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七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七个温度梯度三个时间处理冰冻低温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影响,并探讨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11月10日-5℃、-8℃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不明显,萌芽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及相对电导度均变化不明显;其余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相对电导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11月20日和11月30日低温处理的效果与11月10日类似,只是处理时期越晚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越明显。[结论]不同低温处理的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变化表明:短时间冰冻处理可有效解除芽休眠,并显著促进了水分由束缚态向自由态的转变以及膜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休眠期曙光油桃芽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渗透性在落叶果树休眠中的作用,为休眠的人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曙光油桃的花芽和叶芽为材料,研究油桃芽体休眠期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2月31日曙光油桃花芽、叶芽的萌芽率分别是54.52%、55.23%,表明其自然休眠已经解除。休眠期油桃芽体的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1月6日之前,花芽和叶芽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6日以后,随着外界低温的来临,芽体进入休眠状态,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迅速升高趋势,并都稳定在较高水平。[结论]诱导芽体休眠时,芽体膜透性变化与其休眠关系密切,芽体休眠后,膜透性大而稳,说明芽体对低温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桃树休眠特性与温室栽培升温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8年,采用盆栽桃树分批移入温室的方法,在河北省永年县研究了不同桃品种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需冷量和不同升温期对叶芽,花芽萌发进程的影响并确定了供试品种萌芽所需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七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七个温度梯度三个时间处理冰冻低温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影响,并探讨短时间冰冻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11月10日-5℃、-8℃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不明显,萌芽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及相对电导度均变化不明显;其余低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相对电导度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11月20日和11月30日低温处理的效果与11月10日类似,只是处理时期越晚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越明显。[结论]不同低温处理的萌芽级数、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和膜透性的变化表明:短时间冰冻处理可有效解除芽休眠,并显著促进了水分由束缚态向自由态的转变以及膜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芽休眠是温暖地区落叶果树栽培和设施果树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试验以蓝莓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在休眠进程中对其萌芽率进行检测,确定蓝莓花芽内休眠的具体时间。结果表明:蓝丰花芽内休眠时间是11月15日至12月15日。  相似文献   

6.
硝酸钾处理对欧李枝条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欧李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一年生欧李自然休眠解除以后,取粗细一致的基生枝,洗净后去掉稍端和基部,用0.10%、0.50%、1.00%2、.00%4种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在25℃条件下水培欧李枝条,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培养的第0、51、01、5、20天调查萌芽情况,同时测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硝酸钾溶液处理能促进枝条萌芽,提高萌芽率,其中0.10%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用硝酸钾溶液处理可使欧李枝条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0.10%硝酸钾溶液处理使枝条中可溶性蛋白最多。[结论]0.10%硝酸钾溶液处理的欧李枝条长势最好,在枝条萌芽前用0.10%~0.50%的硝酸钾溶液喷施或浇灌能促进其萌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离体休眠枝条不同的水插培养条件对花期的影响,可调控花期.试验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化学药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水培梯度对桃(Prunus Persica L.)离体休眠枝条萌芽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化学药剂均不同程度的使第一芽体萌发时间提前,其中GA3、CTK使萌芽率超过50%,说明二者对打破桃离体枝条休眠有效;需冷量满足后,不同的温度处理对花芽萌芽率影响较大,恒温处理易使枝条干枯死亡,变温与室温对花芽萌芽较好;不同的水培梯度对芽体萌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野扁桃休眠枝条和花芽的抗寒能力,为选育扁桃优质抗寒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野扁桃为试材,采用组织褐变法和恢复生长法,分析8个低温胁迫下(4、-15、-20、-25、-30、-35、-38和-40℃)野扁桃休眠枝条(1a、2a、3 a)和休眠芽的抗寒性.[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野扁桃休眠期枝条和花芽组织逐渐出现褐变,褐变程度逐渐加重.三种类型休眠枝条之间的褐变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年生的枝条褐变程度较2、3年生的枝条严重,其抗寒性较弱.当温度达到-35~-38℃时,三种类型的野扁桃枝条均发生严重褐变.野扁桃休眠期花芽受低温胁迫的影响较大,不同低温胁迫的休眠花芽萌芽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野扁桃休眠花芽在-30--38℃低温之间发生严重褐变,几乎丧失萌芽能力.[结论]野扁桃休眠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为-35~-38℃,野扁桃休眠花芽的半致死温度-38℃,影响野扁桃花芽的成活及开花的温度为-30~-38℃.  相似文献   

9.
欧洲稠李休眠枝条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欧洲稠李的抗寒性.[方法]以欧洲稠李一年生不同发育程度的越冬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将电解质渗出率和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求算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各类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最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各指标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降低.[结论]野生欧洲稠李休眠枝条半致死温度在-32.3~-35.6℃,不同发育程度枝条的抗寒顺序依次为中等枝>粗枝条>细枝.  相似文献   

