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它是西江水系特有的品种。分布于广西左江、右江、郁江、西江流域地区。是一种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动物。其营养丰富、口感清淡、肉味鲜美,且全身均可入药。具有保健、药用功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种水产品。在广西进行人工养殖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为保持其特有风味。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为提高其商品鳖质量和养殖水平,我们于2003年至2004年在和平镇志成村黄沙鳖养殖专业户覃定广处进行了黄沙鳖生态养殖技术探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品系,原产于广西西江水系,融江河及其支流亦有分布。黄沙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上乘,是淡水中的珍品,成为人们亲睐的营养滋补品。优质黄沙鳖市场销售价格140~160元/kg。融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黄沙鳖生长繁殖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野生黄沙鳖种质资源。1995年我县开始试验养殖黄沙鳖,利用融江河及其支流的自然野生鳖进行人工驯养,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广西人工养殖鳖的品种有黄沙鳖、杂交鳖、中华鳖、山瑞鳖、台湾鳖和从美国进口的佛罗里达鳖,主要养殖品种为黄沙鳖、杂交鳖和山瑞鳖。鳖的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从10m^2的水池至1hm^2的池塘均可养殖。家庭小水体饲养鳖,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管理方便,饲料来源广,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在城乡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及零星的小块土地,都宜建池饲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4.
在30亩稻田进行黄沙鳖+鲫鱼生态养殖试验,放养2100只规格为0.3 kg/只的黄沙鳖,6000尾10~11朝鲫鱼苗,以期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提供一种新模式.试验结果:收获黄沙鳖2127.5 kg、鲫鱼2712 kg,纯收入17.7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沙鳖原产于广西境内的左江、右江、郁江、邕江、西江流域,是广西地区特有的中华鳖优良品系。2002~2003年我们在桂平市金田镇莫龙村开展黄沙鳖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鳖池规格试验池面积1~3亩,底质为黄红泥土,淤泥15~20厘米,水深0.4~1.0米,排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广西桂平市的黄沙鳖批发价格上涨,销量也一起上涨。 但是春节一过,黄沙鳖的价格就降了,销量也减少,当地不少养殖基地还有很多黄沙鳖没有销售完毕。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等待甲鱼冬眠结束,水塘重新换水。 春天是投放甲鱼苗的好时机,黄沙鳖幼苗的销售也会进入一年最旺的季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稻鳖生态种养对黄沙鳖肌肉品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稻鳖生态种养与池塘养殖下养殖水质及黄沙鳖肌肉的营养成分、呈鲜味成分、有机酸组成、组织微观结构和食用后感官评价的差异.结果显示,稻鳖生态种养试验组养殖水质更优,稻鳖生态种养试验组黄沙鳖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提高了 90.81%,脂肪含量则显著低,降低了 27.38%;...  相似文献   

8.
<正>黄沙鳖(Trionyx sinensis)是广西地方名优品种,其含肉率高、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在广西各地被广泛养殖。平南县是黄沙鳖的主要养殖区域之一,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扩大。然而,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和养殖环境的逐步恶化等因素,导致黄沙鳖在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呈加重趋势。白底板病是平南县黄沙鳖养殖中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来势凶猛,常给当地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我们对平南县某养鳖场患白底板病的黄沙鳖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弄清该病病原和敏感药物,以期为今后黄沙鳖养殖生产中更有效地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鳝人工繁殖及养殖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并概述了黄鳝土池生态养殖,鳝蚓配套养殖,鳝-鱼-藕兼作,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五种养殖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我镇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把我镇陈解平开展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贵港市是广西黄沙鳖重点养殖地区,养殖模式为外塘养殖,近几年来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和产量提高,黄沙鳖的病害发生频繁,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死亡率极高,给黄沙鳖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摸清我市黄沙鳖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笔者在2011-2013年开展了黄沙鳖病害调查,在我市覃塘区、港北区、平南县、桂平市的15个重点养殖乡镇通过现场调查、疫点跟踪、电话询问等方式调查了975个养殖场(养殖户),总面积5284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13.
庭院生态高效养殖黄沙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仲京 《内陆水产》2007,32(11):35-35
黄沙鳖主要分布于广西的左江、右江、邕江、郁江和西江流域,是广西地区优质的淡水水产品之一。由于黄沙鳖裙边宽大,含肉率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蒋爱国 《内陆水产》2001,26(12):16-17
养殖黄鳝是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但技术要求高,死亡率高,真正成功者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养殖者没有充分了解黄鳝的生长条件,盲目地改变黄鳝的生长所需的条件,最终导致黄鳝无法适应而造成成批死亡;其二是养殖黄鳝的人工饵料未解决。本人1994年开始养殖黄鳝,创造出一套与众不同的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特别适合初涉黄鳝养殖者。现将此项技术介绍如下。1建池养殖黄鳝,必须在养殖前4~6个月开始建池。场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泥质含沙量少且较软的田块。最好同养蛆房一同建立。场地选择以后,开始建池。鳝池在1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县养蟹业的不断发展,大中水面生态养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自2003年以来,我们根据本地的河蟹养殖情况,已连续两年将大中水面蟹鱼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到河蟹养殖生产实践中,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沙鳖原产于广西境内的左江、右江、郁江、邕江、西江流域,是广西地区优质的淡水水产品之一。十多年来,尽管中华鳖市场经历了由高价格下跌至低价位的过程,而黄沙鳖却由于其特有的品质而使其市场价格稳定在200元/kg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国内外对黄沙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黄沙鳖的养殖生产前景必将广阔。本文是作者最近两年来对广西黄沙鳖养殖生产的跟踪调查结合自己在进行黄沙鳖养殖实践中的体会综合而成,谨供广大水产养殖生产者参考。一、黄沙鳖品种特征1.外部形态(1)稚鳖(体重3g~50g) 外观形态近似圆形,…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肖太田、朱谋等甲鱼养殖户,近年来采用生态型养殖方法饲养甲鱼,效益比纯温室养殖提高了一倍多。 采用生态型养殖方式,甲鱼不仅生长快,品质高,营养好,而且价格是纯温室甲鱼的1~2倍。生态型养殖的甲鱼颜色、品质、口味、营养和野生甲鱼相同。 生态养殖技术也较为简单,就是一改过去采用温室“速成”式的养殖模式为回归大自然的仿野生生态养殖方法,即将温室孵化出来的仔甲鱼春后放入池塘或其他适宜养殖的水域,让其自然生长。也就是说,甲鱼的前半生在温室度过,后半生在野外生活生长。在饲养过程中,仍可投喂人工…  相似文献   

18.
宜兴市官林镇河蟹养殖专业户史建明,2003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养殖面积90亩,前三年亩效益都在千元左右。2006年实施河蟹高效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增效的养殖之路,养殖效益比前三年年均增收翻五番。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黄鳝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包括了养殖场选址、池塘清整、网箱安装、鳝苗选择、运输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该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利用黄鳝配合饲料残渣及水中浮游动植物套养鲢鳙鲤鲫,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不仅仅改善了养殖水域环境,同时提高了养殖的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鱼一畜(禽)混养就是通过利用禽畜的粪便间接作为饵料投喂给鱼,从而降低了总的养殖成本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该模式利用禽畜的粪便为水产养殖提供肥料,变废为宝,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很多大中小型养猪场的都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养殖。鱼一畜(禽)生态养殖已成为我国各个地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