,长的应在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制作咸菜可能大家都会,有的还是制作高手。但是,传统的方法腌制咸菜、泡菜,存在腐烂、异味、色差、缓慢、后期加工保存困难等问题。科的101咸菜益生菌原种是通过在使用几十年的优质老坛中分离、筛选、鉴定、配比、培养等高技术处理得到的益生菌种,并首创将其成功运用于腌制加工植物类、动物类的发酵。有目的地接种有益菌种,解决了几千年来做泡菜、腌菜时的盲目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采用科的101益生菌种腌制泡制的蔬菜色、香、味、形均优,达到存放不变质、安全,符合低盐、增酸、适甜的生化指标。特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榨菜整个腌制中,容易出现棉花包、烧池、翻水、霉口、爆坛、酸败等现象,若不严格腌制的各个环节,并及时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腌制榨菜的色泽、口味及加工成败。 1、棉花包 一种情况是,在原料的选择及收购中,随着收获期的后延,菜头膨大加快,含水量增多,干物质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温岭市农民杨理元,在自家的咸菜缸里找出了一条致富路,去年,他靠腌制咸菜获利70余万元。杨理元是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张老桥村农民。他腌制咸菜已有10多年历史,在当地小有名气。早在80年代中期,杨理元发现原先自腌自吃的咸菜,已成为人们调剂口味的一道别具风味的小菜,颇受“马大嫂”喜爱。他便瞄准这一市场行情,承包20多亩田,冬季全部种上芥菜,当年将收获的7万多公斤鲜菜,全部腌制成咸菜,出售后竞获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米、大豆、韭菜为原料、经腌制发酵及加工制成一种咸菜罐头,该产品为花生大豆类油料蛋白质作物开辟了食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豆芽以维生素含量高、便于烹制受到百姓喜爱,我却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菜上发现商机。豆芽很容易腐烂变质,菜贩必须当天进货当天销完,否则会亏本。我运用豆芽增值加工技术资料中介绍的方法,购齐原料经过实验,将豆芽腌制4天,打开腌制坛,一股麻香味扑  相似文献   

18.
殷莉 《吉林农业》2006,(3):35-35
1、京津冬菜工艺流程选料→清洗→切分→晾晒→腌制→添加蒜泥→入坛后熟→包装→成品。其操作要点如下:(1)选料选择优质大白菜为原料,除去老黄菜叶,清洗去表面泥污。(2)切分将原料纵切成宽1cm的长条,再横切成方形的小菜块。(3)晾晒及腌制切分后摊于晒盘上晾晒,晒至每100kg鲜菜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温岭农民杨理元,以其敏锐的市场意识发掘出了一个独特的“市场”,在自家的咸菜缸里找出了一条致富路。去年,他靠腌制咸菜获利70余万元。 杨理元腌制咸菜已有10多年历史,并在当地小有名气。早在80年代中期,杨理元发现,虽说这些年人们吃得越来越好,花样越来……  相似文献   

20.
高秆白菜在芜湖种植历史悠久,是"芜湖香菜"和腌制咸菜的重要原料,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但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品种出现严重的混杂退化,品质和产量显著下降,影响了种植效益,制约了产业发展。自2009年开始,芜湖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开展高秆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及相关种植配套技术推广,选育出高秆白1号。该品种株型高大、叶柄扁平宽厚,性状稳定,同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获得的产量与效益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