10.
尚雁鸿  张存智  魏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01-6402,6473
[目的]研究不同粗度对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休眠枝水培发芽的影响,并对水培芽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进行研究。[方法]试验以灵武长枣1年生休眠枝为材料,采用水培催芽的方法在冬季获得外植体。[结果]灵武长枣1年生休眠枝茎段基部粗度大于3.5 cm时水培效果较好,抽生枣头较多,生长健壮;以这样的枣头作外植体成活率高达90%以上。外植体消毒灭菌以75%乙醇消毒20 s+0.1%氯化汞消毒15 min+2滴吐温效果良好,污染率为10.0%。[结论]该研究获得了灵武长枣休眠枝水培催芽和水培芽消毒处理的最佳方案,可为延长初代培养的取材时限,提高水培芽的消毒处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下一步的试管繁殖、生根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片数量对欧李嫩枝扦插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欧李带叶嫩枝扦插繁殖机理,以促进欧李扦插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欧李4号品种为试材,在嫩枝插奈上设不同数量的完整叶片以及同数量的半叶处理,研究不同留叶量的欧李插条生根、萌芽及生长情况。[结果]试验得出,欧李无叶嫩枝插条不生根。在插条留1~3片叶的情况下,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生根率、萌芽率、成活率和新根数量在增加;其中,留半叶3片的生根率、成活率最高,3片叶的萌芽率最高。扦插后10~13d萌芽速率最快,在13~17d时萌芽速率减缓,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插条的叶片数量对后期新梢的生长影响较小。[结论]欧李嫩枝扦插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保证插条的生根和萌芽;并在合适的留叶数量时,选择半叶处理比全叶处理能减少水分损失,从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梁文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5-8616,8621
[目的]探讨酿造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欧李果汁为主要原料,以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SO2添加量5060 mg/L,发酵温度23℃。[结论]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生的果酒酒度最高,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该工艺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药剂和菌剂对钙果苗根瘤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感染根瘤病的钙果苗木为试材,在田间和盆栽2种栽培条件下使用硫酸铜、石硫合剂、翠灿抑细菌微量元素水溶肥及2种菌肥,研究各种制剂对感病植株成活率、新梢长度、复发率、根瘤大小等的影响。[结果]化学药剂中石硫合剂会导致苗木全部死亡,其他2种影响较小,单独使用对根瘤病无防治效果。菌剂中K84(1∶1)涂抹显著提高了成活率,且根瘤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低浓度地里旺菌剂处理土壤并用液体菌剂或1.0%硫酸铜浸泡根系以及栽后菌剂灌根的处理苗木成活率较高而根瘤复发率较低。[结论]试验结果为钙果根瘤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基本性质及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基本性质及肥力的差异。[方法]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王家沟为试验基地,研究侧柏和碱草混交、欧李、柠条、苜蓿、油松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基本性质不同;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柠条、欧李、油松、苜蓿用地;有效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油松、柠条、欧李、苜蓿用地;碱解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苜蓿、欧李、柠条、油松用地。[结论]侧柏和碱草混交最有利于改良土壤、保土保肥。  相似文献   

15.
匡明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79-4780,4783
[目的]以自制的鲜奶酪和钙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钙果奶酪涂抹酱的最佳配方。[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产品的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产品最佳的配方。[结果]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在鲜酪中分别添加9%钙果汁、0.2%黄原胶、3%乳化剂、8%蔗糖。[结论]该产品不仅丰富了奶酪品种,而且提高了奶酪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兰  刘光德  李名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98-13999
[目的]为制定完善的彩叶草栽培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5个彩叶草品种为试材,利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对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彩叶草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Pn日变化受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非气孔因素。彩叶草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PAR)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彩叶草光补偿点(LCP)为28~16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707~1 920μmol/(m2.s)。[结论]在栽培生产中,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彩叶草。  相似文献   

17.
刘莉  汤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16-15217
[目的]探讨集中低温和GA3处理对提前解除樱桃休眠的效果。[方法]以1年生的太和樱桃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集中低温处理的不同时间(100、200、300、400h)和GA3处理的不同浓度(0、50、100、200mg/L)对太和樱桃枝条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低温处理太和樱桃枝务100h的发芽率与300、200和400h低温处理的发芽率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低温处理100h的效果最佳.其与200mg/LGA,组配的发芽率高达99%。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GA3浓度与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间对樱桃的发芽率均达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得出,GA3浓度的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均达显著性差异,但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太和樱桃枝条的最佳低温处理时间是100h;GA3对提旱解除樱桃休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5号的繁殖系数,促进樱桃品种的推广。[方法]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研究500、1000和1500mg/LIBA对吉塞拉5号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吉塞拉5号的生根率为88.6%~90.7%,单株生根均达5条以上,生根长度在3.5cm以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情况下,吉塞拉5号均具有较好的生根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那济海  国世友  侯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23-15726,1575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冷暖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1961~2009年黑龙江省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初日、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关系。[结果]在49年中,黑龙江省平均10℃积温增加355.4℃,持续天数延长13 d,初日提前8 d,终日延后5 d;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开始增暖,90年代以后是变暖最明显时期;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相关性很好。[结论]近49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显著增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1961-2009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冷暖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冷暖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1961~2009年黑龙江省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初日、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关系。[结果]在49年中,黑龙江省平均10℃积温增加355.4℃,持续天数延长13d,初日提前8d,终日延后5d;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开始增暖,90年代以后是变暖最明显时期;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气候冷暖的相关性很好。[结论]近49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显著增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有利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